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89期-2017年10月] 時尚業供應鏈的價值創造 / 創造“被需要”的良品 無印良品成長案例

[特輯] 創造“被需要”的良品 無印良品成長案例

 

無印良品 MUJI

 

文章來源:編輯部

 

 

本刊在2016年12月號第84期中,曾經報導過無印良品無招勝有招一文,得到讀者熱烈迴響,本期我們再次回顧與重溫無印良品的成長案例。1989年自西友超市獨立出來的無印良品,更精確的研發符合人性的〝良品〞,也一直在加速海外擴張的步伐,截止至2017年7月底,無印良品在日本國內不僅擁有452家直營與LS授權加盟店鋪,在日本海外的店鋪數量也達418家,合計店鋪數為870家。無印良品成功發展的秘訣有哪些?其做法是怎樣的?讓我們共同來探索。

 

回歸到商業本質

無印良品近十年來利潤率始終維持在10%以上,成功秘訣之一的供應鏈重塑,本刊在2016年6月刊焦點報導欄目,曾對其物流中心進行過詳細報導。除了供應鏈重塑,無印良品還採取了哪些更為精緻體貼人性的服務呢?

近年來對於處於供應鏈環節的企業來說,透過共通零組件、共用材質、共同採購來節約原料採購成本,還要嚴格保障供應商貨品的品質並保障供應商利潤,以縮減生產成本、縮短供應鏈中間環節、合理進行商品陳列,提供好的客戶體驗、增加品牌形象植入力度等戰略,來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做法,屢見不鮮。然而,若是回歸到商業本質上來說,無印良品對優秀商品品質的管控,對商品符合人性化使用,完全以消費者為出發點的設計與價格定位的做法,對門店的擺設與到位的服務,對線上線下O2O的策略,可謂是招招致勝。

無印良品在1980年誕生於西友株式會社(SEIYU西友超市的自創品牌Privat Brand),當時只推出40項優質商品,為9項生活用品、31項食品。成立之初,無印良品簡單明瞭地,對社會大眾表明自己就是一家生產“沒有名字的優良商品”的企業,沒有華麗的包裝,簡單與實用主義,符合人性使用的優良商品,經過37年的努力與不斷的研發,目前已有7000多個品項主要是服飾、生活用品、食品、家具家飾、文具用品等,同時也創立了兩個副品牌Café & Meal MUJI及IDEE。

 

 

便宜和高品質

無印良品將“便宜”和“ 高品質”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要素,結合在一起了,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自有品牌商品。無印良品在進入市場開始就埋下了用理念衝擊消費大眾的“生活態度”的伏筆。而無印良品提出不依賴品牌和包裝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站在了當時逐漸蔓延的“品牌熱”的對立面。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及生產的基本理念有三點,即選擇優質原材料,不斷改良生產工序,商品採取簡
約包裝。按照理念,無印良品努力實現生產工序及包裝的合理化,降低不必要的浪費,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優質商品。這才是無印良品“價廉”的真意所在。在開發無印良品初期,木內政雄先生(原 良品計畫社長)站在一線指揮,他說道:無印良品這一名字濃縮了公司的全部理念:『即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重新審視創造商品的出發點,以更低廉的價格提供高品質的商品。』無印良品的商品上架銷售,從企劃開始到店裡銷售,要通過幾個過層篩選檢查。即使商品企劃通過了公司內部最高決策部門“商品戰略委員會”(MDS)的審查,最後也還要接受由7位非公司職員組成的顧問團隊“商品判定會” 嚴格的把關。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