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一鍵進入物流元宇宙 如何制訂「工業4.0+ 物流4.0」的數位化升級策略?
文章來源:文/林希夢
『引領產業發展』是本刊成立的宗旨,新零售的發展已在兩岸如火如荼的展開,中國大陸尤其神速,本刊特別邀請林希夢大師為我們開講,林大師曾任職中保物流與統一企業(中國)負責物流業務多年,也曾任職多家國際知名製造業高管負責供應鏈管理,在任職北京物美超市集團期間,負責『多點』新零售業務發展,擁有豐富的實務操作經驗。對工業4.0、物流與新零售業務發展有獨到的見解,藉由林大師的講解,讓我們更加清晰了解新零售與供應鏈發展趨勢。 (編輯部)
.jpg)
上期我們說明:數位化升級的核心目標,就是「工業4.0+物流4.0」。事實上在面對「工業4.0+物流4.0」的數位化升級的高強度競爭之際,不論對於製造業或是物流業而言,其實都須要對於4.0時代的數位化升級挑戰挑戰加以研究,因此本期我們進一步來分析:「工業4.0+物流4.0」如何建立一致且符合智慧化、精益製造、精益物流三大特徵融為一體的4.0時代數位化策略?
「物流4.0」是「工業4.0」的骨幹~德國聯邦物流研究所
我們首先來分析「物流4.0」的部分。如果大家去維基百科查詢「工業4.0」/Industry 4.0,不論中英文你都會立刻得到相當豐富的答案!但是如果大家同樣在維基百科查詢「物流4.0」/Logistics4.0,不論中文或是英文,都只會看到維基百科之中只有對於「物流」/Logistics 的解釋資料,而沒有「物流4.0」/Logistics 4.0的說明資料。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已經連續觀察了好幾年都沒有變化!
我們之前已經提及「工業4.0」是德國在2011年漢諾威展覽之中發表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相關架構,並且把「工業4.0」列入德國的高科技國家級戰略,每年由德國政府給予大量的經費,進行投資補助與研究發展。但是同一時期,德國聯邦物流研究所也發佈了「物流4.0」白皮書,對於物流4.0有相當深入的闡述,這部分就比較少為人所注意到。也許就是因為過去以來,物流機能在製造業公司,經常被排在後勤單位的既定觀念所影響,連維基百科這個由全球公眾共同維護的資料庫,也沒有記載對於「物流4.0」的定義。
「工業4.0」的定義:(根據工業4.0首次發表資料摘要翻譯)「工業4.0」是繼機械化、電氣化和資訊技術之後,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指通過實體與虛擬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將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實現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最終建立一個高度靈活、個性化、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 |
如果有心人去下載並且研讀這份報告就會發現:在德國聯邦物流研究所的「物流4.0」白皮書之中,特別提到:
• 「物流4.0」是「工業4.0」 的骨幹!
• 物流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
• 在「工業4.0」定義下,供應鏈全程的任何實體移動與管理都屬於「物流4.0」需要關注的部分。
當看到這些資訊時,身為一直以來耕耘在物流與相關行業的我們,是否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沒有優秀的物流4.0,就沒有優秀的工業4.0!關鍵問題是:怎樣把物流辛苦的日常,做出物流4.0的高科技與智慧化精益物流?
在此我們先把物流相關行業的範圍作個分析,由於我曾經任職於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曾經任職於製造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部門,甚至兩者的時間也各自都有10年之久,因此我個人的意見是,物流業範圍包含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與製造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相關機能部門(不論各家企業如何定義與拆分)。
如果就物流4.0的定義來看,我個人認為物流的範圍是不必區分第三方物流或是製造業的自有物流部門的,就工業4.0的企業來說:物流4.0就是要涵蓋我這家製造業的全部供應鏈!就工業4.0的企業來說,不論是入廠物流(Inbound Logistics)、廠內物流(Factory Logistics)、出廠物流(Outbound Logistics),都有可能是自行營運或是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就沒有必要去區分哪一段是否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營運?更重要的是:整個工業4.0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運作,必須達到物流4.0的標準,以便使得工業4.0所要求的超高精準度與超高正確性,都能完全符合標準。甚至可以說:物流4.0的定義,就可以視為:「供應鏈4.0」,也就是「供應鏈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在4.0時代的升級版定義。
我們把工業4.0的最大特徵:大量訂製化(Mass Customization),分解到工廠的相關物流作業來看,就會發現:大量訂製化的製程要求,是每個步驟都有可能是訂製化的零部件,要送到不同的製造工作站,因此每一次揀貨的正確性最好就是100%,否則這張訂單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一個錯誤的產品,而對於客戶來說,這張訂單是100%錯誤的,相信沒有一個客戶會接受!所以「物流4.0」的第一個課題,就是超低揀貨錯誤率!有多低才能接受?最好是:零揀貨錯誤。我們看上期提到的西門子PLC德國Amberg工廠,2016年的成品不良率低於12PPM(百萬分之12),這個不良率本身就超低!而它是由製造不良率+揀貨錯誤不良率+供應鏈總體錯誤率三大因素所組成的總體成果,可見物流部門的揀貨錯誤率在西門子PLC德國Amberg工廠必須是低於10PPM(百萬分之10)以下。百萬分之十也就是十萬分之一,曾經身為資深物流作業主管,我深知這個標準可說是世界級的難度!一般人工作業倉庫,揀貨錯誤率在1/1000~3/1000(千分之一~千分之三),如果有電腦輔助揀貨設備(例如:揀貨標籤CAPS)可以使得揀貨錯誤率降低到萬分之二以下,但是也很難低於萬分之一。如果加上條碼掃描與自動化物流作業,才有機會接近十萬分之一的揀錯率,但是作業團隊的標準化作業訓練也必須是頂級的熟練度。因為自動化物流的許多設備,本身的機械錯誤率就已經是十萬分之一。經過2~3個揀貨與合流的物流自動化作業後,這個機械錯誤率本身就會累加,而達到潛在的自動化物流中心總體機械錯誤率在十萬分之二~十萬分之三以上!相信各位熟悉揀貨錯誤率管理的資深物流主管看到此處,已經發出一身冷汗!在機械錯誤率已經達到十萬分之二~十萬分之三以上的情況下,怎樣做才能把總體揀貨錯誤率降到十萬分之一以下?更別說工廠零部件的入廠物流本身還有其揀貨錯誤率沒計算在這裡面!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到,為何德國聯邦物流研究所會說:「物流4.0」是「工業4.0」 的骨幹!因為沒有超高精度超低揀貨錯誤率的物流作業,連廠內物流這關都過不了!不用再談什麼工業4.0的大量訂製化了,勉強去做的話,應該是客訴不斷的結果吧?
如何升級進入物流元宇宙(物流業數位孿生系統)
上期我們也曾經提到:數位孿生系統就是工業4.0製造企業的高度體現,不論是西門子PLC的Amberg工廠或是奧迪Ingolstadt 工廠,他們都是建立了完整的數位孿生系統,對於工廠的製程與全供應鏈的物流作業品質進行了深度的感知與高精度的管理!很可惜的是,目前公開資料之中,對於物流4.0如何精進做好數位化升級,以及如何實現超低揀貨錯誤率都很少見到相關的資料。可見這也是破解「工業4.0+物流4.0」核心問題的關鍵要點!
.jpg)
.jpg)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專欄 探索中國醫藥物流發展格局
- 專欄 智能化倉儲的類型、特徵和最佳實踐
- 專欄 從需要到習慣 中國涼茶的物流經歷了什麼-專訪 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物流部總監 李緒鵬
- 專欄 醫藥物流中心的特點與技術應用
- 觀點 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封面故事 大健康成為重點 供應鏈物流前景如何
- 封面故事 日本藥妝店正在侵蝕各行業
- 封面故事 從日本醫藥物流中心案例助力台灣醫藥物流智慧化建設
- NEWS 遠雄港加碼冷鏈倉庫
- NEWS YAMATO打造摩斯漢堡EC店鋪配送
- 市場點擊 工業無人車輛迎來場景下沉與市場拓張時代-專訪VisionNav Robotics 海外銷售總監 徐婠清
- NEWS 醫藥冷鏈物流高速增長 物流業積極發展
- 市場點擊 縱橫全台 花東製米引進FUSO貨車成為新競爭力
- 專欄 數位孿生(Digital Twin) 將是物流業必走的趨勢
- 焦點報導 促進共用物流和執行GDP 履行醫藥物流社會使命 —安斯泰來東日本醫藥物流中心
- NEWS 山立通運集團投資逾3百億 打造智慧倉儲物流園區
- NEWS 大和房屋建造冷藏倉庫 DPL大阪舞洲
- NEWS 馬士基在紐西蘭推出專屬的沿海連接服務
- NEWS 馬士基在新澤西州新建冷鏈倉儲
- NEWS 法商Andros在越南前江省設立冷藏設施
- 封面故事 醫藥流通企業在智慧物流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 NEWS 郵政物流中心預計今年第四季營運
- NEWS 沙烏地與杜拜合作在吉達設立物流園區
- 國際物流 東盟市場
- 國際物流 日商參與中國巨大EC商戰 未來須考量的問題
- 封面故事 醫藥流通的3PL有哪些新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