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0期-2024年8月] 2024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 ‧ 冷鏈科技展 大會專刊 / 2024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專欄] 2024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物流 產業 智慧化 共享化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第798期兩千大調查

 

2024年5月台灣天下雜誌發布兩千大調查,調查了2023年度台灣製造業前1350大企業及服務業前650家大企業營收,數據中顯示,對比2023年製造業總營業收入成長率為 -9.21%,總營業收入約新台幣34兆3,868億元;服務業總營業收入成長率為 -5.68%,總營業收入達新台幣12兆2,420億元。2023年新冠疫情結束後,許多產業開始復甦,空運行業成長了204.7%;觀光餐飲行業成長了190%;批發零售行業整體成長了1.13%;電商行業也小幅成長了1.47%;但倉儲運輸業卻衰退了-9.3%,這表示商品的流通減緩或與停滯。


產業新變革

        慧化與共享化,正在改變傳統產業的商業模式與作業模式。運算邏輯、視覺系統與感測器管理著製程,以監測及感應裝置來蒐集各種訊息,經大數據分析,智慧判斷做出決策讓製程更有效益;工廠裡物料搬運銜接各個製程,搬運工作已逐漸由台車、輸送機及無堆高機等,改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Autonomous MoblileRobot),AMR可以銜接機器手臂、線邊工作站、物料倉庫、機床與貨架等設備,機器與機器間大規模協作鏈接,首先改變的是面板業、電子業與五金業,機器互聯,打造出無人工廠;流通業裡新零售的商業模式,將線上與線下銷售融為一體,轉變為全通路銷售模式,大數據分析出顧客在何時何地想要買什麼商品,可到線下門店購買或在線上下單購買,門店結合前置倉,庫存一體化,可在顧客下單後一小時內,由門店揀貨配送到顧客手上,全聯超市、家樂福等都在積極發展線上銷售,進行全通路銷售以及外送宅配到家。物流服務業結合AI與大數據分析,已能做到顧客在何時何地會下多少訂單,提前到鄰近顧客地區設置多大的倉庫,需要多少作業人員,多少配送車輛,多久能送到,導入智慧科技,讓物流作業用更少的人,能夠更加快速精確完成工作,並有更低的成本。永聯物流開發公司,發展新品牌“OMEGA”智慧倉庫,樓高30米,引進自動化倉庫作為客戶共享儲存空間,讓承租倉庫客戶使用可自由調整儲存空間,以更彈性使用空間,降低庫存成本,目前已在台灣及馬來西亞建置到OMEGA 5階段。

  

智慧物流科技
改變傳統物流

        康宏數位科技物流公司為服務半導體與電子客戶,開發了即時資訊數位看板,幫助客戶了解自己的庫存狀態與即時的進出貨狀態,並協助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讓客戶非常滿意;永聯物流開發公司的電商專倉,導入120台移動機器人AMR與電子標籤揀貨系統、高速自動分揀機及輸送機,最後進入包裝線完成電商包裹的包裝作業;PChome在中華郵政的林口物流園區,引進智慧物流自動化設備,加上近百台AMR機器人作業;全聯超市物流中心引進機器手臂與全自動化輸送分揀設備,以處理全台2000多家門店的越庫作業;統一超商旗下的物流公司,也紛紛引進機器人分揀及全新自動化設備,智慧科技的應用已成為企業的新競爭力。物流自動化科技中,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橫空而出,傳統的揀貨與分揀模式有了革命性改變,從“人到貨”的揀貨模式,轉變成“貨到人”的揀貨模式,將原來B、C類商品揀貨模式,由揀貨員拉手推車、電動拖板車或堆高機,前往寬廣的貨架區揀貨方式,改為AMR機器人載貨到揀貨員的面前,每人揀貨行走距離減少約80%以上,節省了移動時間的浪費,可將揀貨人力減少一半以上,AMR機器人穿梭於物流現場,以機器人調度系統,指揮AMR以貨到人方式,揀出訂單商品,這種貨到人的揀貨作業,較傳統效率增加50%以上。另外還有機器人分揀系統,布置一個平面空間,鋪設感應墊,機器人高速行走分揀,此種分揀機器人已在超商低溫物流中心、服飾物流與快遞行業等使用。

        目前台灣有多企業在提供AMR機器人解決方案,如:台北貿易、中光電、綠捷、工研院、三橋、廣運、漢錸、和泰豐田、海柔創新、捷倉等,而機器人用貨架在台灣主要由昕高工業生產;中國也有數十家企業,積極發展AMR市場,如:立鏢、馬路、海康、海神、快倉、極智嘉、曠視、京東、普羅格、海柔、凱樂士、姜歌、藍劍、靈動、邁睿、宇鋒、艾吉威、迦智、艾思博、國自、華睿、木蟻、中力等;日本則有MAKITEC、岡村、SHAP、ZMP、花岡車輛、日立、大福、村田、歐姆龍、愛知機械、北商、三菱、明電舍、NIDEC、THOUZER、MUJIN、OKURA、SICK等10多家。歐美等地區的主要生產企業有西門子、MiR、GREYORANGE、SWISSLOG、TGW、KARDEX、DEMATIC、BLUEBOTICS、OTTO、inVia等數十家。根據Global Info Research市調公司推估,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4年達到230億美元, 而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則有望達到290億美元。 這些預測反映了機器人技術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不斷深入拓展, 特別是在汽車製造、電子製造、 倉儲運輸、 醫療康復、 應急救援等領域。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