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7期-2025年10月] 時尚品牌的成長密碼 / 時尚產業如何打造新時代供應鏈差異化優勢

[專欄] 時尚產業如何打造新時代供應鏈差異化優勢

 

供應鏈 時尚產業

 

文章來源:文/主編 海貓貓

 

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密集型產業轉型,是中國供應鏈物流近十年來最重要的趨勢之一,這樣的發展趨勢以一場名為“效率和成本”的變革,讓各個企業認識到了供應鏈物流的重要性。作為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專家與專業媒體人,海貓貓看到了時尚產業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格局,只捲效率的侷限和瓶頸,也希望以自身獨特的視角與產業界一起探討時尚品供應鏈物流變革的未來方向。


數字經濟的時代
演算法究竟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2020年9月,人物發表了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輕紀實文學,試圖通過對一個系統的詳細解讀,讓更多人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數位經濟的時代,演算法究竟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對於物流人而言,如今演算法已經是支撐“降本增效”的常用工具,但正在讓物流管理者開始陷入“效率與成本”的困局中。大概是從2009年中國電商發展進入新階段開始,物流速度與交付體驗開始綁定,從消費者端最明顯感受的就是快遞產品的時效計量單位從“天”到如今的“小時”,之後即時零售的誕生更是讓2C城市配送進入“分鐘”級別。

        供應鏈也在變得更快。時尚產業的快最大的驅動來源在於快時尚,當年Zara兩周就能完成從設計到上架的極速供應鏈運營,對於中國鞋服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去庫存和供給側改革的需求與目標,快速反應和彈性成為企業供應鏈運營的具體目標和優化方向。

        同時,通路變革也在影響著鞋服乃至整個時尚產業的發展脈絡。線上方面,各細分行業已經從早年單向輸出、廣撒網的電商平台,發展到如今直播、短視頻等具備高互動性和直接精準行銷的多元方式與通路,前端挖掘和引領的海量消費需求,更需要供應鏈物流以更快地時效進行滿足。線下方面,門店的角色也開始多元化,除了最基本的體驗、銷售和品牌形象展示,不少品牌也將門店作為“前置倉”,與線上聯動打造“線上下單,門店配送/取貨”的方式,提升全通路的交付體驗。

        企業在行銷端為了流量而使盡渾身解數之時,供應鏈物流端也正在陷入一場效率與成本的較量中。為了應對這場挑戰,企業開始嘗試不同的理念、運營方式和技術,通過對流程再造、供應鏈物流技術的革新,逐漸實現了成本與效率的平衡。

外資時尚品牌快但不靈了

        不過,每一次的變革都會伴隨著陣痛,也會帶來新的問題。仍以快時尚為例,曾經被視作行業標竿的Zara陷入閉店傳聞,相同境遇的還有H&M,以及優衣庫在華收入的持續下降,開始讓人感歎快時尚似乎不管用了。不少中國品牌更是在學習快時尚的過程中遭遇了庫存高、周轉不靈的問題,拿來主義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當然,這也與行業本身發展的形勢息息相關。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12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絕對量為14,691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微增0.3%;限額以上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絕對量為1,415億元,較2023年增長11%。作為補充參考,科爾尼的研究數據表示2018~2028年間,中國潮流時裝市場規模基本停滯,年增長率僅為3%。相比之下運動休閒裝市場則保持7%的高速增長,到2028年預計達到5,60 0億元。與潮流時裝市場一樣,中國化妝品市場也是“ 寒氣逼人”,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全國2024年1~12月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額為4,357億元,較2023年同比下滑1.1%。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