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71期-2014年10月] 電子商務改變世界! / 大數據下的電商發展新戰略

[特輯] 大數據下的電商發展新戰略

 

大數據 電商 電子商務

 

文章來源: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根據IDC提供的數據,截至到2012年6月,中國有近3.9億的行動用戶、5.3億的網路用戶。在一個比較典型的智能城市中,每個季度就可能產生出200PB的視頻數據。

  

  對電商而言,如何從海量的數據中抽絲剝繭並將其轉化為商機,是考驗其運營數據能力的重要一點。大數據已經在改變著電商運行的軌跡,從以往單純上線銷售,到現在的關聯推薦、個性服務,這些都是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行銷嘗試。為了揣摩市場、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電商將獨自成立大數據研發平台,或與大數據企業進行合作。

大數據對電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成本節約,這對於受困於運營成本上漲的電商企業而言,真是一大利多。京東商城曾表示,公司正在研發的一項大數據應用,將使電商物流從過去的多次移動,簡化到兩次移動(工廠—配送中心—用戶),甚至一次移動(工廠—用戶),將物流成本控制在銷售額的6%左右,達到日本的水準。從這個角度來看,透過大數據的應用,將許多重複的工作合併,將庫存降到最低,將配送成本更有利的節約,顯然能降低電商的物流成本。

 

以大數據降低電商運營成本,還需要更多市場數據予以支撐,但“節流"只是企業經營中下之策,上策始終是打開市場、增加銷量、提高盈利水準。京東商城在描述大數據,對自身物流成本降低的作用之後,緊接著這樣表述:節約的部分成本可以讓利給顧客,產生的價值將難以估量。因此,通過大數據節約成本的目的,依舊要回歸到顧客、回歸到市場。

 

背靠大數據的精準行銷

目前,電商對大數據的應用主要在分析消費者需求。傳統商業環境下,企業要想獲取大眾的消費行為與模式是很難想像的,然而在電商環境下,這就成為可能。通常線民在電商平台上的點擊,都會留下一串軌跡,並以數據的形式回饋給電商企業。

除此之外,社交平台產生的數據也開始進入電商企業的視線,藉此全面深入消費者生活方方面面。就在今年7月,新浪微博放開支付系統,這是阿里巴巴入股後,新浪微博電商化轉型的第一步。從阿里巴巴的角度看,新浪微博在2013年底有2.81億微博用戶,其中有1.29億活躍用戶,日均活躍用戶量達到6140萬,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使用者流量數據。社交使用者圈中的資訊分享,對於個體使用者有著強烈的需求引導能力,電商自有站內數據和社交關係數據的融合可以將大量零散、割裂的數據有機關聯起來,萃取出用戶的興趣點、其在社交圖譜中的影響範圍、發生購買行為的時間方向,和價值敏感區間等,一系列可預測消費行為的潛在價值數據。

目前唯品會已經開始了大數據精準行銷的嘗試,並取得了成功。在去年“7‧19"大促銷中,唯品會在推廣活動中圍繞百度、貼吧等核心應用進行展開,當天不僅為唯品會帶去了12億的流量,還將整個貼吧的流量提升了4倍,對於唯品會來講,它自身網站的流量也產生了爆炸式增長,但流量成本卻低於一塊錢。

以往企業佔領市場,主要靠企業家的市場敏感度,而如今大數據的出現,使得這種市場佔領,具備了更多理性因素。以唯品會7‧19促銷推廣活動為例,企業基於數據分析可以做出針對性行銷,而避免大範圍、鋪天蓋地的廣而告之。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