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智慧供應鏈 醫藥企業發展基石-專訪 1 藥網供應鏈副總裁 王曉光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供應鏈的運營和管理,既要務虛,更要務實。對於數位醫藥健康產業而言,如何在政策引導下,不斷夯實自身服務能力,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護城河,同樣需要在供應鏈運營管理方面下功夫。
1藥網
達成階段性盈利的
重要里程碑
2024年5月23日,1藥網(NASDAQ:YI)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1藥網該季度實現營收35.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Non-GAAP運營利潤為890萬元,同時首次實現了單季GAAP運營利潤轉正,GAAP運營利潤達372萬元,並實現正向經營性現金流,由此標誌著1藥網達成階段性盈利的重要里程碑。事實上,2023年1藥網營收實現了10.59%的同比增長,營收達到了149.48億元。
為此,本刊前往1藥網對供應鏈副總裁王曉光進行專訪,進一步深度報導1藥網如何充分發揮數位科技創新能力和智慧供應鏈的優勢,堅持不懈地提升運營效率。
王曉光鄭重地說道:「近幾年醫療健康市場的發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0%左右,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至4,100億元,反映出行業強勁增長勢頭。同時互聯網+醫療模式也在快速推進,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發展。而且在政策引導上,也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醫藥經營的合法合規性,這也是對行業發展的關鍵推動力。」
在此期間,1藥網通過堅定地推進產業互聯網戰略,創建了覆蓋全國的虛擬藥房網路,已服務全國約47萬家藥房,並與500多家全球知名的國內外製藥公司建立了直採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王曉光直言,隨著1藥網整體服務規模的擴展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也讓1藥網在供應鏈物流方面面臨了關鍵性的挑戰,其中“成本”最為典型。
里程碑背後的運營壓力與
應對之道
企業服務規模的擴大除了會推高供應鏈的採購成本,同時也是對履約成本和服務品質相互平衡的考驗。尤其是對於醫藥企業而言,需要在滿足GSP標準的情況下,以合適的倉儲租金、人力、耗材成本,以及物流運輸的成本來安全、可靠地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服務。
成本壓力是關鍵
對此,王曉光具體解釋道,首先在龐大業務體系下1藥網面臨了巨大的庫存管理壓力。
其中,海量的SKU管理本身就需要企業擁有足夠容量的倉儲中心作為支撐,倉儲面積的增加不僅為企業帶來高額的租金成本,同時要求企業必須具有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對企業而言,不僅要能合理的利用倉儲空間,還要精準地管理不同廠家、不同規格、不同批次的藥品,同時必須保證相應較高的周轉率。
其次,在倉儲作業方面也面臨了多元、複雜的作業挑戰,如何降低人員的勞動強度並同時提升作業效率,關鍵就是要保證作業的準確度。同時,企業還要關注倉儲作業的其他成本:例如,如何有效的節能用電,如何改進包材的使用等,為企業的履約成本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最後在運輸端,1藥網目前是由合作的3PL企業來完成訂單交付,3PL企業需要同步滿足醫藥物流的監管、交付時效和品質等不同方面的要求。隨著訂單規模的擴大,1藥網日益需要一個高效的網路來將所有的3PL企業進行共同管理,在發揮集約化優勢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運輸管理的精細化。
針對性地解決方案
1藥網通過相應方法針對性地解決了上述挑戰。首先,1藥網研發了智慧倉儲系統,對每個履約中心內的庫存商品進行了精準管控和分配。據王曉光透露,1藥網有效地將庫存進行優化配置,實現每個履約中心或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擴大存儲能力,或在倉儲能力不變的情況下縮小倉儲面積,從而實現租金成本的優化。
其次,在人力作業方面,1藥網上線了智慧訂單管理系統,從而為不同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在該系統內,1藥網能夠完成整件、拆零、零揀等不同訂單需求,並且能夠優化作業人員的動線,從而提升人效並減少人工的使用,由此實現人工成本的下降。而在耗材成本方面,1藥網也在積極地推進符合自身包裝規範的包材回收和循環利用,從而降低了耗材成本。「目前我們在全國擁有11個履約中心,倉儲面積接近21萬平方米。而且我們的履約成本已經從2022年的3.05%下降到2.8%左右,2024Q1更是降到了2.5%以內,費用同比下降1,400萬元人民幣。」王曉光自豪地說道。
最後在運輸端,1藥網建立了專業的運輸網路,這不僅幫助1藥網自身降低了運輸成本,同時也為合作夥伴進行了賦能,除了進一步提升交付時效和降低破損率,合作夥伴的物流成本也下降了10%~15%,從而實現了集約化效應和精細化管控。據王曉光介紹,目前1藥網的客訴率在萬分之四以內,這也是重視顧客體驗和優化的結果。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 改變 從創新開始,共創解決方案-專訪和泰豐田總經理黃明仁
- 專欄 醫藥物流市場化 進入深水區
- 焦點報導 以新智慧物流為武器 打造成本競爭力—LOGISTEED 公司東日本第二醫療物流中心
- 封面故事 推動可持續物流的工業5.0 戰略成功因素
- 封面故事 AI電商的降本增效
- NEWS 三井不動產制定新經營策略 累計投資超過1兆日圓
- NEWS 日本GLP將開發日本最大的冷凍冷藏多租戶設施
- NEWS AutoStore 在泰國 開設新的機器人生產工廠
- NEWS 澳洲需要更多冷鏈倉庫 儲放蔬菜和藥品
- NEWS DP WORD在印度果阿邦 最新倉儲設施開始營運
- NEWS CJ大韓通運將在美國中部設立冷鏈物流中心
- 專欄 AI 應用系列報導之二-智慧選址與減碳計畫
- 專欄 中國醫藥物流20 年 從新生走向成熟
- 封面故事 日本企業推進BCP對產業供應鏈有哪些啟示?
- NEWS 電商物流戰 酷澎新物流中心將上線
- 專欄 2024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封面故事 物流市場走向細分化之路
- 封面故事 醫藥流通變革回顧 未來如何鑒機識變
- 國際物流 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 日本已跌至第38位
- 封面故事 探究供應鏈數位化發展
- NEWS 印度冷鏈倉儲興盛 滿足生鮮水果需求
- 國際物流 東南亞為何成為跨境電商首選
- 市場點擊 經驗與文化的沉澱 堅持品質才敢永久保固-專訪 鋒馥集團創始人 劉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