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8期-2017年8月] 革故鼎新 醫藥物流披荊上路 / 醫藥倉儲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專欄] 醫藥倉儲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醫藥 自動化

 

文章來源:海麗梅

 

 

今年6月,有幸參觀了在中國醫藥行業備受矚目的國藥二期物流中心,該物流中心採用了中國首套貨到人揀選系統,這對傳統的醫藥物流行業來講,絕對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醫藥物流自動化,又將有一個嶄新的發展。

不同於普通物流,醫藥物流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更大,醫藥物流市場也被稱為“政策市場”。疫苗 “一票制”【註:一票制,指的是由疫苗生產企業直接賣給各地疫苗集採中心只能開一次發票 】、藥品“兩票制”【註:“兩票制”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的全面推廣,在減少醫藥流通環節的同時,也將分散於各級經銷商的倉儲集中起來,形成前端銷售直接與終端庫存掛鉤,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物流方在倉儲物流的壓力增加。相對密集的作業量考驗了人工作業準確率,而人力成本的攀升成為了企業的心病之一。在其他行業,倉儲自動化幾乎已成為了物流中心的標準配備,而相對保守的醫藥物流,則依舊徘徊在自動化的門口,遲遲等待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中國醫藥流通市場持續增長

脫離市場談需求是不科學的。據統計,中國醫藥流通市場規模在2006年到2015年分別從3,360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上漲到16,61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9.43%,其中至2012年增速放緩,2015年增速為10.66%。資料表明中國醫藥流通市場將處於增速平穩的過程,並在未來擁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中國醫藥市場的集中度在不斷增高,從資料來看,中國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提高至2015年的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提高至46%;共形成3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以及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前3位醫藥批發企業主營收入,占醫藥總體市場規模的占比,由2010年的26.7%上升至2015年的33.5%,增幅明顯;而前20位的占比由53%上升至56%,相對而言,地域性流通企業的集中度提升稍慢。

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使得物流整合需求上漲,加上“降本增效”的需求,倉儲自動化成為醫藥倉儲物流的必然選擇。據可查詢資料,至2015年,中國醫藥市場的三大核心主體為大型醫療機構,終端藥店市場和以基層醫療為主的廣闊市場,分別占比為63%,17%和20%。以下,本文將從為以上三大主體存在的院內物流需求出發,為讀者分析中國醫藥院內物流的發展趨勢。

 

 

龐大業務量撬動大型自動化需求

得益於服務大型醫療機構,此類大型醫藥物流企業的業務量較為龐大,相對而言資金實力比較雄厚,尤其是企業內物流。但是,此類企業的物流中心作業時需要滿足訂單大、雜、分散(SKU數量巨大)的情況,同時需要多倉管理和針對管制藥物的專倉管制存儲。典型的案例就是最近成為熱點的國藥物流二期項目。作為中國最大的醫藥物流企業,國藥物流2016年所配送的貨值近600億元人民幣,該企業在上海、北京、廣州、西安等地都建設有現代化樞紐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體系,尤其是在上海地區的國藥二期,專案中採用了中國首套貨到人揀選系統,具體內容在本刊後續內容有詳細呈現。值得一提的是,該物流中心靠近上海城市中心,國藥物流總經理顧一民就此表示,靠近市場不僅能夠體現配送的便捷性,還能夠兼顧與其他物流中心的協同,國藥物流希望將此物流中心作為區域業務的支撐,並在未來倉儲郊區化的情況下掌握配送時效等方面的優勢。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