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19期-2022年10月] 時尚品進入精準供應鏈時代 / 都會物流中心與最後一哩配送的前瞻規劃

[專欄] 都會物流中心與最後一哩配送的前瞻規劃

 

物流中心 無人機 物流系統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特約撰稿人

 

        會物流中心主要是服務都會區消費者,由於消費商品種類繁多,傳統上都會物流中心多採集中式管理,然後透過第三方運輸服務完成最後一哩配送。集中型物流中心可以用較低的庫存就做到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且物流中心可提高流通加工效率、導入更具規模經濟的自動化設備與資訊系統,可降低貨件的單位作業成本。
 
 
        不過,物流中心的營運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也就是大環境不變,例如整體經貿環境、人口年齡結構、消費者居住點分布、運具種類、運輸成本、環保法規等。不過,大環境真的變了!拖了三年多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暖化,難以預期的缺水停電,這種集中型物流中心只要一個颱風、一場水災、地震,甚至封城,都會徹底停擺。
 
        在疫情初期,我們已看到集中型物流中心所帶來的問題,那就是出貨速度變得特別慢,以往可以做到24小時出貨的,消費者等了一個多星期還是收不到貨;不然就是碰到特殊的電商促銷季,龐大的出貨、退貨需求也會使得物流中心毫無招架之力,即使物流中心內部再怎麼高速自動分揀,配送司機人數與運輸車輛也有限。因此,改用分散式物流系統,並搭配部份無人運輸載具,才能使整個物流系統兼顧效率與韌性。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在電腦系統就是如此,以往硬體開發追求的是單一CPU核心的時脈(clock cycle),認為時脈越高越好;但是新的CPU設計已改用多核心處理器,因為多核心可做到平行處理,可大幅縮短CPU處理時間。
 
        同樣的,如果一個大型物流中心,假設其運作的可靠度為0.9,我們只需要三個可靠度都是0.6的小型物流中心,就可達到整體運作可靠度為0.936 (1-0.4*0.4*0.4),而維持三個可靠度各是0.6的小型物流中心,整體成本並不會比一單一可靠度0.9的大型物流中心來得高,主因是透過現代科技,許多設備都已可遠端監控操作。如果分散於不同地理區位建置,還能節省最後一哩配送的成本。
  
 
        因此,因應未來可能的變局,物流中心的規劃必須考慮分散式設計,而面對日益成熟的無人機配送,物流中心內部包括硬體、以及資訊系統,都需要能及早規劃,因為無人機可不是玩具,買來硬體設備就能送貨。
 
        關於物流中心分散的策略,基本上有二種,分別是軸輻式(hub &spoke),以及去中心化的物流體系。
 
軸輻式
        軸幅式物流系統的概念,最直覺的作法就是將原本單一物流中心的建築形態,分散成多個小型物流中心。在2019年,Walmart與Amazon都已開始嘗試建置小型物流中心,其規模介於200~500平方米,這樣的物流系統因為仍保有中心架構,因此可處理較多元的商品種類,舉例來說,低溫商品、高價商品、特殊材積商品可透過中央物流中心配送;其餘常見的一般商品可透過小型物流中心配送,在都會區可搭配電動機車、人力腳踏車、或是無人機配送,因此整體運作彈性與可靠度,都會比單一集中型物流中心還要高,但是庫存水準並不會顯著增加。
    
 
去中心化物流系統
        去中心化的物流系統,又可稱為倉庫即服務(Warehouse as aService, WAAS),也就是如果要使用物流服務,不須自己建物流中心,也不需要購買貨運車隊。提供物流服務的,是我們所熟知的第四方物流(4thparty logistics)。
 
        如果Food Panda、Uber、滴滴打車、或是常見的訂房網站這種商業模式可以成功,那麼我們可以預期,遲早有一天會有新形態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物流系統出現,這樣的物流系統只需有集中的資訊體系,其餘實體空間以及運輸能量都可快速擴充或是縮減。
 
        而這種去中心化的物流體系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與彈性,在疫情期間仍可有效運作、在發生嚴重災害(如颱風、水災、地震)後可快速恢復,而且如果真的不幸受到天災衝擊,所遭受的硬體損失會遠比傳統集中型物流中心低。
 
        不過,去中心化型物流中心對於某些類型商品比較不適用,例如高科技產品、具有嚴格溫控要求的醫藥品、危險品、軍用品等,這類商品的特色就是不易買到,有較高的保存與配送條件要求,而且交易對象通常不是一般消費者。
 
        不論是去中心化,或是軸輻型物流體系,管理者都應該了解最主要的配套措施就是持續的大數據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庫存佈署,如果少了這個機制,在分散式的狀況下庫存可能不知不覺膨脹。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