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17期-2022年6月] 美好生活冷鏈創造 / 乘預製菜之風 推動供應鏈升級

[封面故事] 乘預製菜之風 推動供應鏈升級

 

供應鏈 預製菜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預製菜,是指家常菜或餐廳大廚烹飪的宴會菜品,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製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在台灣,我們也稱為事先做好的熟食,也包括冷凍年菜(當然也有冷藏菜品與常溫菜品)。


        “儀式感”一詞逐漸從年輕一代上升至全年齡層,尤其體現在“吃”這一環節中。據調查顯示,社會人民近十年來對於食品的消費觀念發生巨大轉變,其中,大部分的人表示僅會烹飪簡單菜品,90%以上的人能夠接受冷凍食品,“懶宅經濟”一時興起;加之疫情來勢洶洶,人們開始更加關注健康生活,由此,“預製菜”成為了人們平衡儀式感、追求快捷與健康的首選。

        預製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報告顯示,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預計未來將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長率,到2025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兆元以上,有望誕生下一個兆級餐飲市場。台灣並沒有預製菜市場規模的統計,但從經濟部統計處數據顯示,2019年冷凍調理食品的市場規模已達新台幣285億元,年增長率達4.57%。新冠疫情發生後,便利商店與餐飲業都大力發展預製菜外送,預估市場已有倍數成長。

預製菜現狀
        據數據顯示,中國現目前有近7萬家預製菜相關企業,經營範圍含“速凍、預製菜、半成品食品、即食”的企業數量有61,156家。據表1所示,2011~2020年期間,預製菜相關企業數量逐年上升。尤其在2020年全年,預製菜相關企業新註冊12,500家,同比增長9%,年複合增長率超25%。

        預製菜起源於美國,但發展更為成熟的則是日本。目前,日本預製菜的滲透率已高達60%,根據中國國海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預製菜行業市場規模占食材總體比重尚不足10%。因此,對於人口規模與餐飲消費市場更具優勢的中國而言,預製菜有望催生更大的市場規模。在B端與C端市場齊飛的市場下,既有深耕預製菜的土著玩家,也不乏零售跨界選手,這些企業又有何新招?

玩家雲集
供應鏈模式喜憂參半

專業派
        成立於2008年的“ 味知香”,近兩年在預製菜賽道中C位出頭,其2018~2020年營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7億元、5.4億元、6.2億元;淨利率呈逐年遞增趨勢。該公司主要面向B端市場,包含牛肉類、水產類、家禽類、豬肉類、小炒類五大產線,加盟店(中國門店1,600餘家)亦是其業績增長動力之一。但它不屬於中央廚房企業,隨著消費群體的逐漸向下延伸,味知香在2021年佈局線上。目前,味知香擁有1.5萬噸產能,2020年總生產量為1.49萬噸,總銷售量為1.53萬噸,產能利用率在99%以上。在物流方面,味知香自建了專用物流配送體系,其中以冷鏈車輛為主,2020年自建物流運量占比達82.8%。配送區域主要活躍於華東區域,其業務量占總業務的95%以上,針對距離較遠且集中度弱的客戶,則採用3PL,但存在物流慢、消費體驗不佳等問題。因此,味知香在產品、銷售、配送方面,仍屬於濃重的 To B企業,儘管在向 To C轉型,但其“下沉”(向下延伸到都會區以外的市場)之路尚未達到預期。

綜合派
        在還沒有衍生出預製菜食品之前,速凍食品是大多數消費者心中的備份。從1990年研發首顆速凍湯圓,到擁有400多種冷凍產品,成立於1992年的三全食品,目前已是中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三全食品2008年上市,成為中國速凍食品行業首家上市公司;2009年,主持起草的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第一個國家標準(現已實施),並在鄭州、廣州、成都、武漢、天津、蘇州等地建有8個生產基地,構建覆蓋全國的“全冷鏈”系統,主營湯圓、水餃、粽子、麵點、米飯為主的中式速凍及常溫食品。多年深耕食品領域為三全食品在速凍產品鏈方面積累了大量優勢。上游原材料的產量規模大、穩定性佳;中游食品加工工藝的先進性、風味多樣;下游通過“自建倉庫和利用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體系相互結合,綜合提升服務效率。這些為三全食品發力預製菜帶來天然優勢,但在C端市場,面臨生鮮電商的打法可能略顯遜色,加之消費者心智難以揣測,要保證持續的銷量上揚,企業需在產品創新與行銷方面更進一步。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