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69期-2014年6月] 醫藥供應鏈的革新 / 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觀點] 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便利商店 量販店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2006年時,台灣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以他對流通業二十多年來的長期觀察及實戰經驗,撰寫了一本書《當巷口柑仔店變Walmart》(台灣俗語“柑仔店”指的是雜貨店) , 歸結出影響全球零售流通業發展的十大趨勢為:國際化、併購、創新、加盟、需求鏈管理、RFID、自有品牌商品、樂活商機、虛實整合及零售金融。這十股浪潮交激出來的變革力量,不但預告未來產業的演變,也將改寫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當雜貨店所銷售的商品品項數,能夠到達與沃爾瑪量販店一樣大、一樣便宜的時候,那麼雜貨店就具有極大的優勢了,因為雜貨店就在你家隔壁,可完全成為虛擬量販店。但是,雜貨店都是小小的,只有15-20坪(50-70m²)左右,如何能做到呢?答案是“電子商務”,網路上能夠呈現無限大的商品品項數,銷售方式採直銷方式,製造商或進口商透過電子商務的媒合,再透過雜貨店的交付,可直接供貨給終端使用者。商品因直接供貨,無層層佣金,又不用給上架費、退貨及長期限支付票期的利息與資金積壓(量販店上架費約占進貨價的30%以上),商品較量販店更便宜,資金周轉更快(電商約10天內回款),柑仔店就能變成Wal-mart沃爾瑪了。

 

 

十年過去了,除了RFID發展不如預期(取而代之的是二維碼),這十股浪潮幾乎都已實現。台灣的零售現況呢?量販店依然是量販店,有增無減,四大量販店店鋪數共120店;便利店依然是便利店,增加更多,四大便利店店鋪數共有10,019店。在虛實整合的部分,大家都發展出自有的網路購物,虛實的整合是有,但並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線下的零售商店只是多發展一項線上的新業務而已,線上銷售額只有線下的零頭而已;線上的電商,也僅是請線下的零售商代收送貨,與線下零售毫無交集。為什麼呢?我想,這還是受到傳統習慣的影響吧,零售商店在台灣非常普及,非常方便,而且發展都有二三十年了,社會人民還是傳統的上零售商店購買。上電子商務網站購買的人,大都以年輕人為主,2013年台灣各大電商的營業額僅為新台幣1,088億元,約占零售金額的3%。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