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1期-2024年10月] 敏捷的時尚品供應鏈 / 快時尚失速 服飾品牌更新創業前路

[封面故事] 快時尚失速 服飾品牌更新創業前路

 

快時尚 服飾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品牌服飾行業競爭激烈,其排名和市場占比隨著時間變化而波動,快時尚亦然。在市場風雲變幻中,我們更希望從那些優秀品牌裡獲取成功經驗,探尋其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佼佼者的因素是什麼?


生產與消費齊飛的中國服飾

        統計,中國目前擁有約17萬家服裝企業,服裝總產量超過700億件,全行業從業人數約2,000萬人。2023年,中國國內市場服裝銷售總額為4.5兆元人民幣,出口約人民幣11,405.24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服裝生產國、出口國和空間巨大的消費市場。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6月,中國服裝行業生產平穩回升,其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6%,降幅同比收窄7.6%;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99.36億件,同比增長4.42%,增速比2023年同期提升12.26%。從細分來看,其中針織服裝產量為68.57億件,同比增長7.86%,占服裝總產量的69.01%,比重較2023年同期提高4.61%。

        同時,企業產銷及效益修復帶動服裝行業投資信心有所增強,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涉及品牌、通路、技術、物流等多個領域。數據顯示,2024年1~6月,中國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4.0%,增速比2023年同期提升19.3%,高於製造業的4.5%。

以國際快時尚為基準
創造中國時尚

​​​​​​​        在全球化、民主化、年輕化和網路化的背景下,快時尚服裝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崛起。快時尚以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緊跟時尚潮流、價格適中等特點,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

​​​​​​​        過去十年,ZARA、優衣庫以及H&M迅速席捲中國市場,成為膾炙人口的三大知名快時尚服飾品牌,以潮流、平價搶佔中國消費者心智。與此同時,中國國內亦誕生了如森馬、美特斯邦威、URBAN REVIVO(全文簡稱:UR)、MJSTYLE、拉夏貝爾等一眾熱銷品牌。這些中國品牌,無疑不乘著上述國際快時尚品牌打造的“快時尚”消費習慣之風,進入中國快時尚發展的黃金時期。

​​​​​​​        實際上,不少中國品牌都有想要成為“中國ZARA/優衣庫”的野心。美特斯邦威創始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產品既要有優衣庫般的性價比,又要在商品風格上超越優衣庫;UR自出生便坐擁“中國版ZARA”稱號,其子品牌BENLAI則定位“新一代的基本款”,無疑不使人聯想到主打性能休閒服的優衣庫;創立於2021年的新品牌COCOFIT亦宣稱要做中國運動版的優衣庫;森馬服飾亦曾公開表態要打造“中國版ZARA”,其品牌又在2023年調整青年定位為中國大眾家庭,似乎帶著學習優衣庫的影子……

​​​​​​​        儘管ZARA在中國快時尚領域逐漸衰退,優衣庫在中國的增長也在逐漸放緩(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其大中華區營收5,224.69億日元,低於往年水準,同店銷售額萎縮),但“中國ZARA/優衣庫”品牌至今在市場仍未出現。快時尚品牌之間的內卷戰爭似乎很難再引起中國消費者的興趣與購買欲,年輕群體在社交媒體的影響下對時尚有了更多元化、更豐富的理解。誠然,在定位潮流路線的一眾快時尚品牌中,仍不乏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企業。

以本土快時尚品牌為例

​​​​​​​        2006年成立於廣州的本土品牌UR,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風頭仍盛。據彭博社等媒體報導,UR正考慮赴港上市,並計畫籌集至少1億美元的資金。然而,這些討論仍處於初步階段,該公司也可能決定不上市。此外,也有消息稱UR的上市計畫可能與早期投資人的回報需求密切相關,因為UR此前已獲多輪融資,PE投資到了回報期。

​​​​​​​        業績高長的UR,曾收穫一眾明星創投青睞,包括景林投資、黑蟻資本、紅杉中國、海瀾之家、比音勒芬等。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UR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資金,2018年,紅杉中國參與B輪融資;2022年,數名股東集體退出UR的母公司,轉變為廣州獅子座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獅子座)持有100%的股份。2024年6月,獅子座更名為廣州時尚動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也即“全球時尚零售集團FMG”(下文簡稱:FMG集團)。正是此次股東變更,才引發市場對UR計畫IPO上市的熱議。

​​​​​​​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