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64期-2013年8月] 電商是否面臨寒冬? / 以資本的角度來看物流

[觀點] 以資本的角度來看物流

 

物流 資本 第三方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我曾經犯過錯。1995 年我號召了多位股東,集資新台幣800萬元( 約人民幣160 萬元)成立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當時租了台灣新北市泰山地區約2500 平方公尺大的倉庫,我擁有豐富的人脈關係、
擁有經驗與技術、擁有客戶和團隊,集資時,登記資本額新台幣2500 萬元( 約人民幣500 萬元),如此才能申請台灣運輸公司的資格,才能夠主控運輸。我向股東們說明,第一期募資新台幣800 萬元做為啟動資金,需要購買倉儲軟件、堆高機、貨架等物流設備及辦公室相關配備;緊接著還要進行第二、三期的募資,以補足資本額。計畫中,物流的營運將有2-3 年的虧損期,爾後才會進入損益平衡期。至於要賺到錢並且分紅給股東,則可能要到第7 年以後,當時股東並無異議。等到開始真正運作了,才知道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客戶不會因為和你熟悉,就將服務委託給你,你必須在市場累積你的實力,成本和報價也必須符合市場規則;為了先滿足八成的基本物流量,有時候就算賠錢也要接;等到滿足基本作業量了,才有資格選擇客戶。

物流服務要賺錢很不容易,除了要積極尋找業務收入外,降低自己的營運成本也很重要,省一塊錢就是賺一塊錢,要節省物流費用,在營運成本上,節省人力支出,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因此,自己與幹部都必須經常下現場幹活,以節省支出。經過2 年半,努力總算沒白費,逐漸建立起口碑,客戶與收入愈來愈穩定,利潤也隨之增加,淨利潤率平均為10%。發展幾年後,客戶逐漸發展出四大類:照明零件與印刷器材等進口工業產品客戶約佔30%,電腦與遊戲產品客戶約佔50%,汽車售後零部件客戶約佔10%,其他約佔10%;隨著大型電腦通路商與鞋業通路商新客戶的增加,客戶提出了新的要求,倉庫必須擴充至3 萬平方公尺,未來物流收入將增加十倍,達新台幣一億元,雖然可預期收入,但必須因此增加投資倉庫設施和物流設備,以達到客戶的需求。也就是說,股東投
資除了要補足原資本額外,還要再增資新台幣2500 萬元。這時股東猶豫了,好不容易物流開始獲利了,還沒分紅,又要增加投資,再增資後,又要經過多年才會獲利,而開始獲利後,是否又要擴充新倉,讓股東陷入永不休止的再投資中?

最後股東們決定不再投資,也不允許減資再增資及找尋新股東投資,希望就維持現有規模,只要賺錢就好。但經營者的我認為,物流必須不斷擴大規模,才能有經濟效益,也才能建立起競爭門檻,
經多次溝通無效下,我只好退出經營五年的物流公司。當時,總結出一個結論“物流,是靠資本撐起來的”,物流的客戶是製造業、進口商與流通業,要想成為客戶供應鏈的一環,就必須擁有經濟規模,而且要靠不斷的投資來擴大規模,建立起完整的團隊並制定營運標準,才能夠有穩定的獲利。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