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醫藥流通變革回顧 未來如何鑒機識變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數年前誰都想不到,中國藥店的數量比奶茶店還多。從“生老病死”這幾個人生畢竟階段而言,除了“衣食住行”,“求醫問藥”也是人生必經階段,因此“藥”實際上也是生活離不開的一部分。這背後既包含了中國醫藥流通的改革發展之路,也伴隨了中國醫藥流通供應鏈物流變革的歷程。
處於領先地位的醫藥物流
如今論及物流的數位化、智慧化,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電商快遞、汽車製造等行業,實際上醫藥、煙草、圖書等行業的物流發展不僅不遜色於上述行業,甚至在部分科技的應用與探索方面為其他行業作出了表率。
標竿項目
國藥物流二期
而中國醫藥流通領域的物流的智慧化發展,必然繞不開“國藥物流二期”項目。該專案於2016年11月投入運營,是中國醫藥領域首個“貨到人”揀選系統。該專案中,整個OSR系統區域面積1,20 0平方米,分為倒箱區、揀選區、貨架區。貨架區共5個巷道、雙深位、11層,合計12,188個箱位,每層1台穿梭小車,合計55台穿梭小車。據當時採訪的數據,OSR揀選人均效率可達500訂單行/小時,是傳統RF揀選的6倍。而且貨架區每個巷道能力為350箱入庫/小時+350箱出庫/小時,比傳統設備提升了175%。此外,新引進包裝自動化項目,減少了包裝覆核過程中的人工作業時間,從而提高包裝覆核效率。系統可同時處理2種規格的出庫紙箱,主要功能包括折箱、貼標、裝箱、封箱和出庫自動貼標。通過與之前包裝效率相比較,約是之前效率的3~4倍。
國藥物流之所以建設“貨到人揀選”系統,其直接原因在於業務拆零比例實在過大,依賴傳統的人力已經無法保證效率和準確率。更深層的原因在於醫藥流通體系的變革,包括“一票制、兩票制”的推出,以及後續的“集中採購”等對傳統的醫藥流通管道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因此醫藥供應鏈物流體系也需要因勢而動。
中國醫藥流通的大變革
海量的產品SKU
實際上,從各項數據來看,也正在體現出中國醫藥流通變局之大。在藥品SKU方面,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現有國產藥品批准文號15.5萬個,醫療器械備案和註冊證24.5萬張,加之非國產藥等藥品,其SKU規模達到數十萬個。若從大健康產業的角度來看,據初步統計2023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3兆元人民幣,預計到2029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24兆元人民幣。
數百萬個服務終端
若從服務終端來看,衛健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達到了127.1萬家。其中,全國醫院數量為3.9萬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3.7萬家。而在藥店數量方面,正如文章開頭所言,2022年中國藥店數量已經達到64萬家,其中單體門店26.3萬家,連鎖門店數量為36萬家。
進一步上漲的移動醫療規模
此外,移動醫療的規模正在進一步上漲。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CNNIC)公佈的數據,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移動醫療使用者規模達到3.64億戶,較2021年12月增長6,466萬人。也正是在互聯網+的風潮下,中國誕生了1藥網、藥師幫等知名電商平台,並且通過自身營運正在改變大眾認知中“難以盈利”的刻板印象。在2024年3月11日,藥師幫發佈2023年度業績公告稱,公司年度經調整淨利潤實現盈利,達1.3億元人民幣,對於能扭轉虧損的原因,藥師幫給出的原因之一是找到了更多用戶。藥師幫表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計註冊買家超65萬家,其中藥店約40.1萬家,基層醫療機構約24.6萬家。這是藥師幫能夠實現業績增長的關鍵原因之一。
“碎片化”階段的智慧物流建設
從上述數據來看,都意味著中國醫藥流通的供應鏈物流必然走向“碎片化”階段,其中拆零揀選的作業量急劇增加便是最直觀的體現。其實除了拆零揀選,本身藥品數量的增加就對倉儲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碎片化階段的海量訂單仍然需要流通企業能夠“安全、及時、準確”地交付。而且相比於其他普通商品,藥品更需要全流程的視覺化與可追溯體系,這是證明藥品流通可靠安全的關鍵手段,也是為保障人民用藥安全的關鍵措施。
既關注當下和未來的九州通
為此,醫藥流通企業也圍繞這些需求和挑戰,不斷地升級和優化自身供應鏈物流體系。以九州通為例,九州通集團近年來一直在推動“BC一體化”和“新零售”戰略,這兩大戰略服務的主要物件為B端如藥店、診所和C端消費者等。自2003年開始,九州通物流(九州通醫藥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就一直在不斷地針對資訊化進行建設和升級,逐步地從最初的業務系統,到物流的WMS系統,然後加入TMS系統等,同時也從不同層面來完善系統,如從最早的西藥到目前全品類管理(包含西藥、中藥、疫苗、藥械等),常溫到冷鏈等不同倉儲環境的管理等,並打造了“九州雲倉平台系統”。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 改變 從創新開始,共創解決方案-專訪和泰豐田總經理黃明仁
- 專欄 醫藥物流市場化 進入深水區
- 焦點報導 以新智慧物流為武器 打造成本競爭力—LOGISTEED 公司東日本第二醫療物流中心
- 封面故事 推動可持續物流的工業5.0 戰略成功因素
- 封面故事 AI電商的降本增效
- NEWS 三井不動產制定新經營策略 累計投資超過1兆日圓
- NEWS 日本GLP將開發日本最大的冷凍冷藏多租戶設施
- NEWS AutoStore 在泰國 開設新的機器人生產工廠
- NEWS 澳洲需要更多冷鏈倉庫 儲放蔬菜和藥品
- NEWS DP WORD在印度果阿邦 最新倉儲設施開始營運
- NEWS CJ大韓通運將在美國中部設立冷鏈物流中心
- 專欄 AI 應用系列報導之二-智慧選址與減碳計畫
- 專欄 中國醫藥物流20 年 從新生走向成熟
- 封面故事 日本企業推進BCP對產業供應鏈有哪些啟示?
- NEWS 電商物流戰 酷澎新物流中心將上線
- 專欄 智慧供應鏈 醫藥企業發展基石-專訪 1 藥網供應鏈副總裁 王曉光
- 專欄 2024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封面故事 物流市場走向細分化之路
- 國際物流 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 日本已跌至第38位
- 封面故事 探究供應鏈數位化發展
- NEWS 印度冷鏈倉儲興盛 滿足生鮮水果需求
- 國際物流 東南亞為何成為跨境電商首選
- 市場點擊 經驗與文化的沉澱 堅持品質才敢永久保固-專訪 鋒馥集團創始人 劉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