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3期-2025年2月] 從創新中尋找新利基 / 2024 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特別報導-構建未...

[市場點擊] 2024 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特別報導-構建未來 新科技驅動全域供應鏈

 

時尚品供應鏈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2024年12月20日,“2024第13屆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於上海圓滿落幕。本屆論壇由“亞洲物流傳媒聯盟”成員:中文簡體版《現代物流》雜誌、中文繁體版《物流技術與戰略》和日文版《MATERIAL FLOW》共同發起並主辦,此次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同濟大學、LVMH、孩子王、吉利汽車、薈品倉、快魚、林清軒、水星家紡、錦泓時裝、晨光科力普、1藥網、TORYBURCH、泡泡瑪特、欣賀股份等企業和單位的友情支援。

        此次論壇,我們也得到了海康機器人、海柔創新、德馬科技、范德蘭德、瀚溥、優博訊、極智嘉、安吉智行、中集德立蘇州、林德叉車、普洛斯、國鯨科技、兆威工業、仙工智慧等企業的鼎力支持!

        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歷經13年的耕耘與探索,本屆論壇以“構建未來:新科技驅動全域供應鏈”為主題,圍繞“數位化生態系統與一體化供應鏈”“全域物流與創新科技”“可持續創新與智慧未來”三大議題展開精彩的演講與討論。

        中國《現代物流》雜誌CEO&主編海貓貓擔任論壇主持,雲集來自國內外的眾多知名企業高管及行業專家的精彩分享。


▲ 主持人 海貓貓

        上午8:00,嘉賓陸續前來簽到,領取專屬訂製的嘉賓證;上午9:00簽到順利完成,本屆論壇共迎來近300位嘉賓,一時間,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高朋滿座。在主持人海貓貓熱情洋溢的話語中,“2024第13屆國際時尚品供應鏈高峰論壇”順利開幕。

        論壇伊始,LVMH物流總監林正娣女士發表了開幕致辭—時尚行業供應鏈10年。


▲ LVMH 物流總監 林正娣

        林正娣女士主要從三個階段,向大家總結了時尚品供應鏈的發展脈絡。第一階段是2014~2016年,此階段屬於當地本土化和全球化並行。該階段國內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發展成熟的國貨品牌。同時,當時的國家政策亦助力奢侈品在中國市場擁有良好發展趨勢。此外,這段時間電商發展迅速,例如2014年雙11天貓達到人民幣570億元的驚人消費數字。該階段是產業發展的美好時期,市場充滿無限的生機。

        第二階段是2017~2019年,行業引入了一些技術驅動,服裝企業對AI技術有了初步應用,如AI穿衣鏡等。其中一些企業快速地通過技術形成融合發展,例如天貓商城。LVMH從2016年開始接觸電商,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全通路銷售平均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同時,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很多品牌做了非常好的嘗試,例如安踏利用回收的材料製作鞋底;耐克將部分廢棄的鞋子回收為一些學校操場免費提供塑膠跑道等。這些嘗試展示了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和實踐性。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海外市場數位化發展浪潮很高,除了亞馬遜等平台銷售,還包括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

        第三階段,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企業對供應鏈集中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行業在全鏈路、數位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發展,比如產品研發端不再是企業內部人員決定,而是根據消費者的喜好程度開發新品。這個階段企業的增速逐漸放緩,甚至正在經歷負增長。針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林正娣指出,現代消費者在購物時表現出更高的謹慎性。一方面,他們重視產品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購物體驗感也變得尤為重要,企業需要提供相應的情緒價值。

        在討論行業趨勢時,林正娣總結說,過去十年間,全球市場都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展望未來,綠色可持續的供應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其中,中國在數位化領域擁有先發優勢,供應鏈物流的自動化水準和演算法技術非常先進。因此,中國企業有望在全球市場中實現厚積薄發。

議題一
數位化生態系統
與一體化供應鏈

        隨著訂單需求的碎片化和柔性化趨勢加劇,供應鏈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然而,正是在這種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下,新科技的應用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引領全球供應鏈未來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本次論壇旨在彙聚行業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如何構建未來的供應鏈,並以新科技為驅動力,實現供應鏈的數位化、智慧化和綠色化轉型。

        本屆論壇議題一“數位化生態系統與一體化供應鏈”,首場主題演講嘉賓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永生教授,演講主題為《企業戰略與數位化賦能》。


▲ 中國科學院大學 韓永生 教授

        韓永生教授主要從企業挑戰、內卷現狀與差異化競爭力等方面進行討論。他表示當前挑戰無處不在,一些企業將失敗歸咎於外部原因,如產能過剩、消費者信心不足等。但同樣的環境中有一批企業仍在快速成長,避免自身陷入紅海,不斷找尋新的藍海。當前很多企業陷入內卷價格戰。韓永生認為真正的原因是企業經營思維出了問題。企業就像孩子,前期為孩子投入足夠的錢,通過補習、留學等方式才有可能培養出足夠強大的競爭力,而不是讓一個初中畢業的小孩去賺更多的錢。但是今天的企業在沒有競爭力的時候,就選擇不顧一切去做大做強,這麼做的後果則是企業不斷面臨重組與降低成本。

        而供應鏈和物流的關鍵因素在於企業的流動性。供應鏈做得好表示企業的庫存周轉、應收款周轉、現金周轉等各方面做得好,而不僅僅是技術有多麼先進。所以企業不能只盯著物流中心的智慧化水準,還必須具備先進的管理思想,兩個輪子一起驅動向前,才能實現進步。

        從戰略視角來看,韓永生提出成功的企業必須構建兩大核心能力:首先是差異化競爭力,以塑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影響力;其次是建立柔性供應鏈,以有效控制運營效率。這樣,企業能夠實現更高水準的流動性,同時將風險降至最低,從而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導者。

        第二場主題演講是由孩子王物流總監郭延燈先生帶來的《數位化之路——孩童用品新零售的差異化供應鏈物流創新發展》。


▲ 孩子王 物流總監 郭延燈

 

        郭延燈表示孩子王發展至今已十五年,是當前唯一自建自營的母嬰品牌,門店面積均在3,000平方米,涵蓋全國21省市,並於今年收購了北方母嬰巨頭樂友,直營門店約1,200家,供應鏈的複雜程度不言而喻。當前,孩子王的數位化元素非常多,包括數位貨架、互動性的數位化產品、自研的數位化系統、自動化倉庫等。其供應鏈體系建設源自於多年來針對行業屬性的探索,更具獨特性,也意味著難度更大。

        在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環節,孩子王是母嬰行業唯一一個上榜企業。作為一個全通路、綜合性的服務平台,孩子王不僅有線下體驗店,還有線上APP、小程式、抖音直播、天貓旗艦店等多種通路。在差異化供應鏈方面,孩子王有近1萬家母嬰行業的Top品牌入駐,門店能解決用戶1,500多種問題與需求。全國門店皆能做到3~5公里內的同城半日達服務。同時,其擁有近8,000個持證育兒顧問,可以提供專業的育兒支援。

        圍繞母嬰的產業多元化,線上線下面臨的挑戰截然不同。電商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標準化後,能夠借助技術與自動化系統解決諸多問題。相比之下,線下市場由於其固有的隨機性,例如促銷活動可能引發大量人流,這就需要考慮如何在恰當的時機將適量的庫存分配到合適的位置,以減少庫存積壓。為此,孩子王打造產業園,形成物理共用、庫存共用、資訊共用、數據流程共用,並計畫在未來短期內重點圍繞產業園生態的平衡,向行業生態合作夥伴開放數據,以期達到庫存、銷售和配送的相對平衡狀態。

        此外,孩子王還計畫增加對綠色物流的投資,致力於可持續發展。郭延燈最後指出,在孩子王內部流傳著“與其更好 不如不同”的理念,母嬰行業本質上是一項半公益性質的事業。孩子王未來將持續努力,不斷適應時代變遷,致力於成為世界的“孩子王”。

        兩場演講之後,是短暫的茶歇休息,本次論壇茶歇由瀚溥獨家冠名。

        第三場演講是由吉利汽車製造工程(ME)中心物流規劃部部長胡帥先生帶來的《物流數智化過程的痛點思考與經驗分享》精彩分享。


▲ 吉利汽車 製造工程中心物流規劃部部長 胡帥

        胡帥表示吉利是一家智慧電動出行和能源服務型公司,截止2024年11月份,已經銷售了300萬台汽車。除了汽車製造,吉利還有乘用車、商用車、科技出行等業務,也是目前中國國內首家有自己衛星的汽車企業。聚焦物流,吉利汽車採用了製造工程(ME)物流與吉速物流雙線融合的模式,以精益管理的模式進行物流的整體運營。製造工程(ME)物流主要負責前期產品開發、廠房投入,以及整體供應鏈設計等;吉速物流則進行後期的運營。

        胡帥將分享內容總結為三部分。一是智慧引領、高效協同。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步伐越來越快,企業不管是從產品研發,還是工藝技術的創新,包括整個生產模式都在進行變革。這同時影響了企業供應鏈的變化發展。產品的快速反覆運算使物料的SKU越來越多,生產組織方式,帶來很大挑戰。吉利汽車則從資訊化、數位化、智慧化等方面進行物流的轉型升級。胡帥將企業數智化轉型概括為業務模式的轉型和平台建設兩個方面。數智化業務模型對於汽車產業而言,首先全鏈路要透明化。其次流程格式化,保證數據安全。並搭建系統執行層平台,如吉利內部的OTWB平台。二是吉利數智、實落新程。吉利汽車通過搭建邏輯架構,對工單、運單、訂單三者之間進行系統化的模擬,並自主開發了PHP數據系統,將數據進行自動處理。基於數據搭建業務,吉利設計了一套全智慧化的業務場景。三是站在未來、設計未來。胡帥分別對共用物流、標準化包裝、倉庫共用、人力共用、綠色物流、海外物流等多方面進行思考與闡述。

頭腦風暴·一

        本屆論壇第一場頭腦風暴的主題為“構建系統完備的供應鏈全產業鏈條”,討論圍繞時尚產業當前面臨的競爭與需求、品牌與通路重構生態體系與高效運營、AI與數位化助力企業構建新質生產力、如何帶動一體化供應鏈重構與轉型這四個方向進行。這個環節由中國《現代物流》雜誌董事長陳巨星擔任主持,分享嘉賓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永生;快魚物流中心總經理胡旺鵬;林清軒供應鏈總監高峰;孩子王全國倉儲負責人盧文勝。


▲ 第一場頭腦風暴

        陳巨星首先請各位嘉賓做了企業和個人介紹,並點明了構建系統完備的供應鏈全產業鏈條的討論主題。韓永生表示企業在做供應鏈時,首先應規劃年度現金周轉天數,比如20天周轉一次,確立以後,便可以依次合理規劃應付帳款周轉天數,庫存周轉、應收賬款周轉、現金周轉等,再不斷進行改善,使企業流動性越來越好。此外,若企業從內部視角轉移為外部視角審視自己,更便於理解消費者視角。基於此,企業應進行品牌定位,包括重新設計產品、通路、店鋪、體驗和服務等,之後重新規劃消費者的接觸點,讓消費者感知企業的變化,從而形成認知上的一致性。針對於供應鏈的全通路而言,韓永生認為企業進行全通路佈局,能夠更加便於適應消費者多變的生活習慣。

        胡旺鵬表示在內卷時代,當前的消費者既追求品質、價格、款式,又要求隨時退貨,在這種不確定因素下,對於服裝業而言,“快”是第一位的。它包括商品流轉速度快、資金流轉速度快、物流速度快三個方面。因此“快”文化也在快魚服裝企業深入骨髓,快魚針對商品效率、商品運營分析,按天來計算,這與很多企業不同。此外,從商品效率而言,“快”不只是意味著“發貨”,同樣還包括“退貨”,後者追求速度實際上還是為了更快的將貨送至消費者手中。因此,快魚正在以“快”應對未來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高峰表示作為國貨品牌,林清軒對於供應鏈物流的佈局,是從線下B to B直營店模式,到發力電商賽道,形成當前的全通路物流佈局。除了滿足傳統業務,林清軒針對線上,還要保證日常的時效與促銷活動的波峰,採取雲倉,通過供應商佈局與需求預測,滿足前端銷售。談到品牌,高峰認為產品是品牌的延伸。其中,經營企業供應鏈亦是賦能企業的品牌成長,例如企業的全通路規劃能夠針對不同的細分群體、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林清軒希望把線下門店打造成一個體驗中心,讓消費者更好的感知品牌溫度。最後,高峰表示降低退貨率則是企業未來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

        盧文勝表示競爭未必來自外部或行業變化,很多時候源於企業自身。關鍵在於兩點:順勢而為和不忘初心。盧文勝認為企業一是要把物流的基礎能力建設好,具備較強的操控能力。二是進行供應鏈一體化轉型,根據供應鏈的場景變化,設計產品滿足客戶需求。其中為了產品能夠最終實現價值,孩子王不局限於自身,還會去社會上找尋資源,與優質合作商形成戰略夥伴,化被動為主動。此外,以往從庫存的維度看,企業更多關注的是物流倉儲的周轉情況,現在還要關注公司整體的現金流,包括如何讓各級倉網的貨更少,甚至達到零庫存。總結而言即企業應不斷借助物流供應鏈的整合能力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議題二
全域物流與創新科技

        本屆論壇第二個議題“全域物流與創新科技”。下午第一場主題演講,是由海康機器人行業總監葉昊先生帶來,主題為《流通行業智造升級的創新與實踐》。

        葉昊在演講中表示,流通行業客戶目前最主要的關注點在於柔性、效率和庫容三個方面,這也是目前機器人解決方案主流的發展方向。對此,海康機器人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可靠的交付能力,強大的演算法和應用經驗,能夠為不同行業客戶的需求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 海康機器人 行業總監 葉昊

        移動機器人產品方面,海康機器人秉持了1+N+X的理念,即“基於1個智慧基座,衍生N類車型,覆蓋X個場景”。而且海康機器人所有產品部件實現了全部自研自產(除鋰電池),從而保證產品的品質和交付。

        軟體方面,海康機器人擁有強大的智慧倉儲系統和機器人控制系統,並通過挖掘數據價值實現基於機器人產品的效率優化。葉昊舉例道,海康機器人可以通過對揀選耗時、物料冷熱度及員工習慣等多種動態數據進行分析,然後為其規劃合適的揀選訂單,從而更均衡、高效地完成整體揀選訂單。

        隨後,葉昊以不同行業的實際案例分享了海康機器人在流通領域的豐富項目經驗和優秀成果,其中包括了電商、商超、圖書、鞋服、快消品、醫藥、酒水、3PL等多個行業。之後,葉昊介紹了海康機器人STU方案,其由STU、STU貨架、STU軌道、Q1P、工作站等組成,同等倉庫面積和倉庫層高的條件下,比上一代方案至少提升20%的存儲密度。最後,葉昊表示,海康機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因此非常願意與客戶、合作夥伴一起探索更多場景,研究共同的課題。

        接下來,中國《現代物流》雜誌董事長陳巨星先生為嘉賓們帶來了《供應鏈的數位化與自動化—日本時尚品供應鏈物流案例》的主題分享。


▲ 現代物流雜誌 董事長 陳巨星

        下午第二場演講主題為《供應鏈的數位化與自動化——日本時尚品供應鏈物流案例》,由中國《現代物流》雜誌董事長陳巨星進行分享。陳巨星首先分享了目前國際供應鏈物流的發展方向,其中實體互聯網(Physical Internet,PI)是目前的主流方向。

        陳巨星分享了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制定的PI策略地圖,並解釋了實現PI的關鍵之一是載具標準化。隨後,陳巨星以日本2024問題為切入點,分享了日本推進PI的原因和目前的成果。日本2024問題的核心在於司機嚴重不足,加上日本老齡化、少子化因此司機數量嚴重不足,疊加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之下,日本各業界開始探索實現PI的可能。例如在日本九州地區,相關企業打造了同業共配模式,原本互為競爭對手的企業開始了門店的共同配送作業。此外,在不同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日本正在推進運輸工具、倉儲設施等共用策略,通過採用甩掛運輸、共用月台等方式來提升作業效率,從而應對2024問題。在這過程中,日本企業也進一步對智慧化、資訊化的物流裝備應用提出了柔性、互聯等需求。

        隨後,陳巨星以中國台灣某晶片製造企業為例,展示了數位化運營的訣竅。陳巨星首先提出了“數字看板是給誰看的”核心問題。他表示,數字看板除了給企業內部管理層展示不同層面的數據,也應該開放給客戶、供應商等處於供應鏈上下游的參與者,這樣能夠從整體的角度優化供應鏈,也能夠為上下游規避風險,提升合作的緊密度,同時也能夠共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從而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隨後,陳巨星分享了幾個新穎的流通業商業模式,包括上引水產、島村服飾等。其中,島村服飾是一家十分出色的日本企業,採用了“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以超低的毛利率打造了極高的競爭壁壘,並堅持“自我主義”在商品、店鋪規劃、品牌定位等方面實現了極強的自主性,也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在物流方面,島村服飾強調採用低成本的自動化,不會過分強求物流的速度,只要以合適的時間和節奏完成門店配送即可。

        最後,陳巨星也表示,中國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快,中國流通業在供應鏈物流方面也可以考慮更靈活地方式,例如與3PL企業和裝備商共同打造更為柔性地解決方案,從而支撐業務的快速變化,避免重複投資的浪費等。

頭腦風暴·二

        第二場頭腦風暴主題為“科技創新下的物流變革”,本次討論將圍繞品牌方物流現場管理痛點與需求、退貨管理的痛點與逆物流難題、應用自動化設備過程中的經驗、模組化物流對於柔性物流的價值四個方向進行。這個環節的嘉賓主持由瑜璜諮詢總經理殷浩先生擔任。分享嘉賓分別是水星家紡倉儲物流總監劉宏;錦泓時裝物流總監郁毅青;晨光科力普倉配總監王西兵;1藥網供應鏈副總裁王曉光。



▲ 第二場頭腦風暴

        殷浩先生首先總結了上述演講嘉賓們的分享,並請分享嘉賓做企業介紹。

        劉宏表示,家紡產品最大的特點在於拋貨居多,重量也比鞋服行業等常規產品更重,且不具備快消品屬性但季節性又強,因此水星家紡的物流也都是圍繞“拋”字展開。據劉宏透露,水星家紡採用了以產地倉為主的方式,從而減少搬運次數和周轉次數。同時,每個倉庫具備了線上線下的多通路發貨能力。在自動化裝備的應用方面,水星家紡以標準化為根本,從而實現載具的高效利用和倉儲作業的高效化。最後,劉宏表示家紡行業在產品設計環節就要有相應的理念和策略,才能真正地實現整體供應鏈效率的提升。

        郁毅青表示,錦泓時裝在品牌、產品設計和客戶服務方面的提升為自身帶來了較好的經營表現,但也面臨了“退貨高”的挑戰,當然這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痛點。此前錦泓時裝主要採用人工作業的方式,但是在大促期間不僅無法提升效率,而且差錯率也居高不下,反而進一步推高了退貨作業的成本,同時還降低了客戶體驗。為此,錦泓時裝將退貨環節進行拆分,然後以“以點帶面”的方式從提升單個環節效率的做法出發,並導入了自動化物流裝備,從而提升了退貨效率。

        王西兵表示,晨光科力普作為2B電商平台,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特點在於SKU多,且保管要求不一,在環境、效期、批次、包裝等不同層面都有著不同的需求。此外,客戶的需求多樣化也為訂單交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例如某些客戶希望多個訂單同批到貨就會對整個物流如訂單管理、倉儲作業、配送到門等流程的安排帶來不小的難度,其中配送到門還會面臨採用快遞、快運甚至零擔或整車的選擇,需要晨光科力普以一個高效、經濟的方案來滿足客戶。

        王曉光分享道,醫藥流通的物流核心在於“降本增效”,而藥品最獨特之處在於合規性,在運輸層面醫藥品由於沒有專業的物流作業,如藥品與普貨混運,多次轉運時效難以保證且損耗高,由此交付成為主要的挑戰之一。為此,1藥網與合作夥伴組建了專業的藥品配送網路,物流成本大幅下降了15%,損耗降低56%。同時也將這個網路開放給合作夥伴,助力藥品運輸整體升級。王曉光表示,一個企業或者行業痛點的解決,可以通過聯動創新的方式來進行解決,擁抱改革和變化,共同解決問題。

        頭腦風暴二之後,是短暫的茶歇休息,由瀚溥獨家冠名。

議題三
可持續創新與智慧未來

        本屆論壇的壓軸演講由薈品倉物流總監梁萬文帶來,主題為《優化全通路作業流程,應對市場需求波動》。


▲ 薈品倉 物流總監 梁萬文

        梁萬文介紹了特賣奧萊模式,該模式與其他鞋服店鋪最大的區別在於“大”,其單店面積在8,000~50,000平方米,以極高的效率和流程整合了從線上到線下和地產業的全通路資源。

        梁萬文表示,相比“降本”特賣奧萊更注重“增速”,無論是開店的速度還是商品的周轉率,特賣奧萊都實現了快速運作,例如在數萬級別的SKU體量下實現了6~12個小時的周轉速度。同時,特賣奧萊也在不斷升級場景,為用戶提供超級性價比的商品,同時也為品牌消化了庫存。

        隨後,梁萬文在分享中指出了目前鞋服倉儲面臨的困境,即倉儲無法快速適應品牌在商品品類和數量方面急劇增加的情況。同時,在管理成本和履約等方面也面臨著“降本增效”的需求,尤其是履約的精準性十分重要。為此,特賣奧萊上線了相應的系統,並以AI演算法來分配發貨訂單,從而提升履約的效率,也是在變相節省成本。梁萬文鄭重地表示,與其關注物流運作的絕對成本,不如提升現有的物流效率,以不變的成本實現更快地周轉,“物暢其流”是根本。

        隨後,梁萬文分享了特賣奧萊的供應鏈協同機制。特賣奧萊在內部建立了共用機制和系統,所有相關的部門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獲取全通路的資訊,從而讓決策更加完善和精準,同時特賣奧萊儘量簡化流程,這種短鏈的模式可以讓自身快速地應對市場的即時變化。在優化操作實施應用部分,特賣奧萊打造了數據的自動化和設備的自動化。

        而且,特賣奧萊引入了RFID系統,不僅免去了價簽更換的動作,並且將銷售和入庫系統打通,實現了數據的共用。梁萬文以與某品牌的合作為例,該品牌每個月的入庫量達到了10萬級別,特賣奧萊通過系統可以一鍵導入SKU資訊,為後續的庫存優化和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通過商品與RFID的高度綁定,特賣奧萊能夠清晰瞭解所有會員的特徵和需求,從而靈活地調整銷售策略,並且逐步優化場地和流程,實現每年翻倍的增長。最後,梁萬文表示,優化流程的要點在於化繁為簡和打破常規,勇於創新。

頭腦風暴·三

        本屆論壇最後一場頭腦風暴的議題是“產業供應鏈反覆運算與未來”,在這一環節中,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與供應鏈趨勢探討、生產線物流管理的痛點與需求、新質生產力如何引導時尚品企業發展、AI等新技術如何驅動企業數智化創新、企業在創新方面可能需要關注的重點成為討論的焦點。此環節主持由TORY BURCH物流總經理忻琪威先生擔任,各分享嘉賓分別是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教授許濤;吉利汽車製造工程(ME)中心物流規劃部部長胡帥;泡泡瑪特供應鏈綜合計畫負責人哈日呼;欣賀股份CIO伍玉慧。



▲ 第三場頭腦風暴

        忻琪威首先請各位嘉賓做了企業和個人介紹,並提出了產業供應鏈反覆運算與未來的討論主題。

        許濤教授表示,對企業來說,每個員工都是創新工廠,企業要建立鼓勵創新的氛圍、文化和機制。隨後許濤從管理的角度切入分享了企業可以從工作環境的佈置佈局、員工心理環境的建設、鼓勵嘗試與失敗的創新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市場和消費者洞察工具等層面來提升員工和企業的創造力,從而進步一轉化為創新。許濤表示,在當前技術創新與應用持續加速的環境下,企業和個人都要以開放、寬容的態度去擁抱AI等新技術,成為新一波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飆網者與AI浪潮的駕馭者。

        胡帥則是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創新,分別是正向創新和逆向創新。以汽車產品為例,隨著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明顯,汽車產品的創新可以投入智慧化座艙、舒適化座駕等細節來滿足客戶需求。逆向創新則是企業在面臨痛點時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方式。例如在生產現場,物料的揀選環節人員流動率高,那就可能要尋求智慧化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胡帥特別對“生產線物流管理的痛點與需求”議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吉利汽車從最初的數個主機廠發展到目前20個主機廠規模的過程中,一直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所有的物料可以為主機廠實現兼顧成本和時效的按需配送模式。為此,吉利汽車搭建了智慧倉系統,在幹線運輸引入新能源卡車,並逐步探索產線配送的無人化模式,進一步保障時效和可靠性。

        哈日呼表示,泡泡瑪特本身就是一家基於IP設計和經營的公司,因此每個產品實現都是創新。而在逆向創新方面,泡泡瑪特的供應鏈仍然屬於傳統的製造業,不過對此泡泡瑪特也借鑒其他行業進行了創新,例如引入溯源碼實現產品追溯性和品質控制,又例如引入AI等技術優化倉儲物流效率,保證新品上市的節奏和降低成本。在生產端,泡泡瑪特也引入了精益製造模式,通過快速換模等方式,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時間、成本浪費。

        伍玉慧表示,欣賀股份是一家產研銷一體的企業,他以管理流程和技術應用的創新為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伍玉慧說道,整體行業已經從產品為王、通路為王到內容為王的時代,其中AI在這個時代的應用已經十分成熟,包括在行銷、設計、供應鏈等不同環節,雖然AI發展非常迅速,但是AI是來輔助人而不是取代人的,如果說取代的話,那就是取代不能及時擁抱新技術的人。此外也分享了欣賀股份正面臨供應鏈端的挑戰,目前正在全力打通資訊流,實現整體研發到供應鏈資訊流一體化的進程。剛結束的雙十一顯示行業退貨率非常高,欣賀股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給質檢等工作帶來較大的麻煩,對此伍玉慧也表示希望能夠有更高效的技術和方案來進行應對。

贊助商展示

        本次論壇由海康機器人、海柔創新、兆威工業、德馬科技、范德蘭德、優博訊、極智嘉、安吉智行、中集德立蘇州、林德叉車、普洛斯、瀚溥、國鯨科技、仙工智慧等企業的大力支持,在論壇茶歇和午餐休息時,嘉賓們紛紛到會場外的展台進行交流,尋找商機。


▲ 贊助商展位

 


▲ 晚宴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