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37期-2025年10月] 時尚品牌的成長密碼 / 全聯啟動OMO大戰略 串聯點數生態圈

[NEWS] 全聯啟動OMO大戰略 串聯點數生態圈

 

全聯 OMO

 

文章來源:編輯部編譯

 

        蟄伏已久的全電商,終於首次在螢光幕前亮相。前身為2023年上線的「隔日達」,自去年底改名為「全電商」後,外界一直關注全聯將如何透過這間集團唯一自營的電商通路出招。在9月10日記者會上,全電商大張旗鼓的第一項消息是: 取得Apple官方授權通路資格,正式成為蘋果授權線上經銷商。乍聽之下,這也許不是什麼驚人消息,畢竟在全電商之前,許多本土電商:PChome、雅虎及東森都已經是Apple的線上經銷夥伴。在這則公告背後,藏有一項更深的意涵,那就是全聯已準備好正式投入OMO戰局。截至今年8月,全電商整體平台業績年增兩倍,且據全電商觀察,每月訂單中有超過一成消費者會使用點數折抵,而折抵掉最多福利點的正是3C類商品。

        全聯在今年6月悄悄升級全電商的備戰規格,將全電商從處級單位升級成部級單位,正式成立「全電商營運部」。全電商(隔日達)原本定位是生活日用品的第一站,但現在要擴大戰線。待過雅虎、曾出任91app行銷長,數位行銷與零售業經驗豐富的羅煒茜,是林董欽點執掌全電商兵符的最新人選。羅煒茜指出,過去全電商還在試水溫階段,並沒有大力推廣。如今正式啟動OMO戰略,「線下(全聯、大全聯)也會跟進大推。」升級後的全電商,戰略第一步是要完整消費場景並串聯點數生態圈。

        戰術一:擴品類接棒小時達,點數生態全面串聯

        全聯旗下生鮮外送平台小時達,在過去4年旱地拔蔥,長出超過60億的業績,但由於平台品項僅限於全聯與大全聯實際上架商品,以及受限於門市營業時間,小時達有一定的天花板。反觀全電商,成為全聯網羅消費場景的最後一塊拼圖。全電商最大意義不僅延續全聯會員的購物場景到店外,且脫離時間與品項數的限制,據全電商觀察,現行平台熱銷品類依序為: 3C家電、視聽娛樂、美妝保養、保健食品、寵物、居家生活。若以商品數來看,全電商有高達九成品項都是與實體賣場互補的轉單商品,目的也包含確保會員的每一筆消費都能在福利點、全點(全支付點數)的生態圈裡累積、折抵。

        戰術二:鎖定新客群 全電商挑戰後發突圍

        除了收攏會員一日生活所需,全電商也背負著擴大客層的使命。羅煒茜分享,目前全電商每月新增會員,絕大部分是30歲以上女性客群,且有過半為全支付會員。而這也意味著多數客人,主要仍從全聯主力的婆媽客群移轉而來。「相較對手,全電商起步晚,不會狹隘的去限制客群。」羅煒茜認為,接下來團隊會放更大重心在會員分眾經營上。她指出,現在平台許多會員還停留在首購,「如何讓會員願意第二買、第三買,讓他們喜歡平台的東西跟服務,是團隊將來最在意的。」

        即便目前全電商坐擁破百萬名有購會員數、目標50萬品項數,相較其他綜合型電商仍小得多。不過業界認為大舉升格後的全電商,恐仍對國內電商市場掀起不小波瀾。「每3公里就一間的全聯將是全電商最強優勢。」 羅煒茜這句話不只面向消費者,也針對供應商而來。過去一年多,國內許多品牌商、大小賣家在電商上面臨跨境對手強勢價格戰競爭,只要有新通路出現,通常不排除嘗試投資,尤其是􀀂帶線下強勢通路資源的新興本土電商。未來全電商也可能考慮將線上賣得好的轉單商品,鋪進實體通路,「只要能讓會員有好的跨通路消費體驗,任何可能性都會評估。」去年小時達加上全電商已突破70億元,「今年兩者加起來一定是百億以上。」羅煒茜說道。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