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29期-2024年6月] 調理食品是冷鏈發展的新動力 / 印度冷鏈物流成長的阻礙原因

[NEWS] 印度冷鏈物流成長的阻礙原因

 

冷鏈物流

 

文章來源:文/王明馨 編譯

 

        印度是一個新興的生產中心,各行業都呈現指數增長。作為領先的出口國,印度擁有強大的產品組合,包括機械設備、石油產品、珠寶、鋼鐵,同時在藥品、化學品和蔬菜領域也佔有重要地位。這些商品出口到全球各地,包括中東、歐洲、非洲和美洲市場。新加坡市調公司Eximpedia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印度對全球商業的貢獻重大,藥品出口額達59億美元,有機和無機化學品出口額為49億美元,乳製品出口額接近24億美元。此外,印度的農業實力為世界第二大蔬菜生產國,在香蕉和稻米出口方面居領先地位。這些不同的出口產品有一個共同點,即仰賴冷鏈物流來維持最佳品質並減少腐壞損失。如藥品、化學品、乳製品、肉製品以及易腐爛蔬菜等商品,在推動印度經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嚴謹的溫控確保供應鏈無縫運作。

        儘管如此,印度冷鏈物流仍處於起步階段,並面臨碎片化的重大挑戰如組織效率低下、專業知識缺乏以及貨物運輸可視性有限等問題。這種碎片化對實現強大而高效的冷鏈物流系統構成巨大的障礙,對於維持印度作為全球出口大國的地位至關重要。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機構的研究顯示,印度冷鏈物流市場預計2024年將達到116.4億美元,到2029年將成長至181.9億美元。穩定成長的關鍵原因是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國內外對易腐商品的需求增加。而為了讓物流業支持這種成長,迫切需要投資創新的冷鏈倉儲和運輸。

        儘管印度的易腐爛食品出口量很大,但低效率的冷鏈運作卻導致重大損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每年全球約13億噸糧食損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80~150億美元。而在印度,水果和蔬菜的採後損失約在4.58%至15.88%之間。同樣的,依賴高效冷鏈製藥業,由於敏感藥物、疫苗和其他原料的儲存不良和運輸中斷也面臨重大損失。患者嚴重仰賴製藥公司的聲譽,缺乏評估藥品外觀和包裝之外的能力。即使藥物包裝和品牌看起來無異常,藥物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也可能會損害其有效性。是什麼原因阻礙印度冷鏈物流的成長?重要因素摘要如下:

        • 基礎設施不足:印度90%以上的冷鏈物流產業分散、私有化,缺乏標準化。許多地區冷鏈設施不足,阻礙當地市場需求的滿足。此外,品質不一致導致冷庫設備不足,無法滿足特定的商品需求。冷藏車對於運輸易腐爛的貨物至關重要,但供應短缺且容易發生故障,導致重大損失和庫存中斷。

        • 燃料成本不斷上漲:與美國、澳洲和日本等全球同業以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鄰國相比,印度正在努力解決燃料價格上漲的問題。由於燃料佔冷庫設施和溫控運輸營運費用的大部分,印度冷鏈物流的整體費用比其他國家高。

        • 電力供應中斷:印度依賴煤炭發電,加上煤炭短缺,引發頻繁且大範圍的停電,特別是在工業區、二線城市和農村地區。這些中斷會危及倉庫冷卻系統的功能,導致設備故障。除了維護費用之外,電力中斷還會促進微生物生長,導致儲存的貨物受到污染。

        • 人工管理投資緩慢:儘管技術取得進步,但印度物流等產業在創新方面仍然緩慢,嚴重依賴人工來管理冷鏈貨物和調節儲存溫度,增加出錯的可能性。此外,操作冷鏈設備需要專業知識,但由於該行業的組織混亂,物流公司往往步調緩慢投資經過培訓的設備操作和維護專業人員。

        • 監管障礙:政府法規和地方官僚程序阻礙冷鏈物流的效率。官僚的延誤、檢查不足和複雜的繁文縟節更加劇挑戰,影響冷鏈時間表並導致貨物損壞。此類受損產品可能會引發更多召回,或是藥品對消費者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

        改善印度的冷鏈物流需要採取綜合方法來解決各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基礎設施、技術採用、法規改革和技術發展。透過實施解決策略,可以顯著提高印度冷鏈物流網路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終使企業、消費者和整體經濟受益。以下是一些解決策略要點:

        • 發展基礎建設:印度物流企業需要在不同地區投資建造標準化冷庫設施,以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需要推動私營和公共夥伴關係擴大和現代化冷鏈基礎設施,並在服務不足的地區建立冷鏈設施。

        • 技術整合:創新是不易受干擾的無縫冷鏈關鍵。物流服務供應商可以採用冷鏈管理軟體對貨物的溫度、濕度和位置進行即時監控。IoT(物聯網)設備和感測器可確保整個供應鏈中易腐爛貨物的正確處理和追蹤,進而減少因損壞而造成的浪費,並縮短上市時間。區塊鏈技術也可讓客戶獲得透明且安全的冷鏈交易記錄,並幫助追蹤庫存。

        • 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印度的氣候為使用太陽能和風力等再生能源來運行冷鏈倉庫和移動儲存設備。再生能源減輕電力短缺對冷鏈營運的影響。此外,改用電動卡車運輸還可以降低長期成本和碳排放。

        • 技能發展和培訓:針對冷鏈專業人員的專門培訓計畫可以幫助提升在操作和維護冷凍設備方面的技術專業知識。物流公司可以與教育機構和行業協會合作,開發冷鏈物流的課程和認證專案。

        • 法規改革:印度政府已採取措施改善冷鏈基礎設施,從提供各種農業計畫來建立全面完整的冷鏈設施,到透過補貼、貸款和補助款鼓勵私人參與。還需要簡化監管流程,以減少在獲得冷鏈運營許可和批准方面的官僚主義延誤和腐敗。監管機構需要採取嚴格的品質標準和定期檢查,以確保符合食品安全法規,並防止不合格產品在冷鏈中流通。

        • 合作措施:透過促進政府機構、物流公司、冷鏈營運商和技術供應商等相關組織之間的合作,企業可以應付常見的冷鏈挑戰並促進創新。產業聯盟可以支持最佳作法、數據和資源的交流,以優化全國的冷鏈物流運作。

        整合冷鏈:成功的冷鏈依賴貨物的無縫移動,且不影響貨物的溫度。從包裝、運輸和倉儲直到送達終端客戶,貨物都要有穩定的環境。透過單一物流合作夥伴來管理全程冷鏈,企業可以透過消除繁瑣和低效率、簡化流程並縮短交貨時間來確保貨物品質。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