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76期-2015年8月] 重塑‧優化時尚品供應鏈 / 轉變思路,勝出供應鏈競爭 —傳統時尚服裝關店潮引發...

[特輯] 轉變思路,勝出供應鏈競爭 —傳統時尚服裝關店潮引發的思考

 

服飾

 

文章來源: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在傳統時尚服裝品牌哀鴻一片的同時,H&M、ZARA、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卻在高歌猛進。傳統時尚服裝品牌為什麼在與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的競爭中履履敗陣?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距與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時尚服裝品牌冰火兩重天業績下滑,關店止損,甚至徹底停工,近兩年,班尼路、美邦、佐丹奴等傳統時尚服裝品牌似乎被逼到了市場邊緣。2014年,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發布年報稱,2013財年班尼路銷售額27.54億港元,同比下降9.3%。美特斯邦威財報顯示:2013年度營業收入78.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營業利潤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2%。而據相關報道指出,2013年,班尼路共在內地市場關閉388家門店,美特斯邦威關閉200多家,森馬關閉700多家,佐丹奴關閉54家。2014年5月,創立18年的柏仙多格停工並遣散工人,約400家柏仙多格專賣店先後歇業。

在傳統時尚服裝品牌哀鴻一片的同時,H&M、ZARA、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卻在高歌猛進。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在中國新開了近1000家門店,其中優衣庫新開82家,門店總數達到257家;H&M新開62家,門店總數達到176家;GAP、ZARA、無印良品、C&A、U&R等也均有數十家新店開張。

 

傳統品牌遇“中年”危機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已經風光近20年的傳統時尚服裝品牌正在遭遇“中年危機”。究其原因,一在外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需求持續低迷;電商和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的夾擊。二在自身:品牌老化,產品設計不能緊隨時尚潮流;企業自身在成本、庫存控制等方面處理不善。“總體來說,設計、採購、生產、(銷售)通路、庫存上都有問題,整個供應鏈上都出了問題。”業內人士警告,傳統時尚服裝品牌亟需總結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的發展經驗,努力轉型。“如果這些品牌還是在‘吃老本’,或者找不準變革方向,說不定5至10年就從市場上消失了。”

 

各種轉型治標不治本

試水電商、開O2O體驗店、推私人訂製概念、玩粉絲經濟甚至在有機農場開店賣服裝,從前年開始,很多傳統時尚服裝品牌嘗試了不少五花八門的轉型方案,來應對越來越困難的局面。如美特斯邦威開了數家O2O體驗店為消費者提供咖啡、WIFI、平板電腦等服務,吸引線下用戶下載、使用手機APP;森馬服飾也表示要推動現有森馬及巴拉巴拉品牌O2O模式發展,實現經營體系線上線下融合;搜於特公司稱正在加速轉型,積極布局電商業務;以精準的設計,每個季度能設計5000多個新款;部分女裝品牌開始精簡供應鏈上下遊,只賣設計;艾格品牌將精力轉向化妝品業務……。

但轉型之路並不順暢,截至2014年8月,大部分傳統時尚服裝品牌仍舊生存艱難,銷售下滑、高庫存、關店潮等問題並沒有出現大的改觀。

為何轉型難見起色?業內人士表示,傳統時尚服裝品牌在整個供應鏈各環節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只在某個環節上做出改變,是治標不治本的。向電商和O2O等方向轉型,只是在銷售模式和通路上有所改變,或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卻不足以徹底扭轉如今的危局。並且,電商、O2O等模式也是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的強項,不足以扭轉與之競爭的劣勢。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