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74期-2015年4月] 熱戰!生鮮冷鏈 / 邁向智慧型運籌中心的變革之路(2) —績效指標設標

[專欄] 邁向智慧型運籌中心的變革之路(2) —績效指標設標

 

智慧 績效

 

文章來源:林沛傑

 

  

 

一般物流中心要能轉變成「智慧型運籌中心」,其關鍵不在實體的運作規模有多大,而是發揮運籌的真正本質:「指揮調度」,使物流中心與其他實體通路協同合作,在最少庫存、最短配送距離下就完成訂單出貨。

傳統的物流中心為了降低成本,必須不斷擴大,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甚至希望不管什麼尺寸、什麼型態的貨件都從單一物流中心揀貨、出貨,結果物流中心的資訊系統變得愈來愈複雜,人員學習時間拉長,系統也愈來愈難維護。

要成為智慧型運籌中心,就好像船長要改變一艘船的行駛方向,必須有一些「數據」告訴船長目前的船體運作以及週邊的海象狀況,也就是物流中心內的績效管理指標。

不過,如果直接套用一般物流中心的績效指標定義,頂多能讓物流中心變得愈來愈有效率,但是不見得能讓物流中心愈來愈有智慧。舉例來說,物流中心內部執行「補位揀位」的動作愈有效率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補貨」對於於物流中心而言,是完全無附加價值的動作,因為該動作只是單純將商品從A儲位擺放到B儲位,物流中心不會因為這個動作而多賺錢。

績效指標並不是愈多愈好,因為每項績效指標,都需要搜集相關資料,再經過轉換與彙整,才能呈現出來,即使是透過程式自動處理,也需要耗費程式開發成本與資料庫運作成本。績效指標呈現出來的數據,如果偏離了原先的合格範圍,也需要採取相對應的管理行動,也就是管理學上的PDCA循環。在構建績效指標系統時,建議從以下來源了解可能需要的績效指標:

(1) 客戶訪談:了解物流中心的既有或是潛在客戶對於績效管理指標的需求。

(2) 使用者訪談:針對物流中心的內部管理者,從過去的管理經驗、經常發生的問題、既有的管理報表,了解績效管理指標的需求。

(3) 過去曾經發生的失誤或是異常事件:從錯誤中學習、改進是智慧型運籌中心的基本要素。除了本物流中心曾經發生的錯誤,也包括其他同業物流中心或報章雜誌報導過的錯誤。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