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案例
顛覆了零售業,亞馬遜這次還要顛覆物流業
文章來源:本刊编辑部
全世界零售業都矚目的雙十一就要來了。這個屬於全行業的狂歡,電商企業大戰的序幕還未完全拉開,物流競爭的硝煙就已經彌漫了。
京東的“亞洲一號”已經對外界展示了高度智慧化、自動化的倉儲設備和作業流程。菜鳥網路對外宣稱初步搭建起一個貨通全球的跨境物流骨幹網,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砸上億元提升配送效率。而亞馬遜近期在中國則率先推出了“亞馬遜物流+”的策略—全面開放其倉儲物流體系給更多的中國企業。
要知道,亞馬遜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電商,但其物流水平,實際也不遜於任何國際巨頭。物流稱得上亞馬遜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業內用“神奇的庫房”形容亞馬遜的倉儲物流。此次開放物流之舉可窺見亞馬遜進軍物流的決心。時間一長,給整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也未為可知。
亞馬遜憑什麼撬動物流行業的乳酪?
物流行業最近幾年一直處於黃金時代。到今年中國快遞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億元,同比增長39%。而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了42.8%。
不過形式大好的另一面是,物流行業的服務品質不高,價格戰頻發,區域發展不平衡。而企業自身,也面臨倉儲管理資訊化程度低,流程缺乏科學安排,安全保障不高、海外物流體系乏力等諸多問題。
京東、阿里在用各自的方式拓展網路,尋求破局。然而新問題還是不可避免,尤其是跨境電商領域。先不提報關的繁瑣,僅僅是從海外市場倉儲貨品、發貨、運輸等環節,就涉及到非常複雜的流程,讓不同的合作方實現無縫對接,考驗的是超強的管理能力。
這一點,即便進行了大量投入,大多數的企業還是難以保證能做到百分百良好的用戶體驗。更多的時候,是在不計成本的追求“速度快”這個中國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而運輸品質、安全保障、流程透明等方面,還沒有看到完全讓人放心的跡象。
亞馬遜的出招將給目前亟待升級的中國物流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通過20多年的積累,亞馬遜已經織建了一個通達全球的網路,通過遍佈全球的109個運營中心,可到達185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亞馬遜有13個運營中心,近300多條幹線運輸線路,可向1400多個區縣的消費者提供當日達、次日達服務。這樣的規模,足以讓亞馬遜躋身世界一流物流企業。此外,它的行業口碑還來自於無人機送貨、智慧型機器人Kiva等超前眼光。
而從電商領域的經驗出發,亞馬遜能率先運用大資料進行倉儲物流管理。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庫房,亞馬遜將庫房稱之為“運營中心”,因為它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庫房的概念。比如亞馬遜智慧系統擁有強大的資料運算和分析能力,能優化揀貨路徑,相比傳統方法可節省60%多的路徑,這使得亞馬遜從客戶下單、揀貨、分揀、包裝、到出貨可在30分鐘內完成。
在精細管理方面,亞馬遜倉儲系統能讓企業客戶即時瞭解庫存狀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盤點能力,則可以幫助國內企業降低庫存丟失風險,確保庫存安全;在每一個季節性高峰來臨之前,亞馬遜智慧運營系統,對高峰期庫存進行精准預測,同時從配貨規劃、人力安排、運力調配以及最後一公里配送等方面進行提前安排,確保合理匹配資源和充足的產能—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都會承認,在這些方面,亞馬遜能超過國內電商企業。
精準管理更為具體的體現是:從卡車運輸,到門店運輸,再到最後一公里,亞馬遜所有系統內部都實現打通,可以監控到每一個包裹的移動。如果在系統當中看到一輛卡車在某個區域不該停頓的位置停了十分鐘,系統會立刻有內部警報,並瞭解發生了什麼問題。以北京到上海一段為例,亞馬遜會規定司機在每個節點必須到哪裡、過路的費用必須是多少、幾點幾分要到庫裡取貨、幾點幾分離開,等等。只要超過這個標準,系統就會有提示警報。
用簡單的話說,亞馬遜的核心優勢歸結為兩點:首先,網路規模足夠大,全球範圍內,該覆蓋的基本都能覆蓋。且境內境外的網路都是自建自營,保證了運轉的流暢高效和無縫對接。其次,亞馬遜智慧系統基於大資料進行倉儲物流管理,最早將大資料物流帶入中國。
有了這樣雄厚的基礎做底子,亞馬遜再以開放姿態進入物流行業,就能解決京東、菜鳥,以及垂直電商們,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短板。
成本與效率的平衡
對很多電商來說,物流的執行成本問題,是另一個心腹大患。
亞馬遜最早初創的時候也曾想借助於協力廠商物流,但在發現其無法滿足電商業務需求後,選擇了自建物流網路,並自行開發了一套符合電商高效運營的智慧化系統。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對網路基礎設施以及科技的前瞻性投入。隨著規模擴大邊際成本降低,自建倉儲物流的成本中心逐漸變成了利潤中心,再把其中的經驗共用給行業,提高行業標準的同時,降低整體成本。
如何平衡成本與效率?亞馬遜給出了答案。以跨境物流為例,中國物流企業在海外拓展網路的普遍做法是通過協力廠商合作租用倉庫,較自建網路而言可控性弱,同時貨物入倉和出倉的處理不僅花費雙倍時間,由於操作環節多,貨物遺失或損壞的隱患也較高。而亞馬遜的自建運營網路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智慧化系統會自動選擇從離機場或港口較近的倉庫優先發貨,節省大量的時間。物流全程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的操作,既能保證貨物安全,又能節省時間和成本。
在跨境電商的進口領域,亞馬遜發佈的“海外購•閃購”升級模式,三天就可以讓貨物達到消費者手中,基本和本地物流水平相差無幾。同時,通過大資料的管理,能在進口商品的物流時效做到平均6-8天,遠遠高於行業的15天。這背後就是通過大資料精准預估旺季和淡季的需求,在歐美日等主要線路通過包機包艙實現任何時段的優先發運,減少等待時間,保證穩定運力,降低空倉率。同時提前預估艙位需求,避免了淡季艙位浪費,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去中心化的未來
在電商的推動下,物流行業某種程度已經變成了一個高科技IT行業。影響其未來發展的決定因素,也就更多的集中在是否遵循高科技行業的發展規律。
去中心化,就是其中繞不開的鐵律。比如特斯拉汽車,選擇開放了專利,這無疑會改寫汽車發展的歷史。而谷歌更是通過開放安卓系統,稱霸了整個智慧手機領域。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物流行業大多數去中心化的思路還很初級。體現在電商企業,如京東,是將自建物流體系開放給賣家商家,或者如菜鳥網路與“三通一達”共建互聯網大資料並進行共用;在物流企業,UPS們則是開放部分資料給客戶。
這些舉措某種程度上還遠遠稱不上去中心化,更多時候是一種緊密的合作關係。如果有企業能真正如同高科技企業那樣思考,把自己的倉儲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拿出來、把資料服務共用給合作方,同時著眼未來去解決行業問題,那麼肯定會獲得長遠的影響力。
亞馬遜至少讓外界看到了這樣的苗頭。在中國開展“亞馬遜物流+”服務,不僅是對此前為賣家開放的亞馬遜物流服務的延伸,也是去中心化的勇敢嘗試。
更新日期:2015/11/2
文章分類:電商/服飾
更多營運案例
- 電商/服飾醫藥電商:創新者無窘境
- 電商/服飾馬雲的“菜鳥”起飛:能飛多高,多遠?
- 電商/服飾解密亞馬遜中國的物流戰略
- 電商/服飾法國電子商務市場
- 電商/服飾未來“微信”將顛覆中國大陸 物流的運營模式
- 電商/服飾美國Gap首個世界一流的配送中心
- 電商/服飾電商自建物流VS協力廠商, 亦分亦合
- 電商/服飾食品國際貿易的颶風 —電子商務
- 電商/服飾菜鳥網路馬雲的天下還是快遞的未來
- 電商/服飾深度解析2014服裝業9大現象:O2O不過是無邊界零售方案
- 電商/服飾玩轉雙11,發網“四式”絕招為你保駕護航
- 電商/服飾面對阿里的壓力 亞馬遜選擇做物流 能否扳回一局?
- 電商/服飾一座總倉 是管理供應鏈庫存的鑰匙 —專訪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物流總監 林正娣
- 電商/服飾C&A、ZARA、H&M...大牌在中國都不好過,但快時尚的店卻越開越多
- 電商/服飾海淘奢侈品罪與罰
- 電商/服飾台灣網路商家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現況與機會(下) 從台灣網路發展來看物流建構的下一步
- 電商/服飾奢侈品電商即將王者歸來,轉型之路逐漸走向成熟
- 電商/服飾服飾業物流: 速度與效率比成本還重要
- 電商/服飾鞋服產業的協同商務應用趨勢 -品牌零售企業的協同供應鏈, 共創雙贏
- 電商/服飾美特斯邦威的O2O之路如何走
- 電商/服飾物流業的營運創新模式 -電子商務物流
- 電商/服飾東南亞物流市場開始爆發,受益於電商崛起
- 電商/服飾“田園牧歌”緣何成絕唱 生鮮宅配業路在何方?
- 電商/服飾從人工分揀到AI 決策 用演算法重構臺灣物流DNA
- 電商/服飾鋒馥智慧物流系統如何助推鞋服企業智慧化發展?—鋒馥拳頭產品應用於南非市場的探索
- 電商/服飾直擊馬來西亞跨境電商物流 鋒馥在東南亞的 30 年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