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6期-2017年4月] 巨頭崛起‧重建運輸行業生態鏈 / 中國快遞業轉型終於來臨

[特輯] 中國快遞業轉型終於來臨

 

快遞 雙11 三通一達

 

文章來源:編輯部

 

用一組數字就能知道中國快遞市場有多火爆,據瞭解,至2016年底,中國快遞業市場成長速度連續六年超過45%,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市場幾乎佔據半壁江山,僅在2016年“雙11”當天就產生了10.07億件包裹。與體量龐大的市場相悖的是令人尷尬的低廉運費。據公開資料顯示,圓通、申通2015年業務量分別高達30.3億件、25.7億件,業務收入為121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77.1億元,平均下來每單約為3~4元。而日本Yamato雅瑪多公司以約17.31億件的包裹量,創造了約676億日元的收入,平均下來每件約39元人民幣,Yamato在台灣合資公司(統一速達)的包裹單價平均則為20元人民幣。雖然順豐的快遞單價約為23.8元,符合世界水平,但三通一達的低廉運費,就與發達國家水準相差太大。行業競爭的激烈和混亂已經影響了快遞進一步發展的步伐,中國快遞企業們深刻地意識到了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隨著順豐、“三通一達”等紛紛上市,搭上資本快車的快遞市場終於迎來了轉型。

 

模式+市場規範成基礎

首當其衝的就是商業模式,即“直營”和“加盟”之爭。相較於加盟,直營有著管理強、效率高等明顯優點,但是對於擴張初期的快遞企業來說加盟制是符合既能快速擴張,又能維持低成本的最好方式。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弊端愈趨明顯,如今的“三通一達”們發現加盟商越來越難管理,嚴重影響了其服務水準,因此有些企業開始加盟轉直營之路,這被行業內戲稱為“削藩”。但是其眾多的個體加盟商對被收購的要求不盡相同,不能一刀切,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成本,更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完善的計畫,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起加盟商的倒戈。儘管阻礙重重,但是通達系還是開始了自己的“削藩”之路。圖1資料顯示,以加盟網點和轉運中心的直營比例為依據,中通直營化最深:大部分一級網點都已收回直營,且都是總部100%控股;另一方面,中通、韵達、圓通加盟商數量多,單個加盟商體量小。在轉運中心方面,可以預見未來“中心直營+網點加盟”將成為趨勢。目前,申通在通達系中轉運中心直營比例最低,其現有直營轉運中心48個,其中一級轉運中心僅3個,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除去商業模式的轉型,中國快遞企業同樣需要建立一個規範化的市場,這是所有轉型的前提。否則的話,混亂的市場必將延續,轉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建立規範化的市場不僅需要企業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推動。自2011年起政府陸續發佈了《快遞企業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的通知等一系列的規範條例,加上之前的《郵政法》、《物流與交通運輸法》等法律法規,從而規範中國快遞市場。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還將頒布更多更健全的法律法規為規範和引導中國快遞市場。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