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從職業退貨人被抓 探索逆物流管理之道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隨著電商生態的繁榮,退貨管理成為企業運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逆物流的挑戰日益凸顯。企業需要通過技術與管理創新,以應對退貨管理挑戰和逆物流難題。
退貨管理難在何處?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不久前,00後女子小雅(化名)利用電商平台的收貨後“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進行商品退貨,並故意只退還空包裹或者贈品等,非法牟利騙取平台退款。她在五個月的時間裡鑽平台“漏洞”,使用自己或者他人帳號在平台購買手機、電腦、手錶、項鍊、化妝品等物品,共計騙取平台退款超過13萬元人民幣,終將自己送進了大牢。
當然,這樣的“職業退貨人”不只小雅一個,諸如此類的欺詐行為每天還在上演。由此不難看出,電商生態日益繁榮的背後,亦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其中退貨管理,便成為企業內部難以啟齒之痛。
供應鏈系統之逆物流
一般而言,現代供應鏈系統主要包含資訊流、資金流、商流以及物流這“四流”。其中,物流除了人們常提到的“將正確的商品在正確的時間交付給正確的人”的正向物流之外,實際還存在從客戶到品牌商,再到供應商的逆向物流。由於企業針對門店退貨一般會設立統一的流程標準與集中管理方式,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線上退貨與逆物流流程。
如果說消費者所看到的電商“商品翻車”是企業所面臨的顯性問題的話,那麼退貨涉及的逆向物流,便是消費者“看不見”卻令企業更加頭痛的隱性問題。尤其在雙11等大促期間,一些服裝企業的退貨率甚至達到了史無前例的95%。當然,這與如今的消費習慣息息相關。在以“抖音”為代表的直播電商興起之後,平台不再是消費者用來購物的工具之一,而是逐漸轉變為興趣內容,營造“氛圍感”引導用戶促成消費。如此一來,人們便將線下店鋪的“試衣間”搬至“家裡”,“買十件退九件”成為家常便飯,退貨便接踵而至。
退貨看似簡單,即商品從消費者手中返回到貨主的過程,但其中間的管理複雜性與挑戰性日益凸顯。實際上,退貨流程涉及多個環節,包括接收退貨、檢驗商品、確定退貨原因、處理退貨商品、退款或換貨等。流程的複雜性增加了管理難度和時間成本。同時,退貨商品可能需要清潔、檢修、重新包裝等作業,這些都需要額外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此外,若退貨商品重新進入庫存後,可能還會導致庫存積壓,影響庫存周轉率。
逆物流可借鑑之法
一些企業目前仍採取傳統的做法,對於退貨處理主要採用設立退貨倉的方式,透過將退貨商品集中在庫區以外的區域,再進行分批退貨,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提升逆物流效率?
憑藉多品牌戰略取得顯著成功的安踏,深諳其供應鏈物流體系的重要性。針對逆物流的管理,安踏之前亦存在困擾:該企業的退貨商品首先會被送入工廠進行質檢,之後再轉運至倉儲中心。由於不同業務板塊之間的獨立運作,屬於電商通路的商品還需額外調撥至電商倉庫,才能進行二次銷售。這種每個環節各自為政的做法,導致了退貨物流的整體作業週期過長,涉及的部門也較為繁多。基於此,安踏實施了一項創新的管理方法,採取了全鏈路整合策略,即退貨商品直接從門店返回倉庫進行質檢,並由倉庫統一處理B2B和電商的訂單。這種做法在短短兩年內就實現了成本回收。
全鏈路整合是企業打造柔性供應鏈的方式之一,在鞋服行業應用居多。但面對供應鏈模式的轉變,不同企業就算採取同一做法所取得的成效仍各異。探究差異的根源,還在於許多企業未能將視野擴展至供應鏈的上下游,缺乏以價值鏈思維來構建和管理供應鏈。因此,一些企業還會通過數位化轉型,在技術與管理上進行創新,引入自動化解決方案等具體實踐,從而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 物流與供應鏈減碳系列報導一使用都會集貨中心
- 專欄 日本藥妝店增長放緩 勝負的分水嶺在哪裡
- 封面故事 數位化打造柔性供應鏈助力新質生產力
- 專欄 面對智慧工廠建設 物流自動化還能做更多
- 封面故事 產業集群與智慧物流發展機遇
- 封面故事 物流自動化設備如何切入工程機械領域
- 封面故事 文化出海極需技術支撐
- 國際物流 未來倉庫 原來倉庫也能這麼舒適-Goodman Joso 嘉民常總物流園區
- 國際物流 2024年ALMAC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現場報導-塑造未來供應鏈強韌和永續
- NEWS 工研院推動電動物流車應用 攜產業展現綠色運輸成果
- NEWS AIOI發布了投影揀貨系統「PPSの達人」的最新版本
- NEWS 三井倉庫控股公司開始提供SCMDPF進口服務
- NEWS CPKC與Americold 在墨西哥拓展冷鏈物流
- 市場點擊 2024 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特別報導-構建未來 新科技驅動全域供應鏈
- 專欄 轉型與升級供應鏈 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專訪 網易嚴選副總裁 段志國
- 專欄 AI 用不上? 企業創新思路要改改了
- 專欄 未來工廠為車企打造世界級智造供應鏈物流標竿 —浙江吉利汽車集團 專訪 製造工程(ME)中心物流規劃部部長胡帥
- 焦點報導 製造與物流體系的開發與構建 向關西地區的便利店供應唯一的天然冰塊 —本田冷藏株式會社太子工廠 創立70 年來,在不斷變遷的業務中,發展出獨特的經營理念和戰略
- 封面故事 促進製造業循環經濟的工業5.0戰略成功因素
- 專欄 創意與創造力 企業該如何擁有, 又如何實現創新-專訪 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教授 許濤 博士
- 封面故事 面對低空經濟 物流產業如何蹭上熱度
- NEWS 匈牙利特易購TESCO 簡化新物流中心供應鏈
- NEWS 馬來西亞Swift Haulage 與合資企業擴展冷鏈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