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1期-2016年6月] 醫藥物流 X 電子商務 / 以日本藥品流通體制 開闢現代醫藥流通之路

[特輯] 以日本藥品流通體制 開闢現代醫藥流通之路

 

日本 藥品 醫藥

 

文章來源:編輯部

 

 

自2009年3月中國醫改方案公佈至今已逾7年,但患者依舊常常會感到看病貴、藥價高、藥品不全、藥品品質難保障等問題。種種癥結直指藥品流通業,因流通環節過多、成本層層疊加導致藥價虛高、效率低、引起藥品流通產業鏈上的各環節不滿,成為了日益尖銳的社會問題。日本的現代流通業, 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至今,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藥品流通產業也隨著醫藥業的崛起而飛速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流通政策和制度,以及與藥品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相適應的流通體系, 使藥品流通通路順暢、成本低、結構完善, 效率高。在“十二五”中國藥品流通體制改革、行業升級、轉變以及中國醫藥流通產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越來越為嚴峻的關鍵期,通過對日本藥品流通體制的研究,或許可以為目前藥品流通的“瓶頸”帶來一些啟發。

 

藥品分類、責任劃分的精細管理

首先, 日本的醫藥市場高度集中,許多藥品都是集中通過藥品批發企業流向醫院、診所和藥店。那麼,對於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藥品,該如何做到高度集中的情況下,更安全更高效的劃分呢?對於此,日本將藥品分為處方藥及非處方藥(OTC),這一點與兩岸的醫藥品種類劃分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表現於藥品的流通方式以及對於OTC藥品的精細化程度上,據瞭解,日本的醫療用藥,是需要醫師開立處方的醫藥品,患者需要在醫師的診斷之後在該醫院直接拿藥,或者是憑醫生處方去藥房配藥,而這些藥大部分都是由製藥企業通過醫藥批發商提供的。藥品流通模式為:製藥企業→(藥品)醫藥批發商→(醫生的診斷)醫院/藥房→患者。因醫藥品是以人為對象,經過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臨床測試,特別是由醫師結合患者的病症,與實際的副作用,與安全性考慮之後,所開具的處方藥,患者對於藥效也會有著更高的期待值。據瞭解,處方藥約有96%是通過批發所獲得,只有2~3%左右的比例,是由製藥企業直接賣至醫療機構或者藥店。非處方藥顧名思義,是不需處方,即可在藥店直接購買的,根據副作用分為1、2、3類藥品,屬於大眾藥範疇,往往由藥劑師或者專門從事藥品買賣的人員,向患者提供妥切的情報,由患者進行選擇購買。而中國的OTC藥品則是有紅色及綠色之分,不難看出,在OTC藥品的劃分上還需更精細化的發力。據瞭解,目前日本的OTC藥品約有55%通過批發所獲得,可以說醫藥品批發是支撐日本醫療發展的根本保障。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