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台灣,積極動起來吧!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九月初,本刊在台灣舉辦了兩岸冷鏈物流高峰論壇,帶動了兩岸冷鏈產業的積極合作意向,從天津與廈門來的各大冷鏈流通及物流企業,與台灣的農水產、加工食品及物流業對洽,簽訂合作協議,由台灣冷鏈物流企業協助大陸冷鏈企業做技術與管理改善;大陸企業則協助台灣農水產食品業建立大陸流通通路,雙方互補,互利雙贏。同時台灣的各地政府與物流地產企業,也開始在台灣各地積極開發物流園區,如新北市政府與永聯開發在暖暖開發高達35 萬㎡的物流園區與立興投資在台中港區開發LNG 冷鏈物流園區;桃園縣政府提出以桃園機場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打造數百公頃更大規模的物流園區;高雄港提出將貨櫃碼頭向外延伸,成立大型物流園區;為的都是將台灣轉型成為全球運籌中心。去年,全聯超市投資了現代化物流中心,並於今年啟用;台灣最大家電物流業者,東源物流董事會,邀請蘇隆德先生( 原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理事長) 返回重任總經理,積極佈局新的大規模發展;東京著衣、米格Lativ 等電商開始發展物流;7-11、OK、全家等便利店的物流更是擴大增加鮮食物流中心的投資;大陸流通、物流企業也虎視眈眈準備進軍台灣市場,檯面下的交流與布局更益頻繁;對台灣流通而言是加劇競爭,但對物流業來說,則是增加了更大的商機。十月,本刊與昆山市政府舉辦了一場以汽車、自行車及IT 產業為主的“國際供應鏈論壇”,邀請日本豐田、日本松下、美國新蛋、美國SCC、美國St.Onge、印度Infosys、德國博世、涌金倉儲、聯想、台灣中衛發展中心專家來談,製造業供應鏈相關問題,參加者都是大型製造業與國際物流業者,昆山政府已開始著力於協助產業的轉型升級了,大陸各產業不斷的強化經營管理,未來,世界產業將會進入到“管理學中國”時代了。
十一月, 本刊應邀參加香港政府舉辦的“亞洲物流與航運會議”談香港的優勢,談產業供應鏈,香港政府也在積極宣傳與招商引資,以期帶動香港成為亞洲運籌中心,會議共有20 多國約1200 人參加,國際化程度令人讚嘆,香港會成為國際的運籌中心也是必然的。
大中華區的政府都在積極尋求發展產業,台灣政府與產業積極動起來吧!
本期雜誌特輯報導以服飾業為主,服飾業正面臨龐大的庫存壓力,又面臨網商的競爭,線上線下如何取得平衡,產業趨勢是我們報導的重點。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昆山談“招才引智” 台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 倉庫的建設規劃及搬遷作業
- 專欄 探討臺灣醫藥物流最後一哩 GDP 之契機( 趨勢篇)
- 專欄 大陸台商物流與通路資源調查與整合方向
- 專欄 利用創新的 EIQ 分析法提供電子商務物流中心作業決策
- 特輯 台灣服飾業通路發展現況
- 特輯 鞋服產業的協同商務應用趨勢 -品牌零售企業的協同供應鏈, 共創雙贏
- 焦點報導 以精細化管理實現 高價值客戶體驗 —凡客誠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物流中心
- 特別企劃 服裝物流如何應用無線條碼
- 特別企劃 分揀機如何在NIKE 中國物流中心運用
- 特別企劃 服裝企業如何運用倉儲技術 破解換季需求
- 國際物流 南非物流現況
- 專欄 台灣寵物市場供應鏈現狀與發展
- 專欄 台灣農產品銷陸之冷鏈課題
- 國際物流 歐美物流發展趨勢
- 專欄 RFID 智慧感測技術在雲端化冷鏈物流平台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