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65期-2013年10月] 製造業供應鏈之變革 / 家電企業物流優化的難題 ─如何打通整體供應鏈優化與...

[特輯] 家電企業物流優化的難題 ─如何打通整體供應鏈優化與精益生產的聯繫

 

家電 供應鏈 物流

 

文章來源:中石化浙江湖州石油分公司 孫昀 上海基舍供應鏈管理事務所 劉彬

 

自大陸推出的“家電下鄉”及“以舊換新”等政策之後,大陸的內需被極大的拉動,中國家電市場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三四級市場的巨大潛力被充分挖掘。直到一系列產業刺激政策相繼退出市場,再加之受大陸房產調控等政策因素的影響,以發達城市為主的一二級家電市場漸漸疲軟,三四級市場需求在極大釋放後,增長速度也趨於緩和。中國的家電產業在經過政策拉動高速增長期後,將逐漸走向市場調節的平緩期。

在目前這種市場狀況下,各家家電企業都在想盡辦法優化整體供應鏈,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反應敏捷性。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各家企業紛紛成立精益生產推進組織,包括精益生產推進辦公室、精益生產小組、精益生產推進部等等名稱不一而足。從百度中搜索“精益生產培訓”這一關鍵字就以得到357萬個結果,可以發現企業對精益生產的熱度。

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僅從精益生產這一環節入手,所得到的效果並不明顯。精益生產部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

  1. 物流管理沒有形成系統性管理
  2. 沒有包裝標準,物料包裝多元化、混亂化;
  3. 物料搬運模式為人工、半機械化,人員勞動強度大;
  4. 過程物流效率不高;
  5. 過多的不增值動作,限制了工人裝配時效率提升;
  6. 現場管理差強人意;
  7. 物流設備活動級數差,可移動性差;
  8. 資訊交流時效性差;
  9. 供應商送貨物流缺乏統一規劃與實施.

一般的,就以上問題,相關的管理人員將其歸結為:

  1. 人們理解物流管理就是物流容器與工位器具,對於物流管理的合理化模式沒有統一的、正確的認識;
  2. 各個部門潛意識裡都只考慮本部門的“小物流”利益;“小物流”意識強於工廠“大物流”需求;很少人關心物流的總體效益;
  3. 物流管理方面的培訓很少,很多人員都是憑經驗來管理物流作業,甚至認為物流管理就是現場管理或者倉庫管理;
  4. 以計畫為主線的採購、倉儲、配送、檢驗、裝配及供應商管理等各環節聯動的一體化物流運作規劃不夠,缺乏統一的目標牽引。

事實上,以上這些問題應歸納為物流的缺失。為什麼說是物流的缺失?大家會說每個企業都有物流部門啊!如圖所示:

一般的說,產品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生產、加工、裝配環節所耗費的時間只占整個供應鏈周轉總時間的不到10%,大部分時間,原材料、零部件或產品是以庫存或運輸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剩下的90%時間,是一個物流管理範疇的問題。構建精益運營,加速資本周轉,需要構建精益物流管理體系。

而製造企業往往運用精益製造理念推進製造系統創新,已經基本實現車間加工、裝配的精益生產。由之而來,新問題出現:缺少一套成熟的物流管理體系來服務和支援精益生產。因此,企業需要的是引進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從而構建以支持精益生產良好運行的精益物流管理體系。

如何構建精益物流管理體系?我們以入場物流環節來看:

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包括:

從各個子項目來說,包括:

線邊物流環節:

廠內物流環節:

廠外物流環節:

我們定義清楚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解成具體的工作任務,一是我們的工作能順利按計劃展開。具體的工作任務包括:

1.物料定義與單元化

2.物流器具一體化

3.線邊規劃佈局

4.物料存儲區域規劃

5.廠區物流規劃

6.標識與目視化管理

7.資訊系統需求規劃

8.供應商管理建議

9.物流體系組織結構建議

在精益生產中,不論是在企業內還是企業外,組織良好的物流始終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生產自動化和物料流的轉移還會對於這種趨勢起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今後進一步實現合理化的潛力將不太在於縮短機加工時間和改進加工工藝,而更多地在於機器週邊設備中的物流、加工單元之間、倉庫內部,生產、裝配和發貨以及企業之間的物流,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下述原則:誰想有條不紊地進行運輸、倉儲、放置和生產;誰不希望到處找東西;誰想隨時知道什麼東西位於何處;誰想使庫存物資少而且很快可以拿到所需要的東西;誰就需要把資料流程和物流組織協調好。這樣,物料搬運技術和設備製造廠就有了一個雖然熟悉卻又新穎的作用和形象:作為生產廠,一方面要把廠內的物流及整個後勤按照可用的精益原則進行組織,另一方面還要説明使用者解決物流和後勤問題,使之實現量體裁衣式的解決方案。精益生產,或者說是整體精益企業,並不是什麼奇跡,而是一種既有強項又有弱項的逐步完善的系統,這時不能僅把眼光盯著柔性生產和高度自動化生產、精益包含了生產前和生產後的非技術性精神領域,如市場研究、產品開發、行政管理、對職工的領導、品質保證和市場銷售。所以,擴大精益涉及的範圍和深化涉及的內容是企業未來的必然趨勢。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