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回歸本源 中國物流園區發展怎麼走
文章來源: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據不完全統計,到2014年止,中國大陸正在規劃編制、奠基開工或處於興建當中的物流園區主要分佈於廣州、天津、大連、蘭州、寧夏、江蘇、鄭州等三十多個省市,預計總投資規模至少為700億元人民幣,占地680萬畝以上。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是物流園區回歸本源的一年,回望初心,物流園區未來的道路要怎麼走?
物流園區現狀
“電商公司需要的不僅僅是倉庫,而是一體化的物流供應鏈綜合服務,目前菜鳥網路體系還提供不了這樣的服務,包括京濱工業園的菜鳥網路園區,最基本的快遞等配套服務都還沒有完善起來。”這是中國物流行業協會研究員賈斌對於菜鳥網路物流園區建設的一點看法,這條評論不僅適合菜鳥,也適合國內其它物流園區:地拿到了,房子建起來了,水電等基礎設施安裝成功,商家入駐之後卻發現,自己們能得到的只有土地、廠房建築與基礎設施。
根據2012年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第三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披露,物流園區有擠在一起以及區域定位不明確的現象。報告表示,“特別是部分中小城市物流園區數量過多,規劃建設面積與區域經濟發展要求脫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建設、缺乏全域性統籌考慮的問題”。目前尚缺乏權威性全國性的資料,只能從地方一窺全貌:10月湖北省曾發佈資料,截止2014年5月底,湖北省共有物流園區218個,比2012年增長54.6%,但是處於規劃、在建的超過六成,處於運營狀態的不足一半。另外,在園區定位上,“大而全”的綜合型將近七成,商貿、貨運以及生產型
不足三成,使得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缺乏地域特色。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更多精采文章
- 特輯 熱火朝天,還需細火慢熬-物流地產的現在與未來
- 專欄 物流地產的開發需要回歸理性時代-專訪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王沁
- 國際物流 日本新世代物流據點,雅瑪多羽田時空玄關
- 專欄 物流地產進入倉庫3.0時代
- 特輯 港口物流與城市物流的整合供應鏈服務─台北港立和國際物流中心
- 觀點 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特輯 兩岸物流地產的營運模式
- 特輯 “退倉” 物流地產熱下的暗湧
- 特輯 從酒店業學習物流園區地產投資之道
- 特輯 顧客為導向、運作彈性的供應鏈策略-雅詩蘭黛集團瑞芳物流中心
- 專欄 從供應鏈個體戶時代到供應鏈連鎖經營
- 專欄 邁向智慧型運籌中心的變革之路Ⅰ-資訊系統
- 焦點報導 超級倉庫整合供應鏈效益-永聯物流開發 瑞芳物流共和國
- 特別企劃 從貨主對供應鏈的需求,來看物流自動化
- 特別企劃 以自動化來解決冷鏈物流中心的效率問題-Norbert Dentressangle公司Zellik物流中心
- 國際物流 尋找電子商務的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