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Uber Eats外送員的勞動者認定可以嗎
文章來源:編譯/編輯部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與日本各大網站
2022年11月25日,日本東京勞動關係委員會發布命令,外送服務平台“UberEats”的外送員,有權組建工會並能夠尋求集體談判權力。這是日本官方第一次承認外送員,作為通過在線服務,從事一次性工作“零工”的權利案例。
這個命令會改變什麼
Uber Eats 不需要雇傭人力資源,因為外送員是個人。除了任何人都可以輕鬆註冊之外,還減輕了企業的就業負擔,因此可以說這是一種結合了兩者優點的商業模式。雖然也有其他商業的送貨上門服務,但 Uber Eats 的商業模式,是可以在網路下單給餐飲業者訂購餐飲。下單後,餐廳可以將送貨工作透過擁有許多外送員的Uber Eats平台,外包給外送員。由於外送員將是獨資個體戶,因此也能同時兼顧其他工作。Uber Eats Union聯盟要求Uber Eats運營公司,就配送過程中發生事故時的賠償,以及賠償決定的透明化進行集體談判。由於UberEats公司拒絕接受,它向東京勞動關係委員會提交了救濟申請。UberEats公司辯稱,由於外送員是個體經營者,不屬於《工會法》保護的“工人”。通過閱讀東京勞動關係委員會發布的資料,可以將勞資之間的爭論點整理如下:
首先,送貨人是否是屬於工會法規定的工人。
作為一方的 Uber Eats 聯盟尋求被視為“工會法下的工人”。
《工會法》是一部規定勞動者與雇主之間關係的法律,以便他們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組織工會和談判。日本憲法第28條將“組織權”、“集體談判權”、“集體行動權”的基本勞動權利(三種勞動權利)承認為勞動者的權利。
組織權: 為解決勞動的問題及維持安定,可以加入組織勞動者共同的團體,來與資方對等立場的談判。 集體談判權: 工人組織有權通過其代表與雇主,就工作條件和勞資關係協議進行談判。 集體行動權: 集體放棄勞動和抗議的權利,可以通過抗議行使罷工等行動,雇主不能向工會或工會成員要求賠償。 |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 第一份國家級物流規劃 引領中國物流走向新時代
- 專欄 Seven & i Holdings VS Aeon 商業模式有驚人差異
- 專欄 汽車零部件激戰四起 笑傲江湖 憑什麼?
- 封面故事 推動跨業共同配送 走向物流永續大道
- 封面故事 中國快遞的“輝煌十年”
- 封面故事 智慧園區數位化和視覺化管理-專訪 瀚溥物流地產聯合創始人 許漢斌
- 封面故事 跨境電商引領跨境物流高度發展
- 國際物流 德國物流與電商
- NEWS 大馬東海岸資源與福建海貿通公司合作 推動國際供應鏈 智慧園區專案
- NEWS 橫濱冷凍在越南 設立當地法人 新建冷藏庫
- NEWS Lineage物流擴展Fresh服務到歐洲
- 市場點擊 智慧物流助力機場物流 效率再升級
- 市場點擊 綠色供應鏈為物流創新機
- 專欄 冷鏈IOT系統的導入規劃
- 專欄 實現雙重價值 成就互聯網醫院的當下與未來-專訪 慧醫天下CEO 陳華
- 封面故事 中國物流地產逆勢騰飛
- NEWS 電商momo與蓋亞汽車合作 導入電動三輪車實現綠色物流計畫
- 封面故事 物流不動產“強運營”以服務助力產業升級-專訪 普洛斯資產運營服務ASP 總裁 羅澍
- 國際物流 中東零售市場和商業解決方案 Jacky's Group 案例
- 專欄 邁向全社會供應鏈最佳化的 物理互聯網(PI: Physical Internet)
- 封面故事 為什麼亞馬遜要推出新的送貨計劃
- NEWS momo南區物流中心年底營運
- NEWS 未來物流地產將有三大趨勢
- NEWS 阪急阪神E×P推出循環式冷鏈服務
- 焦點報導 構建物流東西兩基地體系 為實現GTP 不斷追求自動化 —芳凱爾FANCL 關西物流中心
- NEWS 美國新澤西州RLS物流擴建冷庫
- NEWS 馬士基投資沙國吉達伊斯蘭港物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