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02期-2019年12月] 流通+EC 新世代物流 / 亞馬遜水土不服 退出中國電商業務為哪般?

[封面故事] 亞馬遜水土不服 退出中國電商業務為哪般?

 

中國電商 亞馬遜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在世界政治經濟局勢陰晴不定的當下,再度探討亞馬遜部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之舉,本文期望站在客觀立場,從亞馬遜以往在華發展和如今斷腕電商業務之舉作一分析,以期為跨國企業提供借鑒。

 

    2019年7月18日,亞馬遜中國正式停止為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即退出中國電商業務。近兩年,這一“退出”傳言熱度與其每況愈下的電商業務相比,前者幾乎成了亞馬遜中國進入消費者視線的唯一方式。進駐中國市場15年,亞馬遜中國似乎已不覺從一頭風馳電掣的獵豹,蛻變為一隻慢條斯理的樹懶,這與其美國總部業務日新月異的增長,形成強烈反差,亞馬遜中國的水土不服已成定論,至此局面,壯士斷腕或是無奈的明智之舉。

 

占盡先機,卻拱手相讓

    成立於1995年7月16日的美國亞馬遜,僅用兩年時間便成功上市,之後一直保持平穩增長,2004年,銷售額接近70億美元的亞馬遜,可以說是天下無敵,同年8月,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卓越網進駐中國。當年,初誕的淘寶羽翼未豐,剛試水電商的京東,還未下定決心關閉全國12家實體店,唯一對手是模仿亞馬遜賣圖書的當當網,實力與當時的亞馬遜相距甚遠。但當時的亞馬遜“獵豹”,似乎未嗅到萌動市場中弱肉強食的氣息,自廢一統江湖的先機,行動遲緩、孱弱防守,留給中國本土電商近10餘年的成長時機和空間。據相關媒體數據統計,從2012年到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商市場佔有率占比,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每年都有小幅提升,其中占比最大的天貓從52.1%一路上升至55%,京東從22.3%上升至25.2%,而曾經佔有2.3%佔有率的亞馬遜滑落至0.6%,不足1%。(見下方圖表),這樣的最終結果,除了後文將分析的水土不服之外,拱手相讓先期搶佔的市場,無疑為最終陷入競爭困境開了個壞頭。

 

水土不服為哪般

    對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外界已經有多種解釋,其中水土不服是最為公認的原因,要探明究竟,首先需要清楚中國電商市場的“水土”究竟如何?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商市場上,電商們已從搭建平台的初級階段,步入憑藉技術提供快捷優質服務的競爭階段。

    首先,如今通過短視頻或直播進行商品推介,利用大數據、智慧演算法推薦、AI客服儼然已成本土電商的“標配”業務方式。另外,以價格為主導的購物節已經成為日常行銷手段,其中前期的廣告宣傳、現時的電視聯歡會等每年都會將價格戰演繹推到巔峰,帶動銷售額屢創新高。還有,物流服務在時效和品質上的相互比拼更是激烈,包郵區次日達、生鮮冷藏當日達亦趨常態,商品退貨處理的便捷程度都在不斷提高,一鍵免填單上門取貨,高信用享閃退款早已實現。

    但是亞馬遜中國的“溫吞水”競爭狀態,完全無法跟上本土電商的步伐。首先,亞馬遜中國骨子裡,一貫不屑於參加購物節價格戰的態度,導致其對外宣傳機會偏少,使平台商品價格偏高。比如,京東2013年發起價格戰,亞馬遜不僅沒有參加,而且像中國電商最愛的各種造物節“雙11”、“618”等,亞馬遜也沒有任何動作。為保持低價,亞馬遜也曾嘗試在全網監測各大電商平台同款商品價格,發現價高便直接要求賣家降價,但是這一措施沒有達成效果,因為中國國內品牌的線上銷售分為廠家、分銷商等多通路,快速降價在現實中無法操作,而本土電商在商品降價方面策略比較靈活。

    再則,其售前、售後服務體系的開發,相比本土化企業明顯動力不足,售前用戶評價缺乏,售後服務通道單一。例如有顧客抱怨其暢銷美國的一款高爾夫GPS 腕表,除了價格比本土電商高出300 元人民幣,其產品最大賣點的高爾夫球場地圖及技術數據中,卻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國地區的數據,不能滿足中國本土消費者需求,退貨政策方面,也因為內置鋰電池,而無法用中國快遞空運退貨至海外。

    另外,亞馬遜中國停止第三方商家入倉後,入駐電商平台的商家失去了亞馬遜提供的包括倉儲,揀貨打包,派送,收款,客服與退貨處理的一條龍式物流服務,這其實也是亞馬遜中國開始收縮中國電商平台業務的信號,失去物流速度的優勢,更是加速了對中國電商業務的終結。

    在檢討中國電商市場失利的原因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曾說,“我們大多是把在日本、德國、英國、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取得成功的做法複製到中國,事實上,在中國,我們需要更多的市場定制。”可見本土化的劣勢亞馬遜自己也意識到了。習慣於將自身優勢複製到中國,從購買頁面、到支付流程,甚至是中國區的高管配置,清一色都是亞馬遜美國的配置。亞馬遜中國團隊雖然全權負責日常運營,但各種決策權卻屬於美國總部,有內部傳聞,對中國團隊缺乏信任是其中原因之一,這從亞馬遜中國長期由總部調任的外籍高管任職可見一斑,對於如此需要接地氣的電商業務而言,缺乏中國生活經驗的高管制定的經營戰略,有失偏頗在所難免,本土化之路困難重重。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