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2期-2024年12月] 跨境電商與出海的製造業 / 汽車、光伏、跨境電商等 如何影響物流裝備的外銷

[封面故事] 汽車、光伏、跨境電商等 如何影響物流裝備的外銷

 

汽車 太陽能 跨境電商 智慧物流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兩岸對外出口的結構也在發生改變,這又將如何影響兩岸物流裝備行業在海外佈局與發展?


兩岸製造已經全球化

        2024年8 月11日,巴黎奧運會正式落幕,這場體育盛會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也再度讓“ 中國製造”名揚四海。相關報導顯示,2024年巴黎奧運的吉祥物“弗裡吉(Phryge)”產品,其中80%由中國製造。

        這也讓人想起了此前關於美國大選的軼事—當時希拉蕊與川普的競爭還處於白熱化,遠在中國的線民卻已經言之鑿鑿地給出了“川普將贏得大選”的定論,結果與其預測的如出一轍。當問起原因,線民直言僅以在義烏每天發往美國的支持川普的小旗子產品訂單源源不斷,而希拉蕊鮮有訂單為理由,就能判斷出兩人的競選結果。於是,義烏和美國大選兩個毫無聯繫的詞彙,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形成了連結,而這種連結背後其實是“中國製造全球化”的趨勢。

        自改革開放之後,以紡織品、家電等核心的中國商品開始帶領中國製造走向全世界,而隨著產業的變遷,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 太陽能)等產品成為出口“新三樣”,合計出口1.06兆元人民幣,也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成就的背後,是中國企業外銷的奮鬥史。

新能源汽車走向全世界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在背靠中國國內大市場的基礎之下,中國汽車企業也將“ 電動化、智慧化”的浪潮向全世界推廣。其中,除了像上汽、長城、吉利、奇瑞等“老牌”出口企業,比亞迪、蔚來、領跑、哪吒等“ 新人”在國際市場也紛紛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為了應對龐大且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尤其是為了提高交付能力,中國企業採取了多步走的戰略。第一,在中國國內提升產能建設,以滿足國內外市場訂單需求;第二,與國際企業合作,在合適的國家與地區設立工廠;第三,直接採購自有滾裝船,補足國際物流能力,從而讓交付更加順暢。據相關數據統計,2023年全年中國出口177. 3萬輛電動載人汽車,同比增加67.1%。

機遇的背後也是挑戰

        不過機遇與挑戰總會一起出現。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024年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徵38.1%的額外關稅。其中,歐盟委員會計畫對比亞迪加徵17.4%的關稅,對吉利汽車加徵20%的關稅,並對上汽集團加徵38.1%的關稅。其他“配合調查的公司”將被加徵21%的關稅,“ 不配合調查的公司”將面臨38.1%的關稅。此外,中國生產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於單獨計算的關稅稅率。

海外建廠或成主流
物流裝備行業迎機遇

        靴子落地,這次加徵關稅無疑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外銷會產生重大影響,不過也會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擴張海外產能的步伐。例如針對歐盟新增關稅問題,吉利控股集團CEO、吉利控股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表示,吉利控股也早已經進行全球化佈局,下一步將針對歐洲區域,吉利控股將會進行多樣的市場、產能佈局安排,如利用富豪、LEVC、路特斯的工廠或與其他全球合作夥伴合作靈活完成產能規劃和部署。

        此外,吉利與寶騰的合作成為吉利外銷的範本,吉利也將會通過產品、技術、供應鏈、人才等進行輸出,繼續啟動墨西哥、中亞五國等潛力市場,快速拓展越南、澳新、印尼等新興市場,通過多重方式推進國際業務發展。本刊也曾於2023年9月參訪了寶騰汽車馬來西亞霹靂州汽車製造廠。

        當然海外建廠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才能形成真正的規模化產能,因此汽車外銷也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共同外銷。例如汽車玻璃行業,作為行業龍頭,2011~2016年福耀玻璃直接在海外加速產能佈局,並從2016年開始進入收穫期。據悉,福耀玻璃已經在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建立工廠專案,目標客戶覆蓋了大眾以及歐洲其他汽車廠和美國汽車企業。2022年,福耀玻璃再度斥鉅資6.5億美元在美國加碼產能。而從營收來看,2023年福耀玻璃海外市場收入占比達到44.6%,淨利潤占比達到40.5%。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