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新北淡江大學商圈 蝦皮店取使用主因及改善建議調查
文章來源:文 /淡江物流研究團隊 劉仁欽 陳冠廷 陳品旭 林湘庭
近年台灣電子商務快速成長,蝦皮與酷澎等平台持續呈現雙位數成長,年輕族群仍是主要消費者。隨著網購需求攀升及少子化導致司機不足,「到店取貨」成為物流最佳方案。此趨勢下「最後一哩路」配送模式成為電商競爭核心,便利商店取貨與專屬取貨點逐漸並行。淡江大學擁有約2.5萬名學生,周邊屬半封閉商業生態圈,具高度研究價值。
電商店取服務發展
台灣電商到店取貨歷經三階段:
• 萌芽期(2000-2010):宅配為主,2006年PChome與7-ELEVEN合作「隔日取貨」,以便利據點解決收貨不便,迅速成為業界標配。
• 成長期(2011-2018):四大超商全面導入取貨服務,市佔達物流配送35%以上,促銷期更超過五成,帶動學生與年輕族群使用。
• 分化期(2019至今):因超商延遲與手續費問題,電商自建取貨點,如蝦皮店到店、momo速配店,以降低運費、提升效率。
取貨方式比較:
• 超商店取:據點密集( 逾12,000家)、24小時營業、附加消費便利。
• 蝦皮店到店:常態運費0元、專人處理退換貨、保管期長(7天 vs超商3-5天)。
蝦皮發展現況
蝦皮自2019 年起營收快速增長,2024年達124億美元,業內消息台灣市場貢獻高達八成。2021年推實體店服務,自雙北擴展全台,並與OK超商、美廉社合作,2025年門市突破2,000家,其中七成為智取店。據報導,蝦皮2024年日均包裹量達64萬件。透過系統優化與行銷策略,蝦皮在電商競爭加劇甚至同業出現負成長的情況下,仍保持市場領先。
調查與分析
調查手法及淡江商圈說明
本研究源自淡江大學物流團隊對蝦皮店取服務的觀察,為提供電商平台、便利商店及校方參考,設計問卷調查消費者取貨體驗的前三大關鍵因素。問卷經多次調整,採「僅複選三項」方式以提高填答率,調查範圍鎖定淡江大學正門周邊學生與社區居民。調查於 8/25 至 9/5 進行,採線上與線下方式,共回收 119份,並輔以相關報導與評論分析。
淡江商圈可分為三區:
• 淡江校園周邊:以「大學城」餐飲區為核心,水源街、金雞母區多為學生租屋,設有淡江-智取店與水源-智取店。北新路為住宅混合區,有北新店與美廉社合作的北新二店。學府路則以飲食與家庭用品店為主。
• 英專路夜市區:以餐飲攤商為主,另有藥妝與文具等生活商店,設有水源二-智取店。
• 淡水捷運站區:以大都會廣場及博愛路為核心,鄰近住宅與餐飲聚集,設有博愛-智取店,並連接觀光客眾多的淡水老街。
蝦皮概述
蝦皮店取服務分為三類:
• 智取門市:24 小時無人商店,消費者透過機台即可領取包裹。
• 一般門市:有店員駐點,營業時間 11:30~22:30。
• 合作門市:與美廉社合作,於營業時間內提供寄取件服務。
截至 2025 年 8 月,淡江周邊已有 6 處據點:淡江-智取店、水源-智取店、水源二-智取店、博愛-智取店、北新店(有人力)、北新二店(美廉合作)。若再納入稍遠中山、新民、新市三店,淡江商圈共有 9 店。
全國來看, 蝦皮已開設逾2000 家店到店門市(含合作店),而 7-ELEVEN 擁有 7151 家分店(2025.7)。全國平均蝦皮據點比例約 28%,淡水區達 29.2%,若縮小至淡江商圈,更提升至 33.3%,顯示此區域密度明顯高於全國平均。
結果分析
• 取件地點便利性(84.9%)
取件地點的便利性是消費者首要考量,高達八成五受訪者將其列為主要因素。這顯示民眾在日常購物中,強調「就近取貨」的需求,尤其在淡江商圈周邊,消費族群多以學生及上班族為主,能否快速、就近完成取件,成為最具影響力的關鍵。
• 運費負擔(82.4%)
運費的高低同樣重要,僅次於地點便利性,約八成二的受訪者選擇此項。可見價格敏感度在學生商圈特別明顯,低運費或免運優惠能大幅提升消費者對蝦皮店取的黏著度。這也呼應了電商平台持續推出「免運券」及低運費政策的重要性。
• 配送速率(43.7%) & 取貨流程便利性(40.3%)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多精采文章
- 專欄 2025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 時尚產業如何打造新時代供應鏈差異化優勢
- 專欄 藏在“PI 實物互聯網”名稱 翻譯背後的物流新理念
- 專欄 物流業推動工業5.0 促進綠色經濟的關鍵成功因素
- 專欄 森馬以數位化與AI重塑全鏈路 革新服飾零售競爭力
- 封面故事 美妝產業穿越週期 中外品牌策略背後的基本盤是什麼
- 封面故事 最新體育品牌觀察—業績分化與供應鏈物流的差異化走向
- 封面故事 解密品牌生長密碼與供應鏈賦能之道——專訪TORY BURCH物流總經理 忻琪威
- 國際物流 Nusantara 努山塔拉 印尼新首都未來的商機
- NEWS 南僑海外擴張 訂十年計畫
- NEWS 疫後航太需求爆發 台廠打入國際供應鏈 占一席之地
- NEWS 全聯啟動OMO大戰略 串聯點數生態圈
- NEWS Interroll收購荷蘭新創公司Sortteq BV強化全球物流解決方案
- 市場點擊 深耕四向穿梭車技術 掘金東南亞智能物流藍海——專訪上海哥倫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慶波
- 專欄 供應鏈資訊化時代 數位化“安全”直接影響企業命運
- 封面故事 重塑門店的快時尚 正在發動供應鏈價值革命
- 封面故事 服飾企業最新經營態勢觀察 營收數據背後的行業演進路徑
- 焦點報導 大阪二手服飾店打破行業常規 由物流部門主導經營 營收成長到350 億日圓——WEGO 株式會社大阪貝塚物流中心
- NEWS 豐田織機開發「雙輪型人機協作搬運機器人」 並投入量產線運作
- 封面故事 AI構建智慧零售全鏈路效率革命
- 專欄 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趨勢
- 國際物流 日本進行中的購物革命 打開線上線下銷售的死結
- 市場點擊 以技術深耕產業 以溫度反哺社會
- 專欄 解構“長期主義”價值主張和流動性 塑造鞋服產業可持續基石——專訪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