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10期-2021年4月] 新時代貨運業大混戰 / 不以“流量”論英雄 而以供應鏈物流促發展

[專欄] 不以“流量”論英雄 而以供應鏈物流促發展

 

智慧製造 流量

 

文章來源:文/海貓貓

 

自“智慧製造”被確立為主要工業國家的戰略後,世界各國各領域掀起了探索和實踐智慧製造的風潮,卻也暴露出大部分企業對供應鏈及物流認知不足的缺點,所謂的智慧化升級和改造也只是浮於表面。本刊採訪多位知名專家與學者,並帶來多篇優秀案例報導,希望能夠幫助各企業更深刻地意識到供應鏈的重要性。

 

是流量為王,還是交付為王?是側重行銷,還是側重體驗?是商業模式決定供應鏈體系,還是供應鏈體系決定商業模式?

“流量”成為企業當下關注重點

影《大腕》裡有句讓人哭笑不得的話,“廣告做的大了,假的也就成真的了。”這句話雖未完全成為現實,但不得不承認,自從電商登上世界各國經濟的舞台,各企業在廣告上的投入的確是越來越大了。尤其是在互聯網、全通路等模式的影響下,品牌在行銷方面已經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由此“流量”一詞成為品牌好壞的標準之一,“得流量者得天下”。加上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大熱,在此基礎上誕生了越來越多的“網紅款、爆款”商品。於是,行業對未來發展的討論大多數集中在“流量”上,因此品牌也就更加注重行銷,注重流量的獲取和存留,整個企業戰略也自然而然地正在往行銷環節側重。

"翻車”事故暴露供應鏈能力不足

     毫無疑問,打造爆款能力越強的企業,越能夠抓住或創造消費者需求和痛點,此外,爆款產品能夠讓企業的現金流和收益在短時間內暴漲,也意味著對競爭對手的強烈打擊。但過於追求流量,而忽略產品本身,也為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傷害。事實上,自2020年中國直播方式成為了帶貨主要通路之後,因商品品質問題而產生的“翻車事故”屢見不鮮,從最早的“玫瑰、小龍蝦”,到此前“小仙燉”等,暴露了品牌對商品供應鏈掌控力的欠缺。這些產品中,或因產品本身品質不過關如“小仙燉”涉嫌虛假宣傳,或是由於物流服務不完善例如玫瑰枯萎、小龍蝦變質等。之所以缺乏這樣掌控力,主要在於產品本身由“OEM/ODM”方式打造,或者就是對物流重視不足,導致產品交付與宣不符,最終令消費者失望。

     電商經濟帶來的另一大改變,則是對通路的重塑。各國企業經歷數次銷售通路的變遷,目前正定格在“全通路”。但是,這種變遷對多數企業只是在通路和宣傳端的變化,例如不少企業上線了app、購物平台等,結合線下門店,就認為已經實現了全通路銷售。其實無論是品質“翻車”,還是將全通路看作簡單的電商+門店,其背後暴露的都是對供應鏈認知不足問題。或重行銷,或重通路,卻忽略或看輕了對供應鏈其他環節的掌控和優化。

供應鏈重構和優化的關鍵

     事實上早在多年前,企業就已經認識到了供應鏈的魅力,更是體會到高效、優秀的供應鏈對企業運營起到的關鍵作用。如富士康、頂新、統一、華碩、通用、華為、三星、聯想等等,不僅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也是各自領域的供應鏈構建和運營的標竿。

工業4.0掀起供應鏈改革風潮

     而隨著工業4.0的浪潮來襲,不少企業看到了對自身供應鏈優化的希望,但事實上,由於對供應鏈認知的不足,也往往難以形成有效果的優化。核心原因在於,無法從企業戰略角度來看待供應鏈的重要性,對供應鏈的重構和優化只能從局部做起,最終導致局部效率達到了目的,但卻無法在整體體現效果,甚至整體效果更差,例如上文案例中重行銷,輕生產、物流與品管等。

     而全通路這個問題上,其本質是“是商業模式決定供應鏈還是供應鏈決定商業模式”的“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問題。一般邏輯而言,構建供應鏈的前提是獲取消費者需求,然後根據需求設計產品和服務,再構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這套邏輯在傳統零售時代沒什麼問題,但是到了全通路時代,品牌和企業首先要明白,全通路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只是商品銷售通路的擴增,還是商業模式的重構?如果是前者,沿用原有的供應鏈體系基本沒有問題,而如果將全通路是視為商業模式的重構,那沿用原有的供應鏈體系恐怕就不那麼合理了。

     這類案例在化妝品、日化等行業比較常見,為了保證線上通路和線下通路的利益,品牌方只能通過不同的商品規格和包裝來做區分,然後配合不同的物流模式完成交付。這樣的做法在供應鏈層面並沒有什麼優化或者重構,只是增加部分產品線或者物流作業流程而已。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