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7期-2025年10月] 時尚品牌的成長密碼 / 深耕四向穿梭車技術 掘金東南亞智能物流藍海——專訪...

[市場點擊] 深耕四向穿梭車技術 掘金東南亞智能物流藍海——專訪上海哥倫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慶波

 

倫布智 四向穿梭車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在全球智慧物流產業加速反覆運算的浪潮中,東南亞市場憑藉電商的蓬勃發展與冷鏈需求的激增,成為物流自動化裝備的新增長。哥倫布作為專注於四向穿梭車技術的領軍企業,以技術原創性與場景適配力,深耕東南亞市場。


        2025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以下簡稱:台北物流展)的舞台上,上海哥倫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全文簡稱:哥倫布)的亮相格外引人關注。作為專注於四向穿梭車技術的領軍企業,哥倫布不僅為台灣物流客戶帶來精準服務,更暗藏著其撬動東南亞市場的戰略考量。

四向穿梭車技術的黃金機遇期
冷鏈與高密度場景成突破口

        談及東南亞智能物流市場的潛力,許慶波首先指出,該區域正處於需求端持續擴張的關鍵階段。“2024年東南亞數字經濟GMV已達約2,6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電商平台如Shopee的訂單峰值與履約時效要求,直接推動了倉儲自動化的升級需求。”他強調,這種需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已率先落地高密度存儲與多層倉專案,越南、泰國則在工業園與出海製造的帶動下加速跟進。

        在眾多應用場景中,冷鏈與高密度存儲成為哥倫布關注的重點。“生鮮、食品飲料與醫藥冷鏈是增長最快的領域,而四向穿梭車在低溫環境下的高密度、高吞吐優勢尤為明顯,能同時兼顧存儲密度與操作靈活性。區域冷鏈市場在2025~2030年的複合增速預計達8%~14%,這為四向穿梭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許慶波補充道。

        然而,東南亞市場與中國市場的客戶需求存在顯著差異。許慶波分析道:“ 中國客戶更追求大體量、短週期與高吞吐,如應對雙11等極峰場景;而東南亞客戶多為分佈式中等規模,傾向分期投資,對CAPEX(資本支出)更敏感,偏好模組化、先簡後繁的方案。”此外,各國法規差異也帶來挑戰,“比如新加坡嚴格執行Fire Code與SS CP52等標準,常要求貨架/巷道內噴淋方案評估,這對方案設計與審批週期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這些特點,哥倫布提出了針對性的落地策略:優先聚焦冷鏈與高密度場景,以冷庫和城市高地價地區為切入;提供分階段、模組化的投資回收路徑,支持從底層密集存儲逐步升級;通過與區域合作夥伴建立聯合體,強化當地語系化交付能力,確保服務回應效率。

佈局東南亞:
技術適配與本土化並行

        面對東南亞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哥倫布已制定清晰的發展路徑。許慶波介紹,哥倫布目前已成立新加坡分公司,並通過獨家代理模式建立市場優勢,堅持“技術適配+服務當地語系化”策略。

        “我們的挑戰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政策法規與文化差異大、人才稀缺等方面。”許慶波坦言,“因此,我們優先選擇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物流基礎較好、經濟活力強且對智慧物流接受度高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拓展。”

        在產品與服務層面,哥倫布針對東南亞的高溫、潮濕環境改良了設備性能,其“贏寶”系列冷凍庫四向穿梭車已能適應-30℃的低溫環境。許慶波以2024 年新加坡哈根達斯專案為例。該專案針對霜淇淋冷鏈的-25~-18℃存儲需求,哥倫布訂製了“贏寶”系列冷凍庫四向穿梭車,搭配SCADA智能倉儲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即時監控預警,最終實現3,542個托盤位的高效配置,既保障了產品品質安全,又提升了周轉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哥倫布的四向穿梭車採用無線充電技術,這一創新在東南亞市場展現出獨特優勢。“無線充電不僅能避免潮濕環境下的充電頭生鏽問題,還能消除電氣短路和超載引發的火災風險,同時相容多款機器人設備,降低了客戶的設備更換成本。”許慶波解釋道。

        針對跨區域服務的難點,哥倫布正探索遠程交付模式。“目前部分專案已實現不派人現場指導,我們僅提供設備支援,由客戶自行完成實施。”他補充道,“當前遠程管理能力仍需加強,部分專案因軟體對接差異面臨適配難題,我們正在通過培訓優化與軟體反覆運算解決,比如針對倉庫分層高度不一的情況,調整WMS系統作業邏輯,形成更靈活的整體方案。”

聚焦四向穿梭技術
以“原創+穩定”打造護城河

        回顧哥倫布的競爭力,許慶波明確表示:“我們的優勢在於專注與原創—18年來只做四向穿梭車及配套產品,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技術反覆運算從未間斷。哥倫布的技術反覆運算從未止步,我們已將四向穿梭車的載重提高到1.5噸,且在穩定性與快速維修方面持續優化,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穩定、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哥倫布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在全球十幾個國家成功交付,包括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乃至南美的阿根廷、非洲的摩洛哥等,憑藉技術實力積累了廣泛的市場認可。

鏈接台灣及東南亞市場

        在台北物流展活動中,哥倫布通過“代理模式深化+方案標準化落地”,攜手旭貿企業(股份)公司與捷倉自動化(股份)公司,旨在為台灣及東南亞海外客戶提供“可快速複製、高性價比”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許慶波表示:“基於不同地區市場特性與本土化服務需求,我們期望依託專業代理夥伴的區域資源優勢,搭建更貼近客戶的溝通與服務鏈路,確保從前期需求對接、方案講解,到後期設備交付、運維支援的全流程高效回應。”

        展會上,哥倫布重點展示“贏寶”“威寶”“鴻音”三大系列產品。“贏寶”系列覆蓋4 噸及以下的托盤智慧搬運,適用於不同行業場景;“威寶”系列實現水準搬運與貨物換層、出入庫操作;“鴻音”系列軟體作為智慧倉庫的“大腦”,集成倉儲管理、任務分配、多設備調度等核心功能,支援AI演算法優化與即時監控。

        同時,方案標準化是哥倫布此次展示的另一重點。許慶波介紹,依託18年智能倉儲技術沉澱與1,000多個全球專案驗證經驗,哥倫布以台灣為切入點,展示適配主流物流場景的標準化模組,此舉既能保障方案穩定可靠,更能大幅縮短專案落地週期、降低客戶決策與實施成本,為撬動東南亞市場奠定基礎。

應用AI:
從決策優化到故障預測

        在智能物流的技術浪潮中,AI與大數據是繞不開的關鍵字。許慶波認為,人工智慧的核心價值在於“決策優化”,而大數據則是智慧物流的“神經中樞”。

        “利用AI技術,通過動態路徑規劃演算法實現多設備協同調度,避免設備空跑、擁堵,比傳統人工調度效率提升30%以上。”他舉例道,“哥倫布為智慧倉庫開發的調度系統,能即時根據任務量、設備狀態調整作業路徑,同時,AI的風險識別與故障預測能力,可提前感知設備異常,將故障率降低50%,這對物流作業的連續性至關重要。”

        在實際應用中,大數據分析的價值同樣顯著。“ 我們服務的日用品企業客戶,通過分析庫存流轉數據、訂單數據等,實現‘貨到人’精準揀選,出入庫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2倍多。”許慶波補充。

        目前,哥倫布已在生產管理中融入多項AI元素,對AI控制器的測試正在推進,且WCS系統中的故障處理模組已應用AI技術並在現場實踐中發揮作用。

聚焦“智能、場景、服務”
領跑行業升級

        談及未來發展,許慶波指出,智慧物流將向“更智慧、更綠色、更高效”的方向邁進,而哥倫布將從三方面鞏固優勢。

        首先是持續加碼核心技術研發。哥倫布將保持研發團隊的投入,重點突破AI動態調度演算法、多模態數據融合分析、無接觸快充等關鍵技術,推動硬體車型反覆運算與軟體功能升級,強化“智慧閉環”。

        其次是深化細分場景解決方案。針對醫藥、冷鏈、新能源等重點行業,哥倫布將成立專項研發小組,比如為冷鏈行業優化四向穿梭車的防結露設計,為新能源行業開發重型托盤專用設備;同時依託專案案例沉澱經驗,形成各行業“解決方案範本庫”,提升訂製化回應速度。

        最後是擴大產能與全球化服務網絡。哥倫布將加速安徽新橋基地2025年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四向穿梭車、提升機的規模化產能;在完善國內服務網點的基礎上,佈局海外當地語系化服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技術+運維”全週期支持。

        “哥倫布將始終秉持‘專注、專業、專心’的理念,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在物流裝備行業的競爭中持續領跑,推動全球智慧物流的高品質發展。”許慶波最後說道。

        從技術研發的深耕細作,到東南亞市場的精準佈局,哥倫布正以四向穿梭技術為支點,撬動全球智慧物流的新未來。在這場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全球化浪潮中,哥倫布正在成為中國物流裝備企業出海的重要參考樣本。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