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27期-2024年1月] 產業變局引領供應鏈革新 / 促進供應鏈循環經濟的工業 5.0戰略成功因素

[封面故事] 促進供應鏈循環經濟的工業 5.0戰略成功因素

 

工業 5.0 工業 4.0 供應鏈

 

文章來源:臺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 福建理工大學交 通運輸學院 卓宏基 李澤昊 徐志宏 美國SOLE國際物流協會臺灣分會 鄒伯衡

 

        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認為工業4.0已不再是歐洲解決當前製造資源緊缺及全球氣候環境愈發惡劣的適合框架,故於2021年提出工業5.0(Industry 5.0)的概念,即強調以人為本、可持續以及富有韌性。但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關於工業5.0和供應鏈循環經濟的探討,尤其是關於促進供應鏈循環經濟的工業5.0戰略成功因素的研究還很缺乏。因此,本文整理相關文獻,整合出11項促進供應鏈循環經濟的工業5.0關鍵戰略成功因素。首先,介紹工業4.0與工業5.0。其次,介紹循環經濟。最後,說明工業5.0促進供應鏈循環經濟的關鍵戰略成功因素,除為提高供應鏈循環經濟提供了有效途徑,也可作為產業界今後在工業5.0下推動供應鏈循環經濟的策略參考。

工業4.0與工業5.0

        工業4.0(Industry 4.0)自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出以來,是指在工業生產中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來促進智能化生產、柔性化生產和人機協同的生產模式。通過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等手段,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這有利於消化各種資源和能源,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儘管工業4.0被認為是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但工業4.0忽視甚至誤解了許多微觀和宏觀可持續性問題,例如:就業中斷、工作場所自治、數字鴻溝、社會排斥、過度消費和不平等的區域發展等問題,這導致了工業5.0的出現,即第五次工業革命,是歐盟委員會在2021年正式提出的一個概念,其核心願景旨在使工業邁向(1)以人為本(2)可持續以及(3)富有韌性。歐盟委員會認為工業4.0已不再是歐洲工業解決當前製造資源緊缺及全球氣候環境愈發惡劣的適合框架,因此在工業4.0所帶來的各項顛覆性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工業5.0的概念,也就是使生產製造尊重地球的有限資源與生命力,通過引入以人為本、可持續與富有韌性等三大重要驅動力作為核心願景,延伸和擴展了工業4.0的優勢。

工業5.0與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指在資源緊缺的背景下,通過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提高資源回收和再利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經濟模式。循環經濟的理念是從資源的角度出發進行生產、消費和生活的全過程管理,達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消耗的最小化。它強調物質流經濟轉化為循環流經濟,通過生產、消費過程中的廢棄物、廢氣、廢水的回收和再利用,推動生產方式的轉型,促進“ 變廢為寶”,並在產業上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需要企業、政府、社會、消費者等各種參與方的努力,通過創新技術、設計製造、消費習慣等多種手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目前發展循環經濟主要是以“3R”原則(Reduce:減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e:再循環)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率或資源生產率為目標,它不但要求從物質流動的全過程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產生,而且特別強調要求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盡可能重複利用資源和產品,延長產品使用期,做到物盡其用,對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包括原級再循環(廢品被循環生產同類新產品)和次級再循環(轉化為其他產品原材料)。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