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1期-2016年6月] 醫藥物流 X 電子商務 / 水產供應鏈 Part II

[專欄] 水產供應鏈 Part II

 

大數據 水產 低溫 食品

 

文章來源:大數據運籌股份有限公司 林沛傑總經理

 

 

創造價值

在水產供應鏈中,創造價值最好的方法很多,例如「稀有性」、「品牌」、「速度」、「減廢」。水產供應鏈的產品,上岸後就必須與速度競爭,而且全球約有20%的水產品,在真正進入消費市場時就已經腐敗,這還不包括進入消費市場後,賣不出去而需丟棄的。在開發中國家,這個比例甚至高達40%。因此,縮短供應鏈長度、提升作業效率是可在短期內看到效果的做法,如果要看到長期效果,則是需要透過研發以及品牌經營。以減廢為例,吃完的蝦殼、螃蟹殼,如果能有效蒐集,可做成動物飼料的營養添加劑,這些甲殼類水產的外殼有天然的蛋白質、鈣、甲殼素、碳酸鹽等,在中國「本草綱目」早有紀載,這些用螃蟹外殼磨成的粉末,可降低膽固醇、改善消化機能、排除金屬毒性等功效,這些元素都是現代保健醫學、化妝品、染髮劑所需要的,研發布料材質的瑞士公司Swicofil相信將甲殼素用於衣料開發,對於敏感肌膚的人來說會是一大福音,因為此材質對人體是安全且低過敏的。可惜的是,現今的水產供應鏈體系中,甲殼類水產如果流入消費市場,經過食用後大概就很難彙整這些東西,多半隨廚餘拋棄。因此如何在供應鏈過程中,有效蒐集這些資源,可創造許多高價值的衍生產品。

 

 

不過,創造價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設法讓供應鏈垂直整合,以鮭魚、鮪魚為例,如果沒有垂直整合,因為魚肉「易腐」的特性,供應鏈的中間環節越多,反而導致商品價值越低。如果垂直整合,一方面可減少中間環節,另一方面可確保供應鏈各環節業者的利潤率。

在高級魚種的領域中,垂直整合的具體呈現就是「品牌」。品牌可能是使用通路商的名字,漁業協會的名字,甚至是餐廳的名字,例如許多餐廳會直接與漁船簽約,或是漁船業者直接在岸上經營餐廳,也有些捕撈業者每次出海作業的費用,由通路商贊助,類似這樣的供應鏈成員彼此互助,是確保品質、來源最好的方法,例如美威集團(Marine Harvest)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養殖鮭魚供應商,佔全球產量三分之一。

 

鮪魚

在全球的水產中,鮪魚(tuna)算是國際上最普遍的,而印尼則是全球最大的鮪魚輸出國,全球約有12%以上的鮪魚是印尼所捕撈,其次則是菲律賓、日本、台灣、韓國。全球的鮪魚供應鏈始自中、西太平洋漁場,全球約有60%的鮪魚來自此漁場。其餘漁場還包括東太平洋、印度洋與大西洋。而鮪魚也是太平洋島國重要的經濟命脈。

像鮪魚這樣的高級魚種,縮短海上作業時間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捕撈之後,盡量要找到最近的漁港卸貨,然後空運到歐美或是日本,才能創造新鮮價值。舉例來說,新加坡就是空運「黃鰭鮪魚」到日本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主要就是新加坡剛好鄰近鮪魚船的作業海域,而且有密集的航班飛往日本,以及世界上主要的富裕國家。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