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0期-2024年8月] 2024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 ‧ 冷鏈科技展 大會專刊 / 日本企業推進BCP對產業供應鏈有哪些啟示?

[封面故事] 日本企業推進BCP對產業供應鏈有哪些啟示?

 

供應鏈 物流自動化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如果業務持續性都不能得到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從何談起呢?


業務持續性值得重視

       
2024年4月,中國廣東地區出現局部特大暴雨;同月,臺灣花蓮發生地震。極端天氣、地質災害等天災不僅為人們帶來了不必要的苦難,也極大地干擾了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

台積電短暫停工
影響半導體產業鏈

        就在花蓮地震後不久,據相關媒體消息,台積電在人員方面和包含極紫外光刻機(EUV)在內的主要機台設備皆未受損,但仍然發生了部分石英管材破裂以及線上晶圓有部分毀損,為此部分機台已暫停運轉做停機檢查,避免偏移。台積電預計,將影響工作時長在6個小時以內,對台積電第二季財測影響約6,000萬美元,整體影響有限。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此次事件還是會波及全球先進半導體產業鏈,短期內會造成上下游企業業務受損,也會對GPU市場的價格浪潮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已經是建立在台積電能夠迅速回應,並採取措施以保證影響最小化的後果,這些措施包括上述提及的對震區工廠進行啟用保護裝置、進行設備檢查和維修以及調整生產計畫等,也包括對位於全球各地的工廠進行產能調整等措施。當然,這場地震是否會成為掀起全球先進半導體產業鏈市場風暴的“蝴蝶翅膀”,可能需要在日後才能得到驗證。

        這些措施的核心目的,自然是為了保證台積電自身的業務持續性(BCP)。隨著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和ESG。不過,除了社會責任、綠色等方面,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於業務的持續性。如今各類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對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此,近年來日本業界一直在推動BCP以此來應對不同的危機和挑戰。

日本企業推進BCP,
保證“穩定供應”

推動BCP的多個原因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這也讓日本企業對於業務持續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企業在構建、升級和優化供應鏈物流體系時也會將BCP作為重點部分進行考量。尤其是在2011年3·11日本地震事件(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日本企業再次意識到,“穩定供應”成為最優先的經營課題之一,於是供應鏈物流成為BCP的重點。

        當然,日本企業重視BCP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地震等天災帶來的影響,還包括日本社會近年來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少子化趨勢帶來的作業人手不足的影響,企業必須綜合考量這些因素然後優化自身供應鏈體系來支撐自身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在這過程中,還要結合消費需求、商業模式等變化帶來的影響,例如近年來日本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十分強勁,也對物流作業現場的轉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芳凱爾啟用新物流中心

        以芳凱爾(FANCL)為例,其在2021年6月啟用了“FANCL關西物流中心”,啟用該中心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芳凱爾在以未來的銷售增長為基礎對物流體系進行重新評估後,認為僅靠2008年設立的關東物流中心無法完成銷售量;第二,希望通過“東西”兩個物流基地體系建立BCP,若關東發生災害,現在也可以從關西向消費者送貨;第三點是減少運輸到關西以西地區的時間和成本,芳凱爾預計關西物流中心啟用之後,每年的配送費用也將減少2.3億日元左右。

宜麗客(株)優化物流網路

        同樣為了應對今後再次發生類似東日本大地震事件,造成的運營中斷的,還有宜麗客(Elecom),該公司先後在關東(東京御台場)、關西(大阪市)分別設立了物流中心,以滿足每日30萬件的發貨量。不過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宜麗客擔心可能會受到海嘯等方面的災害,尤其是連接禦台場和主要的幹線道路的交通網抗災能力弱,在發生災害時會成為孤島,影響到向東日本發貨的風險顯而易見。

        於是作為BCP 策略,宜麗客(株)決定將物流據點遷移到日本內陸地區,並於2014年新建立了神奈川物流中心。之後宜麗客(株)在物流之都相模原(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建立了建築面積約16,500平方米的物流基地。2016年3月通過吸收和整合東京物流中心,形成了神奈川、大阪兩大據點的物流網路。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