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 越南概況與投資機遇
文章來源:編譯/編輯部 資料來源/越南統計總局
越南是東盟第四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也是名列前茅,加上社會穩定且擁有龐大的年輕人口,一直是台商和國際企業拓展海外生產線的熱門地點。
越南經濟發展迅速
越南於1986年推行經濟改革後發展迅速,在過去30多年一直保持著高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複合增長超過6%;2023年人均GDP是改革開放前的13倍。但相比其他主要的東盟經濟體,越南的收入水平仍然偏低,2023年人均GDP只有4,316美元,低於新加坡(87,884美元)、馬來西亞(13,034美元)、泰國(7,298美元)和印尼(5,109美元)。
自200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越南積極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迄今,越南已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越南歐亞經濟聯盟自由貿易協定》等16份自貿協定,合作對象覆蓋絕大部分主要貿易夥伴。
越南自1986年革新開放以來,很快融入世界貿易體系,其貿易狀況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舉足輕重。1986年,貿易佔越南GDP的比率大約只有20%。但到了2007年越南加入世貿組織時,該比率已上升至超過150%,貿易(進出口)總額高達1,113億美元,相當於1986年的38倍。受2008年金融海嘯影響,越南貿易增長一度停滯,但很快就重回升軌,並於2022年達至峰值,貿易額是2007年的6.5倍,而貿易佔GDP比率更升至186%,全球排名第13位。
越南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本年前4個月越南對外貿易概況: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2,419億4,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越南前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597億1,050萬美元)、美國(392億3,060萬美元)、韓國(251億1,290萬美元)、日本(148億150萬美元)及台灣(82億9,570萬美元),其中美國為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場,越南對美國出口347億2,760萬美元,成長21.2%。
本年前4個月台越雙邊貿易概況:台越雙邊貿易總額為82億9,57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其中自台灣進口65億9,01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0%,對台出口17億560萬美元,較前年成長19.4%。越南對台貿易逆差為48億8,45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台灣為越南第5大貿易夥伴,第14大出口市場,第4大進口來源國,以及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242億9,830萬美元、韓國86億2,570萬美元)。
2022年越南進口和出口貨值分別為3,589億美元和3,713億美元;主要進口來源地包括中國、韓國、東盟、日本、台灣,而出口目的地則以美國、中國、歐盟、東盟、韓國為主。由此可見,越南的貿易結構多為從東北亞地區進口零部件進行加工或組裝,再出口製成品到歐美市場。
除此之外,越南的進口來源地反映出該國是中國策略的理想夥伴;另一方面,越南又提供多樣化的供應鏈選項,可以因應客戶需要採購源自區內任何地方的零部件,再作加工生產或進行組裝。
外資是投資越南的主要來源
在東盟10國中,越南是僅次於新加坡和印尼之後最能吸引外資的國家。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是推動越南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而外資則是越南出口活動的主要推手。根據越南官方統計數據,外資於2023年為當地貢獻接近2,60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佔總出口收入的73.1%。在若干界別中,極大部分的相關出口收入是經由外資企業產生的,包括電話(99.6%)、電腦(98%)、機器(93%),以及服裝及紡織品( 超過60%)。
自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10年,流入越南的外國資本基本保持上升態勢。截至2022年,越南的累計外資註冊資本達4,410億美元,分散於36,345個投資項目。韓國、新加坡、日本、台灣、香港和中國內地分別是越南的六大外資來源地,共佔外資註冊資本總額的七成;當中又以韓國遙遙領先,佔外資註冊資本總額近五分之一及投資項目總數四分之一,其次是新加坡和日本。例如,韓國的三星和LG已在越南進行大量投資,而日本的永旺百貨(AEON)和新加坡的凱德集團(CapitaLand)住宅項目在越南也是隨處可見。當然,大部分來自新加坡、香港和英屬維京群島(第七大外資來源地)的投資都不一定是源自本地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東北亞地區( 韓國、日本、台灣、中國)多年來一直是投資越南的大戶。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急升,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國對越南的投資流量在2021年突破20億美元,是2014年的6.6倍。韓國、新加坡和日本依然是越南的主要投資者,2022年合計對越南投資167億美元,佔當年外資註冊資本總額的57%,而中國(26億美元)也已超越香港(23億美元)和台灣(14億美元),晉身外資來源地第四位。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觀點 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 打造零售新質生產力 供應鏈物流是關鍵
- 專欄 休閒零食的供應鏈物流標準化建立與執行-專訪 湖南零食很忙商業連鎖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 覃擁
- 專欄 燈塔工廠系列工廠6-燈塔工廠引領食品企業變革 從傳統到創新的轉型之路
- 封面故事 農產品是推動冷鏈物流發展的關鍵嗎?
- 封面故事 預製菜發展標準公布 冷鏈物流如何把握機遇?
- 封面故事 零售企業的ESG 觀察
- 國際物流 YAMATO 40 年來的運輸改革帶來哪些改變-與日本郵政的合作似乎進展得驚人地快
- NEWS 永聯物流開發OMEGA 全亞洲最大智慧倉儲 啟動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 NEWS 全家便利商店投資新竹湖口全溫層物流中心
- NEWS 爭鮮餐飲集團規劃投資逾63億元 在桃園興建新廠及雲端智慧管理系統與自動化倉儲
- NEWS 小北百貨砸10億元在新竹蓋智慧物流中心
- NEWS FANCL因應物流2024年問題 取消購物“免運費”
- NEWS ZOZO TOWN 試行「慢速交貨」
- NEWS NewCold 投資加拿大亞伯達省南部冷鏈設施
- NEWS 印度冷鏈物流成長的阻礙原因
- 專欄 AI 應用系列報導之一-智慧採購
- 封面故事 食品和飲料供應鏈 挑戰、趨勢及如何創新
- 市場點擊 2024 春季日本物流考察團報告
- 市場點擊 GLCT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ESG物流永續獎 特別報導-第二屆「ESG 物流永續獎」頒獎典禮 看見綠色永續新經濟
- 專欄 從2024 數據看中國大陸物流發展趨勢
- 專欄 消費者的“小確幸”廈門見福超商如何做到?-專訪 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利
- NEWS 亞馬遜大力投資快速物流 提高單日送達率
- NEWS 新加坡YCH Group 在日本福岡機場 設立新物流中心
- 專欄 從數位化供應鏈看雀巢的可持續實踐道路-專訪 雀巢大中華大區供應鏈及採購資深副總裁 李段贏
- 焦點報導 以冷凍母中心的構想 推進製販配改革 —Access 冷凍母中心
- 封面故事 再探零售超級艦隊自建智慧供應鏈物流-專訪 利群集團副總裁 狄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