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案例
東南亞物流市場開始爆發,受益於電商崛起
文章來源:猎云网
注:受限於支離破碎的地理形勢,無論如何你都想像不到曾是物流市場噩夢的印尼竟然會成為各物流公司競相爭奪之地。只因電商的崛起給當地百姓足不出戶的購物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地形再惡劣也擋不住機會洶湧而來。
如果你在印尼想寄送一個包裹,自然而然地你首先想到的是JNE快遞公司。該快遞公司的服務網點遍佈各地,隨便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一個。
但是,這個快遞其實一點也不快,網路更新也非常不及時,所以寄件人幾乎沒辦法即時地從網上跟蹤包裹的派送情況。即便如此,JNE仍然是印尼物流市場的領軍人物。JNE在印尼群島設有3500家實體店面,7000輛運送摩托車,2000輛廂式貨車,並且租用卡車和貨船在偏遠的小島之間送貨。從物流的角度來看,17000多個小島組成的印尼實在是快遞產業的噩夢。
然而在這個零落分散的群島國家,JNE成了間接的受益者。促成JNE成功的還有另外三個印尼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中產階級的崛起,數位化發展和電商興起。國家快速增長的GDP創造了新的需求和強大的消費能力。另外,在印尼有8500萬人口使用上了互聯網,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遠離主要城市中心的偏遠地區。對於這部分人,網上購物不僅僅只是圖個方便,而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正是這些人促進了印尼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根據路透社消息,如今JNE每月派送的電子商務訂單平均在400萬件左右。由於網上購物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平均月派送訂單數量還有迎來大幅增長。
發展中的機遇
在印尼所有這些發展都處於循序漸進的狀態,因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穩定。具有敏銳商業頭腦的企業家們早已嗅出了發展潛力,牢牢地盯著這塊市場。
其中之一便是彼得科皮茨(Peter Kopitz),一個2005年中旬定居泰國的德國人。2012年,他成為泰國火箭網(Rocket Internet)的創業團隊中的一員,從此開始了東南亞創業之旅。接著,科皮茨與他人合夥創辦了Zalora在泰國的分公司,也就是火箭網的線上時裝商店,並擔任總經理一職。
憑藉豐富的電商經驗和雄厚的資本,火箭網決心要在東南亞的電子商務行業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同時在該地區成立多個創業公司,其中就包括印尼。斯坦福印尼籍畢業生哈迪衛納斯(Hadi Wenas)被科皮茨相中,成為Zalora印尼分公司的合夥創始人兼總經理。
在火箭網登錄這片市場之前,東南亞已經在數位化領域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印尼,博客和線上論壇的發展異常繁榮。當然,互聯網也經常被用來做買賣交易。Tokobagus是一個成立於2005年的分類廣告網站(獵雲網注:現已更名為OLX)。Tokopedia是一家起步於2009年的電子商務市場。還有Berrybenka,類似於Zalora的線上時裝商店,成立於2011年。
但是在那時候,國內公司的資金短缺問題有點嚴重。他們有用戶群體,對於所處的艱難環境亦沒有怨言。他們早已對低效率的物流和複雜的支付習以為常,沒有豐富的資源,他們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但是2012年火箭網初入該市場時,他們對即將面臨的新環境十分頭疼,甚至他們還動起了重塑市場的念頭。如果要在該市場成立大規模的B2C(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網站,即Zalora,僅靠當地已有的物流供應商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科皮茨解釋道,Zalora泰國分公司在曼谷和清邁分別組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向各個城市快速高效的派送包裹。另外,公司還不得不接受東南亞人民早已習慣的支付方式:現金到付。總之,公司與物流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關係十分融洽,在實際過程中配送過程與Zalora的資訊系統也獲得了進一步的整合。
新一代電子商務推動者
有了在泰國初創Zalora的痛苦經歷之後,科皮茨似乎又發現了某些新的機會。2013年2月份,他加入了泰國的風頭資本公司Ardent,擔任公司顧問和投資者,同時還帶去了自己的新計畫。
Ardent Capital是由Paul、Tom和John Srivorakul三兄弟創立的投資公司。
科皮茨和Ardent共同意識到專業的“電商推動”可能會發展成為一種的獨立商業模式。於是,就有了aCommerce,專門提供端對端的服務,尤其是為電商客戶提供此類服務。這些服務包括庫存和配送、技術、市場以及客戶支援。
起步于泰國,aCommerce在主要的東南亞城市已經設立了不少分店,比如雅加達。衛納斯,原本只是Zalora在印尼分公司的合夥創始人,又出任該新創業公司的共同首席執行官。
如此新穎的概念,讓aCommerce在上市後不久就躋身於契爾氏(Kiehl’s)和雀巢等大品牌行列,更值得注意的是aCommerce完成了東南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A輪融資。
Zalora和其他火箭網旗下的公司都是aCommerce的客戶。在印尼,Berrybenka這一類的公司現在已經離不開aCommerce提供的端對端服務。根據科皮茨透露,在公司成立一年半之後,aCommerce的員工數已然擴展到500名。
郵政服務的發展
倉儲和派送並不是aCommerce的唯一優勢,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自身擁有的50到60輛貨車和摩托車完全不夠用。如果想要覆蓋所有的地區,顯然aCommerce需要和當地的協力廠商物流公司(3PL)合作。在印尼,最後一英里的配送尤其複雜,但是像JNE這類的3PL卻擁有最大的物流網路。
其他成熟的物流公司也捕捉到了機會的來臨。在新加坡,國家郵政服務SingPost斥鉅資投資aCommerce的物流集散中心。通過ezycommerce,SingPost也建立了不少電商客戶,向他們提供類似於aCommerce的服務。此外,SingPost還經營著eCommerce,另一個東南亞線上零售商的推動者。
傳統的協力廠商物流公司,比如RPX,聯邦快遞印尼子公司,正在轉型中。
過去RPX一直服務於企業對企業的電商模式以及國際快遞派送。“我們一直覺得單個零售商能帶給我們的利潤有限,”公司總裁Andry Adiwinarso說道。意識到公司已錯失良機,Adiwinarso決定帶領RPX進行戰略轉型。
公司決定提高對電商客戶和個體線上商戶需求的關注。他重新提出了要以國際標準和高可靠性來向這些客戶提供物流服務。再加上RPX內部整合了資訊系統,這也就意味著用戶可以即時地在網上跟蹤他們的包裹,因為每到一個集散點,系統都會錄入資訊。配送和支付也全部進行了數位化更新。每個RPX的送貨人員都配備了一個手持設備,可以在完成配送後立刻在客戶系統中更新訂單詳情。而其他當地的協力廠商物流公司很難提供如此技術成熟的服務。
RPX預測今年每月將可以為電商客戶平均配送10萬多個包裹。這個數字距離JNE的400萬還差得很遠。“Zalora、Lazada、Blibli,這些公司都與我們有合作。”Adiwinarso強調。
專業化
類似於aCommerce這樣的服務已經逐步深入到迷宮般的印尼物流市場。它為印尼的電商創業公司提供了即時的合作系統,但是這個系統依然依賴協力廠商物流公司的協助。科皮茨坦然說道,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只憑一己之力解決所有問題。包裹的大小,派送區域,付款方式,以及速度和價格等等,都會影響到最後的實際效果。
更何況,貨到付款還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他們更歡迎貨到付款,因為只有看到實物滿意之後他們才會付錢。但是對於商家來說,風險太大。
“試想一下,一個摩托車送貨員接到幾筆派送iPhone手機的訂單。如果是貨到付款的話,此時,他正在派送的就不是手機而是幾百萬盧比現金,”RPX的Adiwinarso說道,“不僅送貨員要承擔風險,商家和我們都對此戰戰兢兢。”
正因為如此,RPX親自挑選自己的派送員負責貨到付款的訂單。這類責任重大的派送員中90%都是公司內部職員。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RPX只在印尼的28個城市提供貨到付款服務。
與此同時,aCommerce也摸索出了一條應對現金支付所帶來的風險的道路。他們的派送員用智慧手機拍下整個交易過程,包括買家的房子,然後長傳照片作為交易完成的證據,科皮茨解釋道。
可以這麼說吧,這些對貨到付款專業化和安全化的嘗試正是希望建立一個規範化的貨到付款形式。“隨著貨到付款越來越正規,人們會越來越多的接受這種付款方式,”科皮茨說,“在印尼,70%的交易都是以貨到付款完成,未來還有上升的趨勢。”不僅僅是科皮茨,Adiwinarao同樣也認為在未來五年裡貨到付款會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
從線上到離線
2014年8月份,RPX與遍佈印尼的連鎖便利店Indomaret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用戶現在可以把包裹丟在附近的Indomaret連鎖店,即使你在雅加達,你的包裹也可以通過RPX送到任何地方。”Adiwinarao說道。他希望借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此服務。未來,他打算在Indomaret連鎖店裡建立取件和支付點。“那裡有收營員,應該會比貨到付款更加安全,”Adiwinarao繼續解釋道,“Indomaret連鎖店營業時間長,週末也不休息,對於用戶來說十分便捷。”
在泰國,Zalora與7-11便利店合作,作為它們的指定取件點,證明此方法有效可行且十分便捷。在新加坡,Zalora在7-11便利店試行了“取件付款”服務,2013年5月PRX同樣試圖在印尼與當地的Indomaret合作推出相似的服務。aCommerce也嘗試過與當地便利店建立合作關係,但是科皮茨表示,“整體效果不怎麼樣。”不過科皮茨又透露,“aCommerce正在尋找與加油站的合作,希望在曼谷實現‘亞馬遜式’的倉儲。這些自助式的取件服務可以讓客戶更加便捷的拿到自己家的包裹。”
大多數印尼的新興電商都把通過實體店面取件、付款和寄件視為制勝王牌。Matahari Mall,印尼最大金融控股集團Lippo Group投資的電商網站,欲利用其Matahari零售商店的強大網路實現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務。
鞏固
在印尼,aCommerce和Matahari Mall兩大公司幾乎同時起步發展。近日aCommerce宣佈將接管MatahariMall的端到端電商運營,一旦正式接管,aCommerce將成為印尼最大的電商帳戶擁有者。
“我們已經為接管MatahariMall建造了大量的倉庫,我們已經試運行了我們的系統,一切良好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我們還與MatahariMall達成了一項協議,一年之後他們可以收回這部分電商。”科皮茨說道。
另外,衛納斯,前aCommerce印尼分公司的共同首席執行官,上周正式加入MatahariMall出任首席執行官。科皮茨將離開泰國總部的集團首席運營官職位,暫時前往印尼填補衛納斯離職的空缺。公司未來發展變化實難預測。
而aCommerce在印尼的競爭對手正在形成。SingPost和印尼最大的手機零售商Trikomsel已在籌畫建立印尼的另外一個電商服務公司。與此同時,日本軟銀間接購買了1.2億美元的Trikomsel股票。因此,當印尼的Lazada和MatahariMall在為誰是印尼最佳電商爭得不可開交時,一批幕後公司如aCommerce、SingPost和Trikomsel正在尋找他們自己的機會。
更新日期:2015/5/4
文章分類:電商/服飾
更多營運案例
- 電商/服飾醫藥電商:創新者無窘境
- 電商/服飾馬雲的“菜鳥”起飛:能飛多高,多遠?
- 電商/服飾解密亞馬遜中國的物流戰略
- 電商/服飾法國電子商務市場
- 電商/服飾未來“微信”將顛覆中國大陸 物流的運營模式
- 電商/服飾美國Gap首個世界一流的配送中心
- 電商/服飾電商自建物流VS協力廠商, 亦分亦合
- 電商/服飾食品國際貿易的颶風 —電子商務
- 電商/服飾菜鳥網路馬雲的天下還是快遞的未來
- 電商/服飾顛覆了零售業,亞馬遜這次還要顛覆物流業
- 電商/服飾深度解析2014服裝業9大現象:O2O不過是無邊界零售方案
- 電商/服飾玩轉雙11,發網“四式”絕招為你保駕護航
- 電商/服飾面對阿里的壓力 亞馬遜選擇做物流 能否扳回一局?
- 電商/服飾一座總倉 是管理供應鏈庫存的鑰匙 —專訪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物流總監 林正娣
- 電商/服飾C&A、ZARA、H&M...大牌在中國都不好過,但快時尚的店卻越開越多
- 電商/服飾海淘奢侈品罪與罰
- 電商/服飾台灣網路商家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現況與機會(下) 從台灣網路發展來看物流建構的下一步
- 電商/服飾奢侈品電商即將王者歸來,轉型之路逐漸走向成熟
- 電商/服飾服飾業物流: 速度與效率比成本還重要
- 電商/服飾鞋服產業的協同商務應用趨勢 -品牌零售企業的協同供應鏈, 共創雙贏
- 電商/服飾美特斯邦威的O2O之路如何走
- 電商/服飾物流業的營運創新模式 -電子商務物流
- 電商/服飾“田園牧歌”緣何成絕唱 生鮮宅配業路在何方?
- 電商/服飾從人工分揀到AI 決策 用演算法重構臺灣物流DNA
- 電商/服飾鋒馥智慧物流系統如何助推鞋服企業智慧化發展?—鋒馥拳頭產品應用於南非市場的探索
- 電商/服飾直擊馬來西亞跨境電商物流 鋒馥在東南亞的 30 年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