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1期-2016年6月] 醫藥物流 X 電子商務 / 藥品供應鏈管理的新思維

[特輯] 藥品供應鏈管理的新思維

 

藥品 供應鏈

 

文章來源:編輯部

 

 

藥品供應鏈的問題,主要是未來人口老化,而且各先進國家對於藥品生產、管理的管制規定越來越多,新藥從研發、臨床試驗,到最後取得政府認證,這個週期變得越來越長,也使得這個產業的進入障礙越來越大,以美國為例,全球前十大藥廠的供貨量,約佔全美藥品的60%。在供應鏈的中段,有時候會有經銷商,特別是某些地區藥品銷售量不多,藥廠不會投入人力直接面對客戶,或是缺乏當地的倉儲、物流解決方案,這時候就會透過經銷商。不過,藥廠和經銷商其實有很大的利益衝突,畢竟經銷商可直接觸及客戶,而且也知道藥廠的賣價,一顆10元的藥,如果經銷商有辦法透過其他管道買到偽藥或是非專利藥品,賣給末端醫療院所時就可有更高利潤。

在藥品供應鏈的末端,為因應逐年墊高的藥費,藥品通路的集團化也越來越顯著,不論是透過水平整合,提高藥品採購量的談判籌碼,或是透過垂直整合,直接向上整合中間商、代理商。藥品供應鏈因為一直以來就是賣方市場為主,因此許多藥廠,甚至整個藥品供應鏈,都不是用「效率」為最高指導原則,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201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藥廠的安全庫存258天,相對於一般消費性產品而言,庫存約72天。且藥廠生產的前置期也至少要四個月,相對於一般消費性產品生產前置期僅需3~7天。藥廠之所以維持這麼高的庫存水準,主要原因就是藥品的利潤相對是很高的,而且藥品是攸關生命的,不論是政府、醫院,都寧可多備。唯一和消費性產品供應鏈相同的是,藥品供應鏈也很需要提升各環節「能見度(visibility)」,特別是「溫度管控」這件事。

 

 

 

本質上,藥品供應鏈是一個供給少、需求多元的供應鏈結構。就是因為供給面是比較強勢的,所以這個產業中,對於「供應鏈管理」並不是那麼重視。根據英國知名供應鏈機構「scmworld.com」於2014年的研究,如果是消費性產品,大概會有68%的受訪者認為供應鏈管理和產品研發、行銷策略等商業活動一樣重要;但是在藥品這個體系中,僅有39%的受訪者認為供應鏈管理很重要。然而,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研究,供應鏈活動的成本大概佔整個藥品成本的25%,只要廠商、政府,以及後端醫療院所能夠合作改善,就可節省大量的藥物成本。

在藥品的世界裡, 種類多並不是件好事。藥品和汽車零件不同,汽車零件的「可替代性」較低,但是「藥品」的可替代性高,而且藥品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與保存條件,藥品種類越多,只會讓整個藥品供應鏈變得更複雜,成本越高,也無助於提升整體國民健康水準。藥品要革新,供應鏈管理是一個手段,但絕對不是主導。因為真正驅使整個藥品供應鏈運作的,其實是不同國家各自的健康管理政策,以及醫生、國民對於「正確用藥」的觀念轉變。

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建議,每個國家都應該建立自己的常備藥品清單(essential drug list),常備藥品的目的在於處理大部份人較容易遇到的疾病狀況,而且常備藥品清單必須根據當時國家的整體醫療衛生狀況而更新。例如「天花」這種疾病可能已在某些國家無本土病例了,理論上就可從常備藥品清單去除。

一般來說,每個國家約需要300~400種常備藥品,如果是地區型醫學中心,約需要150~200種常備藥品,如果僅是一般診所,則20~30種常備藥品即足夠。而藥廠以及供應鏈體系要做的,就是專心維持這些常備藥品的需求規劃、庫存與作業效率。不過,光靠常備藥品清單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合理用藥」的監控機制。所謂的合理用藥,就是醫師根據病人的狀況,在一定期間內,用成本最低、劑量最少的方式投藥,如果沒有合理用藥的監控,醫生就會完全依照自己的偏好投藥,或許到最後治好病患,但是卻投入過高的醫療成本。為了做到有效監控,就須要有專責單位。

比起一般商品,藥品的「需求預測」其實是可以做得更精準的。一般商品之所以難做需求預測,是因為消費者會受到同儕、廣告、促銷活定、經濟狀況…等各種因素,而產生理性或是非理性的購買;但是「藥品」唯一需求來源, 就是因為有人罹患疾病,理論上,除了意外事件(例如車禍、天災) 、先天遺傳、感染,不會有人故意讓自己受傷或是生病,或是在沒病的狀況下自己去買藥吃。不論藥品的供應商、製造商、通路業者都需要有政府認證, 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不論是「供給面」或是「需求面」,政府或是藥廠都可做出更好的整體規劃。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