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29期-2024年6月] 調理食品是冷鏈發展的新動力 / 打造零售新質生產力 供應鏈物流是關鍵

[專欄] 打造零售新質生產力 供應鏈物流是關鍵

 

零售 供應鏈

 

文章來源:文/海貓貓

 

本刊作為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專業刊物,主編海貓貓也一直在關注著不同領域是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希望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與思考。雖然兩岸發展背景不同、社會經濟狀況也不一樣,但本質相同,本文和讀者一起探討供應鏈物流,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意義所在。


“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點

        入2024年,對於“新質生產力”的討論不絕於耳。那什麼是新質生產力?從對新質生產力的解讀來看,其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而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其關鍵在於及時應用創新科技成果、佈局產業鏈、圍繞戰略任務科學佈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方面。

零售向“新”而行

        對於零售行業而言,“ 新”並不陌生。早在2017年前後,新零售、零售革命等概念的興起和實踐,為傳統零售的轉型與發展打開了新的道路。隨後,在互聯網+的概念滲透下,傳統電商平台也作為零售轉型的重要通路和切入點,又誕生了直播、社區團購等新方式。

        無獨有偶,在日本零售領域也開啟了轉型之路。大型商場如GRAND TREE不斷引導消費者將購物休閒的理念轉變為休閒購物,將商場一樓設置為零售超市,從而增加客流量。批發市場如橫濱果菜批發市場則是敏銳地察覺消費者對於方便淨菜的需求,轉而開設了“截切工廠”提供方便淨菜;商超則是開始通過增加冷凍食品,來提升客流量和消費頻次。

        而隨著COVID-19等意外事件的影響開始消散,線下實體零售又開始重新發力,主打性價比的商業模式正在為消費者所熱捧,台灣全聯超市、胖東來超市、零食很忙商店等不同領域的成功證明了“性價比”是未來的主流趨勢,電商、新零售平台如台灣太陽生鮮、淘天、京東、盒馬等同樣作出了類似的動作,各種“百億補貼”“線下打折”的活動也是為“性價比”做了最好的注腳。

“質”的關鍵在於流動

        “新”的起點有了,關鍵的“質”是什麼?對於零售而言,“質”的關鍵是流動性。從這個角度看,前端商業模式的各種變化主要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並通過直播等方式來提升流量的成交率,從而實現“高流動性”。

        因此,作為“衣食住行”中日常消耗品,以食品為引流商品的做法在不同商業模式中十分常見。例如在近幾年在兩岸吸足了眼球的Sam's club(山姆會員店)、Costco(好市多)、麥德龍、盒馬X會員等會員制倉儲超市品牌,其受關注的一大原因在於食品類商品,包括甜品、肉食、飲料等。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不少零售企業開始推動自有品牌的建設,如沃爾瑪、麥德龍、利群商業、7-11、全家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盒馬、叮咚買菜、太陽生鮮等新零售、生鮮電商平台,都不約而同地打造了自有食品品牌。

供應鏈是“生產力”落腳點

        這樣的轉變意味著以前只承擔“平台”角色的零售企業,開始走向更“重”的發展,“人、貨、場”也在轉型的過程中開始重構,“供應鏈”進一步成為零售企業的命脈之一,更是“生產力”的落腳點。

沃爾瑪如何打造
因應趨勢實現轉型

        論及零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沃爾瑪是繞不過去的話題。無論是沃爾瑪在採購方面對供應商的嚴苛要求,還是其在門店配送的高效率,以及對於庫存管理的造詣,非常符合上文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例如在創新科技應用方面,沃爾瑪僅在供應鏈端就應用了大量的智慧軟硬體,為其全球供應鏈網路的高效運營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以自動補貨機制為例,沃爾瑪運用了先進的預測和需求規劃技術,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和市場趨勢,沃爾瑪能夠精準地預測每個門店的銷售情況,從而避免“缺貨”導致的高成本和客戶體驗下降。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