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2期-2024年12月] 跨境電商與出海的製造業 / 3C 產品的流通 物流如何支撐

[封面故事] 3C 產品的流通 物流如何支撐

 

流通 3C 智慧物流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在全球,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3C產品在市場流通,透過這些產品流通的軌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複雜、高效的物流體系。


建設生態體系背後
數以億台小米終端的出貨量


       
知從何時起,“小米”似乎已經在我們的身邊紮了根,手機、電腦、平板,再到電視、空調、掃地機器人、空氣淨化器等,幾乎每個品類都有“小米”的身影。從小米官網公佈的資訊來看,作為全球領先的智慧手機品牌之一,小米智慧手機出貨量穩居全球前三。截至2023年6月,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6.06億。同時,小米已經建立起全球領先的消費級AIoT(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平台,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平板)數達到6.55億。

        除了消費級產品,小米更是成了第一個以手機起家,推出整車產品的品牌。2023年末,小米汽車產品SU7的發佈後,一直是中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頂流之一,可見小米打磨產品的功力。

        當然,小米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2016年在中國乃至全球手機市場仍處於充分競爭的發展階段時,小米手機出貨量卻罕見地出現了下跌,這也是小米當年最艱難的時刻。對於當時產品的失利,業內大多總結為小米對於供應鏈運營的失誤而非產品力。好在2017年小米打破質疑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小米也成了第一個在銷量下滑之後還能成功逆轉的手機廠商。自此之後,小米不僅在手機業務方面一路生花,在以MIUI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建設也是熱火朝天。

小米成功的因素

        通過優勢產品打造品牌效應,然後逐步拓展打造生態系統,這在很多行業內是十分常見的做法,但並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夠實現打造如此龐大且多元的生態體系。對此,業內外對於小米的成功因素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創新的設計理念和產品策略;
        第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第三,注重用戶體驗和回饋;
        第四,技術研發和投入;
        第五,市場定位和行銷策略。

供應鏈物流管理
是3C必修功課

        其中,作為核心之一的供應鏈管理是小米成功的關鍵。而且,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小米也逐步從OEM為主的輕資產模式轉變為了重資產模式,包括建設了以手機工廠、汽車工廠等為核心智慧製造體系。其實在這背後,也是3C產品消費模式變革帶來的影響。

PC端走向細分化

        這種變化最早在PC時代就已經產生了。以戴爾為例,戴爾早期通過直銷,以按訂單要求配置電腦進行生產,以JIT庫存模式給供應鏈管理帶來了一場革命。但由於供應鏈模式為主的輕資產模式轉變為了重資產模式,包括建設了以手機工廠、汽車工廠等為核心智慧製造體系。其實在這背後,也是3C產品消費模式變革帶來的影響。的單一性,隨著客戶消費傾向改變,新型市場需求增加,戴爾的直銷模式受到了很大衝擊。

        顯然,傳統單一供應鏈模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戴爾經過研究發現商務消費者與普通消費者在服務水準、購買選擇、價格和送貨速度上有非常大差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戴爾對企業的供應鏈進行細分。重新改造和細分後的供應鏈組合,使戴爾能夠以不同的製造成本、配送速度和服務水準滿足不同的客戶群。對供應鏈的細分給戴爾公司帶來了巨大利益,僅2008年到2010年為公司節約成本15億美元。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