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93期-2018年6月] 新零售為冷鏈注入新格局 / 於細節下"真功夫" 助力冷鏈...

[封面故事] 於細節下"真功夫" 助力冷鏈行業發展

 

冷鏈物流

 

文章來源:余孟行

 

中國冷鏈服務市場的混亂,不僅讓用戶蒙受損失,也讓企業自身發展受到了限制。對於企業而言,於大處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非一日之功,倒不如從細節處來提升服務品質。

   2012年,筆者在成都任職,當時成都的城市冷鏈配送環境還不是很成熟,處處可以見到用電動自行車配送冷飲,或麵包車蓋上棉被送牛奶的場景;沿海發往成都的冷鏈專車也不多,為了使長途幹線運輸的成本降低,大部分都是零擔拼車(一輛車上的貨物有多個貨主,每批貨要在沿途不同的城市下貨)。由於上海到成都的公路長達2300公里以上,成都往往已經是最後一站,用戶方發現冷鏈車輛到貨的溫度是正確的,但是用來裝貨的方形紙箱到貨後,外箱卻成了“窩窩頭凹陷”形狀,顯然是由於司機在中途曾關閉制冷設備而導致。當地主管便要求供應商及車隊,出具商品全程沒有失溫的溫控紀錄,否則就必須拒收,此舉雖能保證貨品的溫控和品質安全,但卻讓門店背負缺貨的風險。

     後據相關人士解釋,以往大型車輛從沿海開往內地時,均需要翻越秦嶺,若沒有集中車輛所有動力爬坡,就需要耗費更多時間才能通過。之後,上海頂實通過庫存管控技術,結合從沿海發專車,導入全程電子即時溫度監控等各項管控方式才改變了這個困境。

冷鏈物流的現況

     筆者引用上文的例子,正說明了現今中國冷鏈服務市場狀態,還存在許多不平衡之處,例如沿海與內地城市不平衡,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不平衡,服務品質與提供服務的價格不平衡等等,筆者認為可以用圖1的常態分佈曲線來說明。

     存在冷鏈需求的行業在市場中非常多,從最高端的醫藥行業到最廣泛的食品零售行業,無一不需要使用到冷鏈物流服務,其背後衍生的供應鏈上下游對冷鏈品質的要求,對整個行業既是一件好事,也是挑戰。在此以溫度紀錄工具為例,分享行業內現在普遍被使用的幾種具代表性溫控工具(表1)。

     另外,提供高端冷鏈物流服務的價格都相當高,服務類型也相對冷門。而低端冷鏈物流服務的價格卻並不見得低廉,不僅如此,其很多服務環節和程式不符合食品安全,甚至無法規可依循和管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重大客訴。長期以往,冷鏈市場中服務品質平庸的冷鏈物流服務商越來越多,市場的服務及價格混亂。有冷鏈需求的客戶都普遍認為花錢享受到的冷鏈物流服務性價比偏低,甚至根本無法找到評價一家冷鏈物流服務商的衡量指標或市場評價。

     這就是時常在業界聽到的一個道理:所有人都想花三星級的錢住五星級的酒店,但是卻鮮少有人真正知道如果一家酒店門上沒有星級牌,到底要用什麼標準去評定星級,才會有物超所值的體驗?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