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77期-2015年10月] 瘋狂電商能改變商業本質嗎 / 電商生鮮配送 帶來的供應鏈管理新挑戰

[特輯] 電商生鮮配送 帶來的供應鏈管理新挑戰

 

電商 生鮮 供應鏈 冷鏈

 

文章來源: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股票的成功上市,帶動了一批生鮮電商的高度發展。然而,中國冷鏈物流發展的滯後,造成生鮮配送環節高損耗、高物流成本的現狀,成為了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難題。如何解除這一制約,助力電商發展生鮮,是冷鏈物流發展新時期對供應鏈管理提出的新挑戰。

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激發了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渴望,優質生鮮食品的缺乏帶動了“生鮮電商”概念的走俏,並吸引了多方關注與投入。目前,中國線上生鮮食品主要有三股勢力盤踞:首先是以天貓、京東、一號店為首的,尋找新利益增長點的電商平臺;其次是以順豐優選為代表的,憑藉自身強大倉儲、配送能力,跨界發展生鮮業務的物流公司;再次是以沱沱工社等為代表,專注於生鮮食品的垂直電商。業內預計,以新鮮果蔬、水產品及各種包裝精美的乾貨為主的生鮮食品,將成為新一類的網上熱銷產品。

 

 

中國生鮮配送現狀

面對中國生鮮電商的崛起與快速發展,優菜網創始人丁景濤在總結經驗教訓,將目前生鮮電商亟需解決的問題歸納為實現產品的標準化、保持客戶的安全感、構建生鮮物流體系三個要點。生鮮電商若要健康、持續地發展,在保證供應鏈前端食品安全的同時,如何將生鮮食品以最新鮮的狀態呈現到消費者面前,成為了當下生鮮電商發展的核心與難題。

生鮮食品普遍具有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易腐變質的特性,這就要求生鮮食品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低溫環境,並實行嚴格的全程冷鏈控管。然而,目前中國的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冷鏈流通率較低,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嚴重不足,冷藏保溫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極低,且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滯後。這樣的冷鏈物流現狀直接導致了生鮮電商在配送環節中的高損耗、高成本。

生鮮電商的自救

雖然近幾年,政府有關單位與電商,都在努力推動著冷鏈物流的建設與發展,但一個完整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生鮮電商若要克服配送難題、贏取市場佔有率、提高自身競爭力,就要提升現有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和庫存管理能力,迎接生鮮配送給供應鏈管理帶來的新挑戰。

在這樣的現實問題下,一些有實力的生鮮電商,開始探索快速有效的生鮮配送之法。沱沱工社在北京順義投資自建冷藏、冷凍庫和加工車間於一體的倉儲配送物流中心,分為標準庫和生鮮庫,其中生鮮占40%,並購買了若干台冷藏冷凍車,通過採用全冷鏈物流到家的配送運作模式,最終實現新鮮日配;順豐優選針對生鮮品類設立採購部,實現產地直接採購,並借助其自建全程冷鏈物流及物流網路實現快速配送;天貓則通過整合具有資質和經驗的冷鏈物流資源,構建自己的冷鏈物流網路。

電商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生鮮食品的品質。但是,無論是自建冷鏈物流在固定資產、設備、人力等成本的投入,還是整合資源搭建網路與協力廠商在利益方面的分攤,都無法有效降低生鮮配送的物流成本。據相關資料顯示,生鮮電商一個訂單的平均物流成本在50元人民幣以上,順豐根據北京六環以內平均每天的訂單數和配送成本,計算得出現在同行平均每一個訂單的物流配送成本大概為47元人民幣,所以100元人民幣左右的訂單對電商而言都是虧損的,電商只有通過做高客單價才能取得收支平衡,如沱沱工社和順豐優選都努力地將客單價維持在300元人民幣以上。

 

供應鏈管理的改進

生鮮配送,作為供應鏈的流通環節,需要供應鏈管理在管道規劃、網點佈局、冷鏈流通技術以及產地市場建設四個方面,對生鮮產品的物流關係、物流組織進行規劃、協調與管理。

通路規劃

中國生鮮食品的主要供應通路,目前仍集中於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和零售農貿市場。通過國家或有實力的企業推動區域性的供應通路整合,以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形式,組織構建在生鮮產業具有影響力、執行力的協力廠商組織,從而有組織地帶動生鮮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發展,進一步減少生鮮流通的中間環節。例如中國生鮮電商預售美國車厘子(櫻桃),只需與美國櫻桃協會洽談合作,櫻桃協會在當地的影響力、執行力已經很成熟,但在中國還沒有類似的產業協力廠商組織,或者偏區域化。

與此同時,在規劃供應通路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產品做不同的處理,如對需要存儲的產品實行全程冷鏈保護,實現從冷庫到消費者冰箱的無縫冷鏈配送對接;對產地直採的產品,確保採摘後先經預冷的保鮮處理,再通過物流資源實現快速物流,做到24小時從產地到餐盤的配送時效,從源頭對產品進行損耗把控。

網點佈局

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專業協力廠商冷鏈配送的建立,是真正推進生鮮市場發展的關鍵。在網點的佈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將門店作為線上物流配送中心的方法。例如麥德龍、TESCO和沃爾瑪在國外都是依託已有的門店進行生鮮配送的,這也是傳統商超與電商較量的天然優勢。生鮮電商可以與具有冷鏈配送能力的協力廠商物流合作,或者與具有配送網點優勢的傳統商超合作,以降低自建冷鏈物流體系的成本。例如天貓就是通過整合現有的具有冷鏈資質的協力廠商物流企業,來搭建天貓的生鮮配送體系,從而免去了自建冷鏈物流體系的大筆投資。

此外,生鮮電商還可以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打破消費者網上購物看不到實物的購物體驗屏障,佈局自建或加盟自提網點,在消費人群密集地佈置自提貨櫃,發展生鮮購物自提模式,在降低物流成本、減少損耗的同時,探索生鮮網購新的購物體驗形式。

冷鏈流通技術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生鮮產品90%以上的冷鏈流通率相比,中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目前進入冷鏈流通系統的蔬果比例僅占5%、肉類15%,水產品也只有23%。由此可見,加大冷鏈流通設施建設、普及冷鏈技術、推行冷鏈流通標準,已經成為生鮮電商乃至生鮮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工作。

此外,在生鮮產品的運輸過程中,溫控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生鮮產品水分的含量和細胞的活力,從而決定著生鮮產品的損耗和品質。而且,使用正確有效的冷鏈技術,在保證生鮮品質的同時,還可以幫助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順豐優選在北京地區嘗試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即在城際幹線之間採用冷藏車的方式配送,而在宅配環節中則採取“保溫箱”或“冷藏箱”的方式配送,這種半冷鏈的方式,既避免了全程有源溫控配送,又因強調快速配送保證了生鮮的新鮮度,同時大幅度縮減了物流成本。順豐優選新配送方案的成功,源於企業對專業冷鏈技術人才的培養,因此冷鏈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先進冷鏈技術的學習、冷鏈設備的引進都不容忽視。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