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 洋華堂關閉33 家門市揭露“殘酷真相” 人和城市都變了但一切都沒有改變
文章來源:編譯/編輯部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各大網站
伊藤洋華堂門市
數量減少至93家
日本GMS (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眾合型大型超市)的主要公司伊藤洋華堂 (Ito-Yokado,以下簡稱:洋華堂) 再次成為頭條新聞。洋華堂,今年2月,宣布關閉包括東北地區在內的17家商店。此外,母公司Seven & i Holdings也透過剝離超市業務,基本上放棄了該公司,該公司現在被要求自行重建。
然而,將於明年2月底關閉的33家洋華堂店的具體情況卻被曝光,引發了熱議。據報道,關東地區的店鋪也將關閉,包括茨城縣的龍崎店、埼玉縣的西川口店、千葉縣的姉崎店。此次削減後,伊藤洋華堂門市數量將減少至93家。
在即將關閉的店鋪中,最受關注的是將於9月關閉的津田沼店。從決定關門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聽到了諸如“悲傷”和“捨不得”之類的評論。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帖子很有趣,該帖子說道,無法想像伊藤洋華堂津田沼店上會貼出“停業”兩個字。在過去的20 年裡,以前大家是『去這個城市休閒購物』到『居住在這個城市』,這是生活環境變化最大的城市。這似乎是一篇隨意的帖子,但對於商業來說,伊藤洋華堂正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普遍性的商業模式問題。
伊藤洋華堂津田沼店
無奈撤離的原因是什麼?
當然,這是伊藤洋華堂整體表現不佳的原因,但也有津田沼市特有的原因。津田沼店最初於 1977 年開幕。今年是第46年。當時津田沼有「西武津田沼購物中心」、「丸井」、「Morisia津田沼」、「長崎屋」等許多大型商業設施。這場激烈的商戰也被稱為“津田沼戰爭”,當時實力雄厚的洋華堂也參戰了。洋華堂擁有當時最大的銷售面積,地下室裡有一個名為「津田沼家庭世界」的購物中心,出售各種食品。由於這項策略,津田沼店成為洋華堂銷量額最高的店之一。
然而,強大的敵人卻出現在這裡。 LaLaport TOKYO-BAY是在津田沼店開業四年後誕生的。距離津田沼店僅約4公里,車程不到10分鐘。它誕生於津田沼旁的船橋海濱地區。這是「LALAPORT」連鎖店的第一家店,現已擴展到全國各地,並且仍然是日本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目前場地面積約171,000平方米,相當於3.6個東京巨蛋的大小。然而,LALAPORT TOKYO-BAY剛開幕時,日本還沒有成熟的購物中心,而且由於LALAPORT本身也是第一次開店,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最重要的是,附近的津田沼正處於商戰之中。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領域,人們相信新出現的商場不可能會成功。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 以可持續數位化驅動企業供應鏈邁向未來-專訪 浙江利中汽車底盤件有限公司副總裁 花金榮
- 專欄 成就淨水機一流品牌 圍繞ESG 走“淨”世界-專訪 開能健康科技集團總裁 瞿亞明
- 專欄 工業5.0實現智慧物流的戰略路線圖
- 焦點報導 以鄰近梅田商業區的新據點來開拓百貨物流的未來 —阪急阪神百貨店淀川物流中心
- 封面故事 汽車、光伏、跨境電商等 如何影響物流裝備的外銷
- 封面故事 B2B 電商倉儲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
- NEWS 馬士基在菲律賓 設立最大的配送中心
- 市場點擊 從煙草物流自動化發展 看物流裝備未來發展機遇
- 專欄 實體互聯網能否解決物流危機 「2024 問題」解決司機短缺的驚人機制
- 專欄 年產能數十萬噸的玻璃纖維 智能物流如何支撐?-專訪 山東玻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NEWS NX 台灣在台灣中部地區開設新的 ILC 倉庫
- NEWS 豐田織機收購Siemens Logistics公司
- 市場點擊 從2024東京國際物流展 看日本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 AI 時代 資訊流會比物流更重要
- 封面故事 先進製造業獨角獸 走出特色道路
- NEWS 旅遊業供應鏈的環保冷鏈物流
- 專欄 供應鏈物流如何陪伴流通行業穿越週期 從零售、電商到物流,觀察行業變化
- 封面故事 供應鏈數位化 生產創新和商業變革
- 封面故事 殺到海外 物流如何實現增長神話
- NEWS 統一參與 PChome私募案 將持股30%並取得兩席董事席次
- 封面故事 3C 產品的流通 物流如何支撐
- 國際物流 菲律賓電商發展趨勢
- NEWS 日本三井物產 將收購夏暉HAVI日本及台灣的物流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