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98期-2019年4月] 科技+資本 賦能運輸轉型升級 / 中外快遞快運業 發展之路的異同之處

[封面故事] 中外快遞快運業 發展之路的異同之處

 

快遞快運業 順豐航空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中國快遞快運業發展至今,既有自身獨特之處,亦有國際企業一路走來的影子。本文將回顧中國快遞快運業發展歷程中與國際企業的異同之處,希望能夠幫助中國快遞快運業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找到一絲思路。

    回顧中國快遞快運行業的發展,“起步晚、發展迅速”是業內外公認的狀態,伴隨的還有“行業競爭激烈、服務品質參差不齊、無序的價格競爭”等負面評價。而隨著眾多快遞快運企業的上市,以及“物流”被國家列為支柱性產業後,物流行業的發展成為了業內外重點關注的話題,快遞快運行業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中國快遞快運業

從無到有、從小到“第一”

    時間回到1980年,中國郵政EMS開辦全球郵政特快專遞業務,成為中國最早的快遞服務供應商,4年後,EMS開通中國國內快遞業務,一年後,中國速遞服務公司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專業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

    而直到8年後,民營快遞才登上了中國快遞歷史的舞臺。1993年至2002年期間,申通快遞、順豐速運、天天快遞、中通快遞、韵達速遞、圓通速遞、德邦快遞(原名為德邦物流)、百世快遞等主要快遞快運企業紛紛成立並運營。彼時的中國快遞快運業相當落後,時效也無從談起,企業運營模式基本以加盟為主,以便更好地完成市場範圍佈局。

    2003年,順豐速運開闢了民營快遞的第一個航運市場,通過包下揚子江快運的5架全貨機,讓中國的民營快遞走上了空運之路。2009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頒布,正式明確了快遞快運行業企業的法律地位,3年後,中國郵政、順豐速運等260家企業,拿到了中國第一批快遞運營牌照。

    之後幾年,快遞快運行業的包裹量和市場規模不斷壯大,行業內企業經過幾年的沉澱,基本形成了以順豐速運為首,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韵達速遞次之,百世快遞、德邦快遞、天天快遞等再次之的行業格局。2016年末,中國快遞快運行業迎來了新的篇章,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韵達先後宣佈上市,標誌著中國快遞正式登陸資本市場。隨後德邦快遞上海敲鐘、百世赴美上市,快遞行業在資本市場正式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

發展歷史深厚的國際企業

    首先來看近鄰日本YAMATO雅瑪多運輸公司。成立至今已百年的雅瑪多,一開始並不是營業宅配業務,而是以運輸為主營業務。在面對公司無法跟新興的長途零擔貨運公司競爭,又察覺個人宅配業務的未來市場後,小倉社長當機立斷地,終止了與當時最大的合作方三越百貨的合作,將業務基調轉向宅配市場。雅瑪多從一開始的針對家庭主婦的宅急便,進而開發了滑雪、高爾夫、低溫等各類宅急便產品,在豐富宅急便產品類目的同時,也使得自身成為了日本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快遞企業之一。

    FedEx和UPS的發展更具歐美企業特色。FedEx成立之初就開啟了航空貨運之路,主打文件和包裹速遞,而UPS則是以地面運輸服務於B2B的普通包裹為主。在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以及UPS與惠普公司的合作(合資成立文件交換公司)讓FedEx感受到了危機,FedEx開始進入普通包裹市場。兩大企業的競爭不僅在美國本土,還體現在國際市場的爭奪。UPS早在1975年便已進入加拿大市場,並一路開拓歐洲市場,直到2001年UPS才與中國快遞企業,合作開通了直通中國的航線,而在9年前,FedEx就已經將區域性總部,從檀香山遷往中國香港,並在1996年成為了唯一享有直航中國權利的美國快遞企業。如今,兩大快遞企業皆已成為覆蓋全球的國際型物流企業。而作為歐洲最知名的物流企業,DHL以歐洲市場為大本營,並於1986年進入了中國市場。不同於FedEx和UPS,DHL提供的服務範圍更加廣泛,包括供應鏈、國際貨運、快遞包裹、信件等多種服務。

中外發展的差異性

    綜合來看,中國快遞快運業的發展與日本以及歐美相比,共同點不多,更多的是差異性。

企業發展歷史長短差異

    第一個關鍵點,最直觀的便是企業發展歷史。UPS、FedEx、DHL、雅瑪多等發展歷史均超過30年,尤其是UPS、雅瑪多等超過了百年,相比之下,中國快遞快運企業除EMS外,均發展較晚。當然,這與市場大環境分不開。中國物流行業本身起步較晚,民營快遞企業在《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頒布前一直被認為是“黑快遞”的存在,順豐速運甚至被稱作為“老鼠會”。

運營方式差異

    第二個關鍵點,在於企業的運營方式。除EMS外,中國快遞快運行業幾乎均憑藉“加盟制”以助力自身迅速開拓市場,之後順豐真正實現了收回網點直營,其餘企業則以“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方式運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最重要的是保證服務品質,而中國企業用實際行動證明,兩種模式均能夠服務好使用者。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