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96期-2018年12月] 全通路商業模式下的新供應鏈 / 電商產業的新戰場-全面導入智慧物流

[封面故事] 電商產業的新戰場-全面導入智慧物流

 

電商 電商物流 配送 最後一哩路

 

文章來源:文/徐志宏、吳少雄、鄒伯衡

 

   

    2018年PChome、Yahoo這麼大的平台,也會面臨營收下降,出現勁敵一波又一波的巨大挑戰,例如:好比蝦皮、486團購的異軍突起等。網路的無遠弗屆、科技的日新月異帶動國際物流與配送的便利以及線上安全交易平台的產生,讓「跨境銷售」不再困難重重。

電商市場決戰場在物流

    2017年當外界都把焦點放在蝦皮引爆的電商大戰與補貼割喉戰,卻忽略背後物流平台已出現秩序崩壞的警訊,消費者開始重新認知所謂的「便利取貨」,不管是超商取貨或是自取櫃取貨,電商把物流服務當作贏的關鍵策略,因為已經從最後一哩的競爭,往前推進到最後一尺的殊死戰,這都迫使物流業加速走向創新、科技化、自動化;最後一尺的決戰,未來不只是競爭,還有更多合作。

    2017年到2018年的年終,電商大戰在台灣打得火熱,便利商店的轉運中心因為爆量停止收貨,店內包裹塞滿櫥櫃,地上堆得像小山,在門市等待領貨的時間愈來愈長;宅配公司也因為配送量突然暴增,再加上必須配合政府一例一休的勞工休假政策,導致配送時間縮短,應送的包裹在假日不送、晚上不送,無法準時送達的情況更是屢屢出現。這些情況在國外早就發生過,在日本稱之為「動脈硬化」,台灣也已經面臨到一樣的問題。

    當電商發展已經是趨勢,如何更有效率地解決「最後一哩路」的配送問題,不僅是一個大問題,更是一個大商機。2016 年亞馬遜(Amazon)日本提供會員推出 1 小時到貨的「Prime Now」服務,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消費者對於日本電商龍頭─樂天與日本亞馬遜─的 10 項滿意度調查,亞馬遜取得 7 勝 3 敗的驚人成果,其中前 2 項壓倒性獲勝的項目,都是與物流有關的「配送的便利性」與「便宜的運費水準」。在亞馬遜帶動下,日本宅配數量持續上揚,配送業者爭相在週六上午的熱門時段,將貨物送到家,引發物流業者的「玄關戰爭」;但過度集中的配送時間,不僅耗費人力,更造成多數貨物無法準時送達。甚至,日本宅配貨量隨著電商成長而持續創新高,但日本宅配龍頭─YAMATO宅急便,配送費卻愈來愈低,這顯示日本物流運輸行業鬆散,缺乏議價能力,市場變大,車輛供應不及,卻削價競爭。

    但是一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台灣。根據商業發展研院統計調查,自 2012 年以來,物流業因為電商發展帶動成長,在2014 年整體營收成長率達到高峰,之後就一路下滑;相較於同期無店舖零售業,主要是電商行業的營收成長率,仍維持些微成長趨勢,台灣物流業卻因為遍及全台灣的便利商店也開始發展物流,坐視超商取貨以及超商店到店的配送服務,但卻一籌莫展,但是超商取貨的功效卻是解決物流業動脈硬化的一帖良方。

    物流業「動脈硬化」,關鍵來自「電商物流」與傳統物流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電商物流具有「非計畫性、不可預測、集中性」的特殊性;此外,電商物流具有配送高頻率、商品多元化、訂單數量多、出貨多樣少量,以及要求3小時、6小時配送時效等特性,這些都大幅增加了物流業的配送難度。

 

 

物流業承受的發展限制

    在全球各國經濟成長基礎中,有半數來自生產力的提升,另一半來自勞動人口的成長,而物流業尤其是高度仰賴人力的行業,人力不像機器可以調快速度來作業或者是24小時不停機全開作業。再者進入高齡少子化後,未來將無法再仰賴勞動力增加來帶動經濟發展,所以唯有提高生產力,才能開啟經濟再度成長。而這裡所提到的生產力,指的是藉由新技術、創新科技整合自動化導入,結合創新服務來提高效率,才能彌合勞動力縮減的缺口。

    傳統電商物流是人力密集的工作,也因為如此,改變也特別不易!傳統物流多靠人工進行倉儲作業配套,不過一旦倉儲空間龐大,或是物流程序複雜冗長,人力短缺且流動率高,因而管控不嚴,即使訂定各種嚴格的物流或標準規範,也無法實現預期效果。如果要從貨品從電商物流中心作為起點,將整個物流配送過程都在完全監控之中,包括貨品、人員及運輸工具,都將其納入管理,以讓每個環節都能環環相扣。因此「使命必達」的任務,不僅要讓商品能即時送達,也要加快速度與確保品質。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