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7期-2025年10月] 時尚品牌的成長密碼 / 大阪二手服飾店打破行業常規 由物流部門主導經營 營...

[焦點報導] 大阪二手服飾店打破行業常規 由物流部門主導經營 營收成長到350 億日圓——WEGO 株式會社大阪貝塚物流中心

 

服飾 物流中心 WMS

 

文章來源:編譯/編輯部 文章來源/流通研究社《Material Flow》月刊

 

WEGO株式會社在2024年迎來創業30周年,這是一家專注於服裝製造與銷售的企業。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及小型服飾配件,旗下擁有7大品牌,在日本全國開設了194家門店。同時,電子商務網站的銷售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本季度銷售額達到288億日元。支撐WEGO株式會社物流運營的核心設施主要有兩處,包括位於大阪府貝塚市的物流中心和埼玉縣八潮市的物流中心。其中,作為主要物流中心的貝塚物流中心負責60%的入庫業務,處理面向門店和電子商務的庫存。該中心採用東計算電(TOUKEI)公司專為服裝行業開發的倉庫管理系統(WMS)CLOWS,實現了對庫內商品的全面管理,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WEGO公司從1994年在大阪,以一個僅有3坪的二手服裝店起步,至今發展成為現有規模的歷程,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從傳統倉儲方式的改革,到逐步改善倉儲條件,再到內部供應鏈的根本性變革,WEGO物流本部的核心團隊成員,見證並推動了這些重要的改變。


從專營服裝店鋪到新品銷售
從單點走向全國

        WEGO是一家圍繞在2010年後出生,從中學生到大學生年齡層客戶,經營服裝和小配件的企業,不同於其他企業專注女性或男性市場,WEGO面向全性別且特別針對大企業不關心的2010年後出生的青少年,這也是其特色之一。

        WEGO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4年,當時創始人在大阪南部開設了一家僅有3坪的二手服裝店,每件商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且沒有尺寸分類。饒是如此,WEGO仍然通過滿足顧客對尺寸的需求,逐步提升業績。

        日本二手服裝市場,大約每3到6年會經歷一次流行的起伏。曾經在復古潮流興起時,一條牛仔褲的零售價甚至達到100萬~200萬日元。但隨著幾次潮流的重複出現,市場價格逐漸穩定,WEGO主要推出的4000~5000日元的二手服裝成為市場主流,這也推動了業務的增長。

        在專營二手服裝的時期,WEGO在日本全國的門店數量大約在70到80家。但為了滿足顧客對尺寸等方面的各種需求,從2006年左右開始,WEGO逐步引入了新品的產品線。隨後,業績得以提升,如今門店數量已超過原來的兩倍。在銷售額方面,專營二手服裝時期的年營業額為60億日元左右,而現在最高已突破350億日元。

        可以說,WEGO的商業戰略方針轉變,完美契合了市場需求,但WEGO物流本部本部長 式井良典表示經營二手服裝是WEGO公司的核心,WEGO不會完全放棄它。在保持這種根基的同時,WEGO計畫從中衍生出更多樣化的時尚產品。目前WEGO的店鋪既有專營二手服裝的店鋪,也有同時銷售二手服裝和新品的店鋪,此外WEGO也在積極開展電商業務。

二手服裝
以重量為單位採購

        WEGO的二手服裝是從美國和歐洲進口的。雖然有些採購方式是先逐件檢查商品,然後再進行採購,但基本上是按重量購買的。這樣做的缺點就是不知道裡面到底有什麼,可能會有寶物,也可能全是廢品。將這些二手服裝送到倉庫後,WEGO不會按照SKU來管理,而是按照類別分開,比如針織衫、T 恤等,然後分送到全國各個門店。因此,雖然二手服裝與新品服裝都屬於服裝,但後者基於SKU採購和配送,因此二者的物流模式截然不同。

        式井良典表示,二手服裝是根據每件商品的狀態進行分類的,但嚴格客觀地制定分類標準,對於企業而言非常困難。因此,在專營二手服裝時代,WEGO會用“稍好”、“好”這樣的主觀標準來分級,這也反映了二手服裝分類的難度和主觀性。也就是說,之前二手服裝幾乎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產品管理,這也是該業態當時的常態。與之相比,新品商品可以通過SKU進行明確分類,大量生產使得管理變得非常簡單。

        雖然一開始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管理。WEGO採用了一種名為“包裹”的單位進行管理,每個包裹壓縮包裝了100到200件衣物,這些包裹每週都會通過40英尺的貨櫃運送過來。發貨方會用夾具將其盡可能地壓緊裝入貨櫃,而WEGO這邊只能通過手工將其取出,作業人員需要背著每個大約40公斤的包裹搬運出來。式井良典表示,一個包裹的價格大約在1萬日元左右,所以只要裡面有1件能賣出高價的商品,即使剩下的商品難以銷售,這樣的業務模式也是可行的。

        當然,在更早以前,WEGO也曾有過親自去現場逐件挑選商品的時期,但這樣做成本太高,無法滿足WEGO的目標客戶和業務規模。因此,WEGO轉而採取大量進貨的方式,即使其中只有1件是高價商品,其他商品即使難以銷售,WEGO也能通過規模化運營來平衡成本。

經歷連續導入WMS失敗
直到第四次才成功

        從專營二手服裝到新品服裝,WEGO的業務和物流同時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WEGO以重量來管理商品,即“還剩下多少公斤”。但現在必須能夠清楚地看到“以多少錢買來的商品有多少件在手,多少件已經送到店鋪,以及銷售情況如何”。當然,這需要專門的倉儲管理系統WMS來實現,因此WEGO決定引入WMS。

        然而, 最初導入的系統在WEGO的實際操作中幾乎無法使用。WEGO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在於儘管這是一個系統,但所有的操作指示和管理都還是通過紙本文件進行,導致實際使用中需要進行大量的紙本文件處理。例如配送訂單的下達需要通過紙本文件確認,然後由人員手動在電腦中輸入資料,這種數位化的方式和WEGO之前的手工操作幾乎沒有區別。

        最初,WEGO將倉庫的運營交給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但覺得“這種方式太低效了”。於是,WEGO重新引入了一個針對百貨公司,包括服裝在內的WMS系統,按照“入庫、上架、按訂單出庫”的流程進行操作。

        然而,這個系統也存在問題。WEGO的物流有兩個主要流程:一是入庫上架倉儲,二是無需倉儲直接中轉出庫。然而,這個針對百貨店的WMS系統要求,所有入庫的商品必須先上架,之後才能進行出庫操作。這與WEGO的流程不是很適配,而且無法修改,導致操作非常繁瑣。當時,WEGO的日均直接出庫量達到2萬到3萬件,但由於系統的使用問題,導致無法完成必要的出庫任務。

        經過各種經驗的積累,WEGO得出了“ 在WEGO的業務中,使用現成的WMS軟體是困難的”這一結論。當然,WEGO也考慮了可以訂製的現成產品,但即便是看似初始成本合理的選項,一旦添加WEGO所需的功能,最終都會變得相當昂貴。面對這樣的現實,WEGO決定從零開始,採用全新的訂製開發。因此,WEGO委託了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並以他們為主導,與幾家系統公司組建團隊,共同開發了WMS系統,但最終卻發生了最糟糕的事件,而且這是一起比以往任何都嚴重的事故。

        此次事故發生在2019年,當時系統發生了嚴重故障,完全無法運行。具體來說,系統中產生了儲位管理的數據全部混亂並合併為一體的怪異現象,導致WEGO無法確定商品的具體位置。不僅不知道商品在哪裡,就連進入系統的數據是被重複計算,還是正常輸入都無法判斷,且完全無法找到問題的原因,導致WEGO徹底亂套。

        回想起來,WEGO意識到當時是一次性更換了核心系統和WMS。按照風險管理的觀點,理應分步驟、分階段地進行導入和測試,最終再進行全面轉移,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結果,系統和物流全部停擺,導致WEGO陷入一片混亂。這次事件讓WEGO覺得“將系統開發外包是不可靠和危險的,還是WEGO自己來開發吧。”

        因此,WEGO聯繫了此前與在其他系統引入中有過合作關係,並建立了信任的東計電算公司。WEGO重新從零開始,省去了之前涉及的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明確了需求定義,直接將自己想要的功能要求傳達給東計電算公司,並與他們共同開發了WMS。同時,WEGO也在同步推進外包作業的內部化,這樣開發完成的系統,從2021年4月開始順利運行。

        “我們經歷了各種手工操作的艱辛,面對著不盡如人意的系統,經歷了所有不好的事情,並參觀了多個物流中心進行學習。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所有的需求都提出,最終實現了現在的系統。”式井良典由衷地說道。

打破行業常規
由物流部門主導經營

        除了滿足WEGO特殊的流程需求,此次成功導入的WMS還有著不少其他實用的功能 “讓資訊流更流暢”。式井良典表示,曾經在一個服裝製造與零售業的物流負責人交流會上,同行們都在討論“無法獲取入庫資訊”的問題。

        當時日本業界對於物流人的看法也值得玩味,—“負責物流的人都是被社會淘汰的人”,這類論調廣為流傳,如果不能成為設計熱銷單品或在店鋪表現出色的企業“明星”,那麼只能去負責物流等工作,這樣的人事安排導致物流部門在公司內部話語權低,甚至在外部也很難被重視。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