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3期-2016年10月] 電商物流•一統江湖 / 物流南向系列報導

[國際物流] 物流南向系列報導

 

東南亞 南向

 

文章來源:編輯部編譯

 

東南亞國家是新興發展的經濟體,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工廠,該地區共有11個國家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人。東南亞國家2015年GDP:第一大經濟體印尼0.85兆美元;新加坡0.25兆美元;泰國0.37兆美元;越南0.16兆美元;馬來西亞0.25兆美元;菲律賓0.3兆美元;老撾、東帝汶、柬埔寨、汶萊和緬甸0.1兆美元,合計3.3兆美元。經濟的高速發展,讓人民更加富裕,工業與流通的蓬勃發展將帶動物流的高速成長。以往,我們對於東南亞國家的物流發展情況,較不熟悉,我們特別邀請物流專家林沛傑 先生,蒐集各大專業媒體網站有關東南亞的物流資訊,經編譯後,提供讀者一個全新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更清晰的瞭解。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較於製造業、半導體業需要完整上下游與周邊產業才能發展,物流業可說是台灣發展新南向政策的重點產業,因為只要當地有人口成長、經濟發展、最基本的道路與港口建設,有基本的運具,物流業就可開始發展,而物流業也「必須」要作為南向政策的先遣部隊,因為在許多東南亞國家基礎建設尚未成熟之前,物流業本身就是當地產業的一種基礎建設。

東南亞國家普遍的狀況就是運輸基礎建設較缺乏,城鄉差距大,因此物流的發展必須從大城市逐漸向外圍擴散,業者投資之前,也必須深入了解當地各季氣候、人口特徵、地理分布、餐飲習慣,再決定投入的服務種類。速食龍頭麥當勞在2014年在越南開了第一家分店,但是至今營運仍遠低於預期,主要就是餐點中有較多的牛肉,反而缺乏當地人喜愛的豬肉與雞肉。東南亞國家有不同的地理風貌與人口、物產特性: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國家,印度則是常面臨40度以上高溫與缺水,菲律賓多活火山,地震頻繁,越南南北地形狹長,東西窄…,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先天條件,物流業必須能夠快速調整可獲利的商業模式。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自本期開始連續四期,我們將探討新南向政策中,物流業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南向政策下,那些國家、產業,那些服務模式可為物流業帶來新契機。

 

越南

當亞太主要國家逐漸喪失人口紅利,越南的人口紅利才正要開始,6成的人口在30歲以下,預估2024年人口將超過一億大關,不僅勞動力充沛,且越南的工資水平低,僅是中國的32%,使得跨國企業爭相投資,帶動製造業發展。有了製造業,就會創造人民收入,內需市場就會帶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食品與醫療,食品的支出每年平均成長10%以上,與食品相關的冷鏈物流,也預期會有很大的需求。然而,冷鏈的發展不是光靠一家物流業者開著冷藏車過去就可做好的,而且冷鏈的初期投資大,太早投入冷鏈佈局,並無法確保業者可在這一個領域享有「早鳥優惠」。

長期以來,越南就是以農立國,包括稻米、咖啡、海鮮,鮮花,甚至木製品、家具,在東南亞都數一數二,這些經濟作物絕大部份都需要冷鏈的配合,缺乏冷鏈服務,使得越南每年在配送過程損失至少25億美元,特別是蔬菜、水果、海鮮因缺乏適當冷鏈運輸,使受損率高達25~30%,在東南亞國家算是最高的。越南政府希望透過相關的招商、租稅獎勵、增進基礎建設,使得這個比例到2020年可降到20%以下。

 

目前越南的冷鏈市場尚不發達,本土物流業者比較著重於傳統內陸運輸與進出口業務;而外商物流業者則是以包裝與跨國運輸為主,因此國外的冷鏈商品進入越南後很容易斷鏈。冷鏈一旦在運輸過程斷鏈(偏離應有的溫度控制),商品就失去原有的市場價值,甚至價值會直接變成0。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