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案例
菜鳥網路馬雲的天下還是快遞的未來
文章來源: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
菜鳥網路一出世就來頭不小,這個打著馬雲的“最後一個夢想”的標籤,成立兩年以來,阿里聯合順豐及三通一達等物流公司立志要打造一個“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讓通過這個網路的任何商品實現全國24小時可達,整個項目總投資3000億元。用馬雲的話說:菜鳥是一個理想主義專案,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來實現。然而,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瘋狂買地的阿里“暗留”後路
菜鳥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不是物流開發商。但同時,菜鳥又確實在各處拿地。菜鳥網路成立兩年內,馬雲就密集跑馬圈地。各地政府也紛紛拋出橄欖枝,以贏得菜鳥的青睞。菜鳥在全國範圍內低價拿了好幾萬畝土地自建倉儲中心,分為“八大軍區”,目前大部分都處於征地拆遷規劃階段。
菜鳥瘋狂“圈地建倉”為哪般?就是要佈置阿里的“天網+地網”,“天網”自然是淘寶和天貓,“地網”就是打散傳統物流企業,通過在各地圈地建倉形成全國,甚至全球的物流網路,然後將倉庫分拆“售賣”給物流企業、網商、製造商等,從而降低商品物流自身的運送損耗,以及提升物流效率。說白了,就是阿里要挑起物流統籌的大拿,快遞公司要給他開始打工了。
其實馬雲只要輕輕說一聲:“我要租用你的倉儲中心,你按照我的遊戲規則行事”。如此利用阿里系電商的流量統一了大部分的倉儲行業規則以後,其他的倉儲為了連結扭轉必然會遵從阿裡的規則。這樣一來,反而容易讓快遞公司放下戒心,跟阿里好好合作,從而真正推動菜鳥的成長。
說好的不做物流,卻在大肆買地自建倉儲,難倒倉儲不是物流的一部分嗎?顯然阿里是對菜鳥網路留了一手,如果菜鳥網路玩轉了,大家就得都繞著阿里轉。如果玩不轉,阿里也能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畢竟低價拿了那麼多地,跟快遞搶了好多資源。這時候現成的天貓超市充當了一個很好的試驗田。或者乾脆做起房地產也未嘗不可。
快遞公司也是“同床異夢”
對於快遞公司而言,菜鳥的倉配模式改變了原來電商包裹的流通路徑,以前是商家選擇快遞公司,而現在快遞公司被人為和商戶隔離開來。這樣會導致快遞失去對自己客戶的佔有,從而職能上依附於菜鳥網路,快遞公司有可能會因此放棄自己的配發中心,徹底淪落為阿里的苦力工。
說好的合作共贏,但快遞公司占菜鳥網路的股權很小,決定了話語權還是由阿里做主。馬雲設想的是所有賣家發貨必須通過阿里的倉庫,借此通過資源集中控制快遞公司。跟著我好好幹,就有肉吃,不好好幹,就可以踢走了。比如24小時必達,如果哪家快遞公司出了問題,延誤了時間,將會受到阿里的處罰。
但快遞公司和阿里的關係實在有些微妙。阿里包裹佔據了全國包裹的60%,甚至高峰時候幾近80%,而“三通一達” 80%的業務都來自淘寶,業務依附阿裡,眼看著阿裡和圓通恨不能綁在一起,也是羡慕嫉妒恨,怕別人吃了小灶,自己沒得吃,也就不得不跟阿裡明面上把關係搞好,打造所謂的“菜鳥網路”。
鑒於各自“心懷鬼胎”,目前雙方還達不到坦誠相對,阿里沒有給快遞商戶資料,便於快遞進行開發產品和業務模式升級,快遞公司也沒有將核心資料對接菜鳥,給的也只是前臺的一些資料。一方面附和阿里,一方面也在苦練內功,各自也陸續啟動了“電商倉配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在全國各地租用和購買倉儲資源。總之,如果馬雲弄好了,自己跟著沾光。馬雲弄不起來,自己的物流還能接著幹。
大資料背景的菜鳥 未來成迷
說白了,菜鳥玩的就是大資料,而這也是大勢所趨。2014年,整個淘寶、天貓的交易規模達到了2.4萬億人民幣,每日約有3000萬個包裹在產生,而未來5年交易規模將超過一萬億美元,日包裹數量也有望增長到1億個。這樣的規模,這樣爆炸式的增長,加上現有物流的飽受詬病,所以一定得用互聯網+的思想來升級整個行業。
消費者對於物流的詬病已經由來已久,而隨著競爭對手京東自營物流的壯大,阿里的物流短板越來越成為雙方競爭的一個後腿。這也是為何菜鳥大力自建倉儲的真正原因所在。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有競爭才有進步,菜鳥網路所描繪的美好未來至少是用戶都嚮往的。
和之前阿里做的電商、金融業務相比,由於涉及到眾多線下的快遞物流,要完成線上線下的全面整合,複雜程度超乎想像。加上沒有先例可參照,還有現在也是各自戒備,暗留後路,沒有破釜沉舟地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菜鳥的未來會不會實現真正的大資料,還很難說。
如果真如阿里所說,未來菜鳥網路能強悍到全國24小時送貨,菜鳥將成為中國所有物流公司的大腦中樞,既提高了全社會效率,也開拓了一個全新的物流模式,菜鳥就是快遞的未來。如果照著現在不明朗的局勢和各自的小算盤,也可能只是幫馬雲在物流行業分了一杯羹而已。
更新日期:2015/6/18
文章分類:電商/服飾
更多營運案例
- 電商/服飾醫藥電商:創新者無窘境
- 電商/服飾馬雲的“菜鳥”起飛:能飛多高,多遠?
- 電商/服飾解密亞馬遜中國的物流戰略
- 電商/服飾法國電子商務市場
- 電商/服飾未來“微信”將顛覆中國大陸 物流的運營模式
- 電商/服飾美國Gap首個世界一流的配送中心
- 電商/服飾電商自建物流VS協力廠商, 亦分亦合
- 電商/服飾食品國際貿易的颶風 —電子商務
- 電商/服飾顛覆了零售業,亞馬遜這次還要顛覆物流業
- 電商/服飾深度解析2014服裝業9大現象:O2O不過是無邊界零售方案
- 電商/服飾玩轉雙11,發網“四式”絕招為你保駕護航
- 電商/服飾面對阿里的壓力 亞馬遜選擇做物流 能否扳回一局?
- 電商/服飾一座總倉 是管理供應鏈庫存的鑰匙 —專訪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物流總監 林正娣
- 電商/服飾C&A、ZARA、H&M...大牌在中國都不好過,但快時尚的店卻越開越多
- 電商/服飾海淘奢侈品罪與罰
- 電商/服飾台灣網路商家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現況與機會(下) 從台灣網路發展來看物流建構的下一步
- 電商/服飾奢侈品電商即將王者歸來,轉型之路逐漸走向成熟
- 電商/服飾服飾業物流: 速度與效率比成本還重要
- 電商/服飾鞋服產業的協同商務應用趨勢 -品牌零售企業的協同供應鏈, 共創雙贏
- 電商/服飾美特斯邦威的O2O之路如何走
- 電商/服飾物流業的營運創新模式 -電子商務物流
- 電商/服飾東南亞物流市場開始爆發,受益於電商崛起
- 電商/服飾“田園牧歌”緣何成絕唱 生鮮宅配業路在何方?
- 電商/服飾從人工分揀到AI 決策 用演算法重構臺灣物流DNA
- 電商/服飾鋒馥智慧物流系統如何助推鞋服企業智慧化發展?—鋒馥拳頭產品應用於南非市場的探索
- 電商/服飾直擊馬來西亞跨境電商物流 鋒馥在東南亞的 30 年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