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4期-2016年12月] 現代物流地產才是未來 / 將存貨轉為資金 物流金融 - 供應鏈融資的新選擇—...

[特輯] 將存貨轉為資金 物流金融 - 供應鏈融資的新選擇—專訪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企業金融事業處 林柏源 經理

 

金融 供應鏈

 

文章來源:編輯部

 

 

國泰世華銀行於2014年開始企劃新型態供應鏈融資方案,於2015年推出金融創新服務「物流金融」,並通過了台灣新式專利權申請。企業將其存貨放置在指定之倉儲地點,結合其原本的物流與金流交易模式,於銀行取得所需要之融資,除可強化銀行端的債權保障,對產業的供應鏈融資亦提供了更彈性、多元的選擇,迄今為止已服務多家知名企業,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前因

世界的變化實在太快,以至於多數人都不了解金融業務的演變。早期中國大陸因為銀行對企業的信用貸款與不動產貸款等限制較多,尤其中小企業非常難取得融資貸款,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始終龐大。在2001年下半年,深圳發展銀行(簡稱:深發行)在廣州和佛山兩家分行開始試點存活融資業務(全稱為“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業務”),該年底授信餘額即達到20億元人民幣。利用特定化質押下的分次贖貨模式,配合銀行承兌匯票的運用,結算和保證金存款合計超過了20億元。之後,從試點到全系統推廣,從自償性貿易融資、“1+N”供應鏈融資,到系統提煉供應鏈金融服務,該行於2006年在中國銀行業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迄今累計授信餘額超過人民幣8,000億元。

供應鏈金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風險控制效果,自然吸引了許多銀行加入。深發行、招商銀行最早開始著墨這方面的授信制度、風險管理及產品創新。隨後,圍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迫切的融資需求,多家商業銀行開始效仿發展“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物流融資”等名異實同的類似服務。時至今日,包括中國四大銀行在內的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2008年下半年開始,因為嚴峻的經濟形勢使得企業經營環境及營運表現不斷地惡化,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大陸,商業銀行都在進行信貸緊縮,但供應鏈融資在這一背景下卻呈現出逆勢而上的態勢。根據2009年第一季季報數據,六家上市銀行(工行、交行、招行、興業、浦發和民生)第一季度新增貼現人民幣4558.25億元,較2008年底增長66.4%,充分顯示出中小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青睞及商業銀行對供應鏈交易與融資的重視。同時,隨著外資銀行在大中華業務的開展,渣打、滙豐等傳統貿易融資見長的商業銀行,也紛紛投入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競爭行列。

供應鏈金融業務受益於應收賬款、商業票據以及融資租賃市場不間斷地發展,此一金融服務在中國大陸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大陸供應鏈金融集中在電腦通信、電力設備、汽車、化工、煤炭、鋼鐵、醫藥、有色金屬、農副產品及傢俱製造業等產業。供應鏈金融行業包含商業銀行、核心企業、物流企業、電商平台等各個角色參與,市場整體規模估計已經超過人民幣10兆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大陸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仍逐年增長,2015年已達到11.97兆美元,而到2020年,有望達到14.98兆美元。看到上述中國大陸的數據,千萬要先了解其背景是:『中國的企業在信用貸款及傳統融資取得不易的情況下,才產生出的供應鏈金融的新融資模式。』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