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6期-2025年8月] 2025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 ‧ 冷鏈科技展 大會專刊 / 關稅戰下的全球貿易 跨境物流重構與供應鏈破局

[封面故事] 關稅戰下的全球貿易 跨境物流重構與供應鏈破局

 

全球貿易 供應鏈 跨境務流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2025年,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落地,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徹底攪動全球貿易格局。這場關稅戰中挑戰與機遇並存,企業通過轉口貿易重構自身供應鏈,在尋求新路徑的同時,正重新定義全球貿易秩序。
※備註:美國關稅政策反覆變化,本文為當時的政策。


        2025年4月,川普政府宣佈對交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這一舉措打破了原有的全球貿易格局,跨境物流首當其衝。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自關稅新政實施後,中國發往美國的直郵包裹均需按貨值全額繳納關稅,單票物流成本平均上漲40%~60%,低附加值商品利潤率被壓縮至5%以下。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一度飆升,中國也迅速反制,跨境物流和轉口貿易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後,雙邊關稅水準大幅降低。其中,美國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徵關稅,並暫停實施24%的“ 對等關稅”90天。此前,美國一系列關稅政策變動頻繁,4月初宣佈從美東時間5月2日起取消中國大陸與香港商品享有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後又將小額包裹稅率逐步提升至120%。5月13日,又將該類包裹的從價關稅從120%降低至54%,同時保留每件小額郵遞物品100美元的從量關稅。

        貿易追蹤機構Vizion數據顯示,中美互降關稅之後,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了近300%。此次關稅調整給跨境電商帶來一定利多,但商品出海成本依然較高,且小包清關流程更為繁雜。

“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震盪

        川普政府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核心是對交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針對部分國家徵收更高關稅。4月9日,美國對華加徵104%關稅正式生效,引發全球股市動盪。對中國而言,大量出口企業成本驟增,產品國際競爭力大打折扣。

        在電子產業,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和出口國,關稅上調後,美國進口商成本提高,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上漲、需求減少。許多電子企業訂單量大幅下滑,生產計畫被迫調整。以手機製造為例,中國國產手機在美國市場比例曾持續增長,但在關稅衝擊下,市場比例開始萎縮,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或調整供應鏈佈局。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針對中國,對其他交易夥伴也採取了類似措施。歐盟成員國於4月9日投票通過首輪對美關稅反制措施,自4月15日起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徵收高達25%關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表明立場,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全球貿易環境因美國這一單邊霸淩行徑變得愈發緊張,國際貿易秩序面臨嚴峻挑戰。

做強中國國內大循環

        面對美國的關稅挑釁,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4月9日發佈公告,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有力回擊美國不合理關稅政策。包括加大對中國國內企業的支援力度,鼓勵創新,推動消費升級等。通過加強中國市場建設,提升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減少對外部市場的過度依賴。

        在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過程中,政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中國企業在政策支援下,不斷提升電池技術、智慧駕駛技術等關鍵領域的研發水平。不僅滿足了中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通過國內大循環的構建,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外部貿易衝擊,實現可持續發展。

跨境物流多維變局
挑戰、機遇與突圍之道

跨境物流挑戰與變革並存

        川普自上台以來迅速縮減了美國的全球參與,質疑對烏克蘭的支持,並對歐盟出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些舉措加深了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之間的政治、經濟和安全裂痕。此外,川普政府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對日本經濟造成多個層面重創。這些關稅措施引來中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進行反擊,同時也促進了部分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合作。5月6日,外交部宣佈,經雙方商定,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

        在此背景下,關稅戰對跨境物流的衝擊顯而易見。運費成本大幅上升,貿易量減少使物流企業為維持運營提高運費,中美航線集裝箱運費持續攀升,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只能減少訂單量或尋找替代方案。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以直郵模式為核心的 Temu、SHEIN等平台物流成本大幅攀升20%~30%,加重跨境電商企業經營負擔。

        央視新聞消息稱,DHL自4月21日起,臨時暫停向美國個人發送海關申報價值超過800美元的企業對消費者(B2C)貨物。4月16日,中國香港郵政宣佈暫停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郵遞服務,稱美方霸淩無理,濫施關稅,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凸顯跨境物流通道受阻。

        物流時效也受到巨大影響。海關查驗嚴格,貨物通關時間延長。電子產品、生鮮食品等需快速交付的商品,因物流時效問題面臨巨大損失,如水果等生鮮產品在運輸途中可能因延誤而變質,企業經濟損失慘重。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