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案例
“田園牧歌”緣何成絕唱 生鮮宅配業路在何方?
文章來源:編輯部
隨著食品問題的相繼曝光,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為能夠吃上“放心菜”煞費苦心。如何提高農副產品品質安全水準,保證蔬菜安全等問題也成為了關注的熱點。“有機蔬菜”與“無公害蔬菜”的宅配業務應運而生。在生鮮宅配這條路上,許多人看到了龐大的市場需求與商機,對於這片尚未被開發的電商沃土躍躍欲試,然而,中國大陸“瀚美農莊”、“田園牧歌”等蔬菜宅配公司,卻突然間相繼宣佈了倒閉,著實給這股生鮮宅配熱潑了一盆涼水。
看似趕上好時代的蔬菜宅配業如此草草收場,究竟原因何在?生鮮宅配業路在何方?為了找到問題的原因,記者對大陸這兩家已經倒閉的蔬菜宅配公司進行了瞭解。
奪命令一:生長週期長,資金周轉受阻
據瞭解,這兩家倒閉的公司的產品均為“有機蔬菜”。有機蔬菜是結合蔬菜作物各自的特點,因地制宜來進行傳統的農業耕作,整個生產過程無人工合成化肥、無農藥,因此可以遠離污染,品質高。然而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少,精耕細作的用功量大,產量卻很低,因此需要更多勞力和更密集的技術來進行支撐。同時,因消費者傳統的生鮮購買模式,對於這種送菜上門的新型消費習慣尚未形成,且對預付模式抱有觀望態度,蔬菜宅配僅在推廣期就遇阻不少,前期的推廣費用相當高昂。菜品生長週期長產量低、市場開拓難度大成本高,使生鮮配送業資金鏈極易短缺,一旦失去了經濟的支撐,發展必定遇阻。
奪命令二:生鮮物流配送產業鏈未形成
無論多新鮮的蔬菜,一旦離開土壤,便開始逐漸失去其應有的口感、色澤和營養價值。而有機蔬菜的賣點就是品質,在縮短配送時間的基礎上,怎樣保鮮,這就需要成熟的冷鏈設施來進行保障。一些生鮮配送公司為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在產品的挑選時起便捨棄許多品相不佳的蔬果,進一步增加了成本。同時,因繁多的蔬菜品種對於溫控的要求各不相同,在由“產”到“存”再到“配送”的鏈條尚未完美結合的情況下,交給中國起步晚、設施設備簡易落後且倉儲分類管理及配送能力較為低下的協力廠商物流來配送,極有可能無法保證根據蔬菜類別來進行相應的溫度控制,因此在運送的過程中就又會產生一部分浪費,再次追加成本。此外,一旦進行了多次配送和多品種的分次配送,所產生的時間、人力以及倉儲成本又會帶來額外支出,種種原因累加使蔬菜宅配不盈反虧。
奪命令三:生鮮物流的信用危機
先不說先交錢後拿貨的預付模式能否得到大眾的信任,單就環境來說,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中國,能夠達到遠離污染,生態平衡的沃土並不多,如田園牧歌所號稱的那種“產自雲貴高原”的農產品,本身就受地理、氣候、溫差等條件影響,產量不高卻要有足夠的合格產品進行配送,難免會有許多顧客質疑:所謂的“有機蔬菜”,是否僅僅是“無公害蔬菜”、甚至是由市場上普通的蔬菜來代替的呢。還有不少顧客對於蔬菜配送的預付模式心存疑慮:“款付了,貨沒到”又該怎麼辦。在信用監管還不能夠使顧客安心的大環境下所產生的信用危機無疑使生鮮配送的道路舉步維艱。
大環境的不成熟導致生鮮宅配業尚未形成由產至銷有序、成熟的產業鏈。由此看來,蔬菜宅配業並不是生不逢時,而是火候未到。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看來,生鮮宅配業還缺三把火。
第1把火:產業鏈融合
在生鮮宅配業的具體實踐中,將產業鏈的終端產品(生鮮)與垂直產業上的每個環節實現融合。比如: 當客戶訂單中的蔬菜從離開土壤,打上電子標籤開始,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就應當同時收到“指令”,並根據電子標籤進行即時貨品追蹤和進度更進,有針對性地對蔬菜類別進行分類及相關的準備工作,以此提升揀選效率,將生鮮在庫時間縮短到最少。當生產、揀選、存儲、配送這一整個產業鏈都可以圍繞生鮮產品各自的屬性來進行的時候,原有產業鏈分工上的缺失也會隨之得以修復,產業鏈上的各個部門都能夠更加專注當下環節的進行。
第2把火:信用提升
蔬菜基地的開發到配送的週期較長,因此資金鏈非常容易斷裂。若前期市場擴展太快,吸收了過量的客戶,一旦貨源跟不上,就很難再次取得客戶的信任。此次田園牧歌的倒閉,就帶來了不少顧客因預付款模式所產生的信用危機。同時,目前市場上不乏以次充好,以無公害蔬菜代替有機蔬菜的“李鬼”存在,這些都是影響生鮮宅配市場信用的關鍵因素。實際上,如果提前告知客戶有機蔬菜受季節影響這一問題的存在,將無公害蔬菜與有機蔬菜分類定位定價,在貨源不足的情況下,使用價格略低的“無公害蔬菜”來進行配送,相信對於蔬菜品質有著剛性需要的顧客也是能夠接受的。在“事先告知”的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及品質管理,也可以將信用度最快提升至顧客滿意的程度。
第3把火:政策推動
生鮮宅配業對於提升農產品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滿足居民消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中國發改委頒佈《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來,中國官方對於建成一批運轉高效、規模化、現代化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有著明確的要求。生鮮冷鏈物流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躍性發展。但是,因目前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完備,針對生鮮宅配業市場的成長,如何破解生鮮商品價格高、保鮮配送難的問題,如何拓寬配送領域、拓展配送業務,改善冷鏈生鮮品宅配環境的問題,以及如何提升低碳環保的新型冷鏈物流技術研發水平問題,成為了生鮮宅配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各級政府只有圍繞這些問題,結合各自城市的特點,制定適用於當地的經濟指標,從而正確指導、扶持冷鏈物流機構及龍頭企業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在鼓勵鄉村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區域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的同時,對參與物流建設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並在金融、稅收、能耗等方面提供政策優惠。這樣或能提升農產品的品質,也才能夠促進生鮮宅配業的深度發展。
不難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對飲食安全越來越重視,生鮮宅配業的市場還是相當廣闊的,希望通過這三把火的燃燒,助力生鮮宅配的升級與發展。
更新日期:2015/6/3
文章分類:電商/服飾
更多營運案例
- 電商/服飾醫藥電商:創新者無窘境
- 電商/服飾馬雲的“菜鳥”起飛:能飛多高,多遠?
- 電商/服飾解密亞馬遜中國的物流戰略
- 電商/服飾法國電子商務市場
- 電商/服飾未來“微信”將顛覆中國大陸 物流的運營模式
- 電商/服飾美國Gap首個世界一流的配送中心
- 電商/服飾電商自建物流VS協力廠商, 亦分亦合
- 電商/服飾食品國際貿易的颶風 —電子商務
- 電商/服飾菜鳥網路馬雲的天下還是快遞的未來
- 電商/服飾顛覆了零售業,亞馬遜這次還要顛覆物流業
- 電商/服飾深度解析2014服裝業9大現象:O2O不過是無邊界零售方案
- 電商/服飾玩轉雙11,發網“四式”絕招為你保駕護航
- 電商/服飾面對阿里的壓力 亞馬遜選擇做物流 能否扳回一局?
- 電商/服飾一座總倉 是管理供應鏈庫存的鑰匙 —專訪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物流總監 林正娣
- 電商/服飾C&A、ZARA、H&M...大牌在中國都不好過,但快時尚的店卻越開越多
- 電商/服飾海淘奢侈品罪與罰
- 電商/服飾台灣網路商家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現況與機會(下) 從台灣網路發展來看物流建構的下一步
- 電商/服飾奢侈品電商即將王者歸來,轉型之路逐漸走向成熟
- 電商/服飾服飾業物流: 速度與效率比成本還重要
- 電商/服飾鞋服產業的協同商務應用趨勢 -品牌零售企業的協同供應鏈, 共創雙贏
- 電商/服飾美特斯邦威的O2O之路如何走
- 電商/服飾物流業的營運創新模式 -電子商務物流
- 電商/服飾東南亞物流市場開始爆發,受益於電商崛起
- 電商/服飾從人工分揀到AI 決策 用演算法重構臺灣物流DNA
- 電商/服飾鋒馥智慧物流系統如何助推鞋服企業智慧化發展?—鋒馥拳頭產品應用於南非市場的探索
- 電商/服飾直擊馬來西亞跨境電商物流 鋒馥在東南亞的 30 年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